预防急诊室感染,保医护病人安全

2014-03-28 21:32胡永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急诊室急诊科医护人员

胡永红

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 山西洪洞 041600

预防急诊室感染,保医护病人安全

胡永红

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 山西洪洞 041600

了解急诊室医护人员工作的性质、特点。了解医院内各种可能造成感染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做好自身防护及提高周围人群的防护意识对医院内感染的防护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预防,急诊,感染,保障,安全

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已经成为医疗部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特别是近几年各种疾病的不断涌现和一些嵌入式设备的使用,自然而然地对医护人员及其它病患感染的风险也得到了提高。医院内感染与医疗护理的质量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是保障医疗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急诊室出现的医疗感染更为显得突出。急诊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和伤口处置过程的操作中,如果操作流程不规范或隔离环境不严格,很容易增加病人间感染机会,而且也极容易感染直接操作的医护人员。因此,做好急诊科室感染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各医院的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主要场所,病人入院病情紧急、诊断不明,部分潜伏性的传染性疾病不易显现出来,各种先进的监测诊疗技术使侵入性有创伤口日益增加,因此医院内医患、病患间感染的发生率在急诊科室相对较高。再加上新接收的病人普遍来讲都属于病情严重,抵抗力又比较差,这些都使急诊科病人被感染机率高于一般病人,于是感染就会成为严重威胁病人健康的原因之一,同时急诊科室的医护人员也可能因为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的环境中,自然变成了院内极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控制好急诊室感染就成为控制医院内的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近些年出现的非典、H5N1、埃博拉病毒等新型传染疾病,现将我多年来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的几种做法总结如下:

一、急诊科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三大原因

1.1 患者的原因。急诊科患者大多数是病情都非常严重的患者,甚至很多都属于呼吸微弱,心跳也极度衰弱其中传染病患者也不少见,尤其是针对血液传播疾病患者、呼吸道患者。操作过程中防护不严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感染,特别是有些工作人员的暴露部分如果有伤口且防护不到位时,一不小心接触到病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就很容易造成感染。

1.2 医护人员的原因。(1)由于急诊患者常需在床边摄片和需要陪送进行X线、CT、核磁共振等检查,因此医护人员受到辐射机率就会增多,再加上值夜班时工作疲劳可能导致免疫力底下进而增加了被感染的机率;(2)尤其是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要为患者穿刺置管、导尿、吸痰、输血、输液等难免被这些液体性的东西污染,同样被针刺伤、锐器刺伤的机率也会加大;(3)在病人进入医院前的抢救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当地的条件简陋,医疗人员少,而病患者的情况又比较严重且不易马上确定,在处理患者的伤口以及转送途中由于道路原因有被碰伤,擦伤的可能从而导致污染。

1.3 患者所处的环境的原因。由于不同的患者处在各自特殊的环境,他们发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能发生在垃圾场,建筑工地等这就使有些医护人员在接诊时难免由于受到不明物的伤害而造成其防护不到位,再加上蚊子、苍蝇等的叮咬各种流行病、传染病也可能迅速传播例如艾滋病的患者数量的上升,也使得急诊科人员采血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增加大

二、防范与控制采取的措施

2.1 为避免在急诊室发生感染建议在科内组建完善的监控感染的机构,做到防患于未然。机构内定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分析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外。

2.2 强化急诊科内人员的预防感染的培训在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1)急诊的所有工作人员决不能亚于院办监控人员防感染意识对于随机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急诊科内质控小组一定要严格跟踪严查改进后的效果;(2对于急诊科的新上任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感染知识及时完整传达给他们,使他们在思想上能有一个高度而不是轻描淡写的了解;(3)要加强对急诊科参与的所有人员包括120司机进行全面的医疗感染基础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消灭病菌、全面彻地的消毒并能够迅速处理那些被血液、体液污染后物品防止污染的发生。

2.3 保障搞好急诊科室的隔离(1)对于内急诊科接收的病人的特殊性--病人的以往病史是未知的、造成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被感染风险提高,制定完善的监控和消毒隔离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2)环境质量的检查,确保特殊病人的严格隔离,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置。搞好以床为单位的终末处理,物表空气的消毒等;(3)经常向全科医护人员通报科室监测结果,提醒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4)时常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消毒隔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正确处理好个人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4 加强医患人员的防护意识(1)对病史不清的危重患者在进行抢救操作时,特别是需要直接接触病人体液、分泌物时一定要严格执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2)在抢救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医护人员突发由于职业暴露而引发的传染病必须马上按规范进行局部处理,并做好登记,必要时应定期跟踪检查。⑶操作前后都要做到规范洗手;如有皮肤破损,提前做好包扎处理;

2.5 做好急救室及抢救仪器物品的消毒灭菌及监控工作。从预防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搞好所有仪器生活用品,医用物品等的管理和消毒。

2.6 规范急诊抢救流程,在操作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如为患者吸痰,为躁动的患者穿刺,采血和洗胃过程中患者呕吐物飞溅污染等一定要及时清理并做好妥善处理。

2.7 病人入院前医院一定要提前做好转运中过程中的防护工作;其次也要准备充足的防护物品等以备突发事件现场使用。再次在搬运患者时也一定要在对患者进行保护的同时绝对避免自我刺伤、碰伤、擦伤以防感染,对污染了的用品及各种用具及时调换清理进行消毒,一旦发生污染一定要做好紧急处理绝对不能大意。

总之,做好急诊科室感染的预防工作,不仅为从业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而且能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保障医疗过程安全,提高医护治疗质量。有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的医疗意识,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感染的细节,每名医护人员都有责任担负起预防感染的责任。为全社会的医疗感染防护做出自己分内的事那就是最大的贡献。

[1]张乾,《某综合医院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存性调查研究》(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2]赵立影,《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与处理》(大家健康,2013年04月)。

[3]马小梅,《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措施与体会》(医学信息,2011年01 期(上旬刊))。

[4]陈琼,胡艳红《急诊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国实用医药2010 年35期)。

R183.9

B

1009-6019(2014)09-0134-02

猜你喜欢
急诊室急诊科医护人员
病人来啦,快抢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打的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