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浅析

2014-03-28 21:32黄爱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证候中医药食物

黄爱明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434020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浅析

黄爱明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4340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正日益升高,目前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之后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关注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及诊疗措施,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及预后都具有积极影响,可大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主要论述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糖尿病;中医;治疗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的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以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的消渴病,指的是由于个人体质方面的原因加上后天因素,如外感邪毒、内伤劳倦、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多种原因而引起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典型症状的一类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之后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该疾病不仅本身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如心、脑、肾、眼底、足等多种血管神经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致残甚至致命的重要原因。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已成为临床、科研研发的热点。

一、临床表现

中年人群为本病的高发人群,肥胖者尤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起病多缓慢,病程迁延日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我们常描述的"三多一少","三多"即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量增多,而"一少"则表现为形体消瘦。临床多数患者起病初期"三多"症状可不明显,因此,容易延误病情。待症状明显时患者表现为食欲亢进,体重减轻,有的患者可见皮肤瘙痒,时有四肢麻木,男性可见性欲减退、阳痿等症,女性可表现为月经的异常,临床也可见患者出现腹泻、视力降低等症状。

二、辨证要点

消渴病临床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者,一般以口渴多饮为主要表现,属肺燥;中消者,多表现为多食善饥,为胃热;下消者,以多尿为主要表现,属肾虚。本病初起多属燥热为主,病久则因实致虚,致阴虚与燥热互见,后期则以阴虚为主,可出现气虚及阳虚的表现。

三、中医疗法

1.传统中医药治疗

中医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多属肺热津伤证,症候表现以口渴多饮为主,治法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要,选方玉泉丸加减;中消,常见胃热炽盛证,证候以多食易饥为主,治法当清胃泻火,养阴生津,选方玉女煎加减;下消属肾阴亏虚者,证候表现以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为治当滋阴益肾,方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下消属阴阳两虚者,证候表现以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脉沉细无力为主,治当温肾阳滋肾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2.其他疗法

2.1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恰当的饮食干预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中医饮食疗法用于治疗糖尿病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改善其代谢状况和临床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首先应注意控制总的进食量,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做到以素食为主、营养均衡。在进餐顺序上,应先喝汤、吃青菜,然后再少吃些主食、肉类等食物。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辨证选用食材,如清凉类食物--苦瓜、蒲公英、苦菜、苦杏仁等适用于热性体质患者;而偏温性食物如生姜、肉桂、花椒等调味以及羊肉等则适合虚寒人群;其他常见食物如丝瓜、百合、黄瓜等具有养阴作用,使用与阴虚者选用;糖尿病伴有大便干结难下者可选用黑芝麻、菠菜、茄子、胡萝卜汁等食物。

除了根据患者体质适当选用食物之外,还可教会患者计算食物的热量和配制食谱,注意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热量摄入,指导患者自觉遵守饮食个体化原则。糖尿病患者应适当提高膳食纤维类食物的摄入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及膳食胆固醇的摄入。对于饮酒、吸烟者要告知其戒酒、戒烟。饮茶有助于降低血糖,其中以绿茶降血脂作用最好,但应注意不可饮用过浓的茶水;其他食物如香菇、木耳、洋葱、海带、鱼类及山楂、芹菜、冬瓜、粗燕麦等均可起到降血脂作用。

2.2 运动疗法

适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病情的缓解有益。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稍剧烈的运动项目,中老年人际体质较弱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则应尽量柔和,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对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适用。运动应做到坚持缓慢、适量的原则,一次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伴发有并发症的患者则最好避免剧烈运动。

3.健康宣教

糖尿病的发生多跟患者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对疾病的发生原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无节制有关,除此之外,还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周围环境因素、吸烟、酗酒等有关,努力让患者树立新的健康观念,改变自己以前保有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及其家属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也可见有些患者因为对疾病本身不了解,得病后常会出现过度忧虑甚至绝望等心理,对于这类患者应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他们解释清楚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周迪夷,赵进喜,牟新,等.基于"症"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121-3124.

[2]杨雪莲,汪秀华.胰岛素注射配合中医食疗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02.

[3]谭艳梅.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8):66.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2 -329.

R255.4

B

1009-6019(2014)09-0138-02

猜你喜欢
证候中医药食物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食物也疯狂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