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2014-03-28 21:32李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丙组依那普利叶酸

李静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山西运城 044000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李静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 山西运城 044000

目的:探究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和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37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甲组54例患者采取叶酸和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乙组39例患者仅采取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丙组44例患者仅选择依那普利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压恢复情况都明显好于乙组和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患者间的治疗和效果和血压情况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和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不良反应少,其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荐。

H型高血压;叶酸;依那普利;治疗效果

H型高血压为原发性的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疾病,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原因有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紧张的状态,以及肥胖等,而造成Hcy升高主要因为缺少维生素B12和B6的摄入,蛋氨酸蛋白含量丰富的饮食以及遗传因素[1]。我国该类患者的人数较多,因为食物的叶酸是通过食用蔬菜水果来获得,而我国饮食特点为缺乏对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且对于蔬菜都在烹调后食用,导致大量叶酸被大量破坏[2]。因此该类患者不仅要得到相应良好的降压治疗,还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叶酸的补充,从而使患者的身体情况得到良好改善,同时保持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选取2013年3月-2014 年2月收治的84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采取不同药物使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甲组有54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51 -79岁,平均年龄为:(63.7±1.4)岁,病程范围:2-18年,平均病程为: (5.7±1.5)年,平均收缩压为:(162.4±10.7)mmHg,平均舒张压为: (105.7±6.8)mmHg,血浆半胱氨酸:(18.3±4.6)umol/L。乙组39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52-80岁,平均年龄为:(64.1±2.1)岁,病程范围:1-17年,平均病程为:(5.6±1.7)年,平均收缩压为: (163.1±10.1)mmHg,平均舒张压为:(102.5±6.2)mmHg,血浆半胱氨酸:(17.9±4.9)umol/L。丙组44例患者,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53-80岁,平均年龄为:(62.9±1.7)岁,病程范围:1-20年,平均病程为:(5.9±1.4)年,平均收缩压为:(160.7±10.3)mmHg,平均舒张压为:(101.5±6.4)mmHg,血浆半胱氨酸:(18.5±4.4)umol/L。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甲组该组患者采取叶酸和依那普利两种药物的综合治疗,叶酸的剂量为每天0.4mg,依那普利的剂量为每天10mg,在早晨8-10点服用,一天一次,共进行8周的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血压和血浆Hcy的测定。

1.2.2 乙组该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的治疗,每次卧位10mg/ 0.4mg,早晨8-10点服用,一天一次,共进行8周的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

1.2.3 丙组该组患者患者仅使用依那普利这种药物的治疗,8-10点服药,每次服用10mg,治疗患者8周的时间。治疗后进行血压和血浆Hcy的测量。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4 治疗标准治疗后在8-10点间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在这一时间段内进行3次测量,且每次测量的血压不没有大于4mmHg的差异则为准确指标。治疗显效:8周后患者的舒张压得到10mmHg的下降,且已恢复为正常值,或者舒张压得到20mmHg以上的下降;治疗有效:患者的舒张压在治疗后虽然没能得到10mmHg的下降,但是血压值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舒张压得到10-19mmHg的下降,若患者为收缩期的高血压,其收缩压得到30mmHg以上的下降。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不大,且没有达到有效的标准。参考国内外的研究资料,Hcy得到20%以上的降低幅度。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甲组治疗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4.44%;乙组治疗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为79.49%;丙组治疗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9.55%。乙组和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患者与乙组丙组的患者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情况

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甲组患者平均的SBP 为:(125.4±9.7)mmHg,平均的DBP为:(82.7±9.2)mmHg,乙组患者平均的SBP为:(139±10.5)mmHg,平均的DBP为:(97.6±10.3)mmHg,丙组患者平均的SBP为:(138.5.4±11.7)mmHg,平均的DBP为:(98.2± 11.5)mmHg。甲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好于乙组和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和丙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为常见疾病,尤其对于中老年患者患病人数较多,而长时期的血压较高会导致较多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3]。若高血压同时伴有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该类患者即为H型的高血压,在我国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中75%的人群为H型的该血压,这类高血压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更高,而且在治疗中若仅给予降压药物,不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需给予相应的叶酸补充。Hcy为人体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为蛋氨酸的代谢产物,若Hcy有代谢异常则会出现H型的高血压[4]。在该疾病治疗中依那普利为显效的治疗药物,使患者的血压有显著下降,且能够使血浆Hcy的水平得到降低,并减少心血管这一疾病的出现,而叶酸这种药物与Hcy的水平联系密切,给予叶酸的充分补充,可使Hcy的水平得到良好降低,没有副作用,安全度高,效果显著[5]。甲组患者采用叶酸和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血压得到控制,达到正常范围内,并促使血浆Hcy的水平下降,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他两组患者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治疗效果和血压的降低水平上都略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中要经常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当身体症状消失后,很多患者会不重视疾病的治疗,导致药物服用的依从性较差,在血压监测过程中可保证患者坚持药物治疗[6]。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在饮食中增加绿叶蔬菜的食用,并选择简单的烹调方法,有助于患者对叶绿素的摄取,同时增加猕猴桃等水果的食用,并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每天过重的生活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血压情况,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对身体重要器官的保护。

综上所述,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叶酸和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不仅降压效果显著,还可使血浆Hcy的水平得到有效降低,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1]李施勇,许开宁,黄进弟,符永健.叶酸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24(10):129-130.

[2]姜秋波,高常涛,邹旭明,隋辉,刘振东.降压治疗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7(25):169-170.

[3]吴显儒,吴万里,刘卫强,张轩,杨勇.不同服药方法对杓型、非杓型高血压降压疗效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4(23):158 -159.

[4]刘海波,高润霖,陈纪林,赵雪燕,张春玲,杨跃进.叶酸及维生素B6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17(14):129-130.

[5]刘安丰,尹继云,孟晓,刘宏.缬沙坦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31(17):163-164.

[6]李建平,霍勇,刘平,秦献辉,关德明,葛均波,胡健,王燕妮,张馥敏,毛广运,徐希平.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8(12):129 -130.

R972+.4

B

1009-6019(2014)09-0272-02

猜你喜欢
丙组依那普利叶酸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