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粘膜活检诊断胃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4-03-28 21:32吴梅孔春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粘膜腺癌胃镜

吴梅 孔春雨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毕节 551700

胃镜粘膜活检诊断胃癌10例临床病理分析

吴梅 孔春雨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毕节 551700

目的:分析并探讨胃镜粘膜活检诊断胃癌的检出率,及在诊断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胃癌早期临床确诊率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胃镜黏膜活检组织诊断为胃癌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镜黏膜活检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9.5%。胃镜检查癌检出率70%,二次活检确诊率20%。胃镜漏诊率10%。结论:在临床诊断胃癌中,胃镜检测与病理分析为必要操作,二次活检可以有效减少胃癌的错诊率与漏诊率。对于胃镜下非正常黏膜,采用常规活检方法可有效提高早期平坦型胃癌的检出率。

胃镜粘膜活检;胃癌;临床病理

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胃癌位居榜首。胃癌早期症状与胃溃疡非常相似,因而不易被发现。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胃镜胃粘膜切片病理检查对胃癌进行诊断[1]。充分结合胃镜与活检,能够在早期发现胃癌,并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决定了胃癌患者的及时治疗与预后。本实验以我院胃镜黏膜活检组织诊断为胃癌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胃镜粘膜活检诊断胃癌的检出率,及在诊断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胃癌早期临床确诊率的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胃镜黏膜活检组织105例中,诊断为胃癌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2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之比为4:1。年龄分布:20-87岁,平均年龄(65.7±8.1)岁。发病部位:4例胃窦,2例贲门,2例胃体,1例幽门,1例胃底。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黑便,呕血,身形消瘦等。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给予胃粘膜出现异常的病例施行常规检查。所有病例标本均施行常规或快速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

2.结果

2.1 胃镜检查结果

在105例胃镜黏膜活检组织中,共有10例胃癌患者,占9.5%。经胃镜检查,有7例怀疑为胃癌,其中5例为溃疡型,2例为隆起型,占确诊胃癌病例的70%;2例不确定,占20%,1例最后诊断为炎症,漏诊率为10%。二次活检2例,其确诊率为20%。

2.2 病理活检结果

在确诊胃癌患者中,6例为腺癌,2例为印戒细胞癌,1例为粘液腺癌,1例为鳞癌。

3.结论

作为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类肿瘤中最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的改变,胃癌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胃癌的发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临床目前尚未确定单一的胃癌直接病因。导致胃癌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饮食结构、化学致癌物质等。目前,人们逐渐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些胃癌患者较多的直系亲属同样患有胃癌,说明此种病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疾病也可造成癌变的发生。胃癌的多发部位为胃窦,发病的年龄大多集中于50岁至75岁,低于30岁,或高于80岁发生胃癌的人数非常少。在本组实验中,男性发病人数与女性发病人数的比例为4:1,同相关文献报道吻合,可能与同等条件下,男性喝酒、抽烟人数较高有关[2]。

根据外科病理学相关规定,胃癌的组织学分型一般分为普通型与特殊亚型这两大类[3]。其中印戒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管状腺癌等为普通型,鳞癌、腺肉瘤样癌、鳞癌、原发性绒癌、肝样腺癌等属于特殊亚型。由于胃镜黏膜活检的组织比较少,因而病理活检进行诊断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鳞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组织学特点并不相同,因而可以在胃镜粘膜活检报告进行明确诊断,同时,将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纳入腺癌的范畴。在本研究中,大部分的胃癌患者的病理分型为腺癌,其次为印戒细胞癌以及粘液腺癌。

胃镜黏膜活检的准确诊断决定了胃癌患者的及时治疗与预后。在首次胃镜黏膜活检组织中,需高度重视经胃镜检查怀疑为胃癌、病理活检未发现胃癌的这类患者,当病理科经过连续的切片后,依然没有发现胃癌存在,则需对此类患者进行二次活检,病例非常特殊的情况下,还应考虑进行三次活检。对于首检出现漏诊的情况,主要原因便是患者的癌性溃疡表面出现了较多的坏死组织,对癌组织的成功取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对怀疑胃癌病例进行胃镜检查中,大多数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经过重复多次的胃镜活检,大都能将其正确诊断出来,发生错诊、漏诊的概率非常低。相对于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的首次黏膜活检的确诊率就出现明显的下降,少部分的患者甚至无法正常取得活检。由于在胃癌早期,其临床表现不是十分典型与明显,临床医生及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因而检出率明显低于中晚期胃癌。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早期的平坦局限型胃癌的胃镜检查中,表现多为红斑、粘膜粗糙以及糜烂等,因而不被重视。对于非正常黏膜病例,笔者建议采取常规活检,尤其是存在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病症的易患人群,通过多点取材,重复活检等方法,实现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提高。因此,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此类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具有分歧的病例,切不可因为病理医生的失误判断而导致误诊的产生,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必要时可到上级医院进行会诊。另外,一定要积极随访早期平坦局限型胃癌这种病症,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充分提高早期胃癌的临床确诊率。

[1]程宏厚,王天明.197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11,10(06):201-202.

[2]王仰坤,高春芳,张现伟,等.胃粘膜内印戒细胞癌19例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0,16(06):433-436.

[3]刘学蓉,陈晓红.胃粘膜活检胃癌80例临床病理分析[J].西南军医,2012,10(05):25-26.

R735.2

B

1009-6019(2014)09-0165-02

猜你喜欢
粘膜腺癌胃镜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老年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