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最好的祛病健身方法
——肢体共振运动(2014年修订)

2014-03-28 21:32张良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共振四肢全身

张良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 401147

介绍最好的祛病健身方法
——肢体共振运动(2014年修订)

张良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 401147

一、肢体共振运动的由来

1.起因

笔者的中年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父母因为医疗事故意外双亡,自身又因事业不顺而身负重重债务,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饮食生活的不规律,直接导致了身体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笔者的消化系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胃酸返流导致食道不断地被侵蚀,当时直接出现了食道癌前病变,饮食的困难加上癌症给笔者带来的巨大心理恐惧,令当时的笔者寝室难安,度日如年,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笔者的生命。

2.经过

疾病给笔者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这并没有能击垮笔者,为了生存下去,笔者开始寻找各种治疗的方法,但是在经过一番服药治疗之后,病情依旧未得到丝毫好转,至于医生推荐的食道手术,笔者见手术成功者寥寥无几,自身自是不愿再做尝试,笔者对传统医疗已经彻底失去信息。偶尔听闻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于是开始阅读各种哲学书籍,包括一些人物传记等,期冀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来调整自身的心态,缓解病情的恶化程度,但是在研读各种人生哲理的过程中,疾病依旧在不断地恶化,笔者别无它法,最后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运动健身之上,于是笔者开始了各种锻炼,包括跑步、体操以及按摩等方式,可是在做了大量的训练之后,笔者的病情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

3.偶尔一得

笔者在尝试多种方式无果之后,病情继续出现恶化,每日都要遭受病痛的折磨,苦不堪言,不过幸有一两位同事好友仍关心记挂着笔者,一日一同事赠我一书,名曰《佛说疗痔病经》,该书指出每天重复甩手(上肢) 2000遍以上,坚持数年可治疗胃溃疡、高血压、肿瘤等重大疾病及众多疑难杂症。笔者初始并不以为意,在经过种种治疗病情依旧毫无起色之后,我对于自身疾病的治疗已不抱太大希望,只是每日无事按照书中所述进行练习,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令笔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笔者的病情开始出现好转,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此法的重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开始对书中所述进行了一番仔细的研究,并结合自身以往所学进行摸索和创新,最终创出重复甩手与重复蹲腿(下肢)合理结合形成四肢带动全身的运动。因为该法要求四肢不断出现抖动,于是笔者便将该法命名为肢体共振运动

二、肢体共振运动的方法与要点

1.两动作的形。肢体共振运动由两个主要的运动构成,掌握了这两个运动的精髓即掌握了整个肢体共振运动的修习要点。第一个动作是重复甩手,即把左右上肢按照同样的速度和频率向前向后反复进行甩动。另一个动作是双腿蹲动,与上肢甩动类似,双腿蹲动即两条腿按照相同的速度和频率上下反复屈伸。2.两形组合。以两臂前举、双腿自然站立状态(下称极限1)为起点。随后,双上肢向后甩与双下肢向下曲同时进行,至双上肢于后、双下肢较曲状态(下称极限2)。再双上肢向前甩与双下肢向上伸同时进行,回到极限1。以上过程重复不断。3.每到极限给力返回。四肢在极限1的瞬间立即给力,让四肢自由地运动至极限2。四肢在极限2的瞬间又立即给力,让四肢自由地运动至极限1。循环往复,自然形成充满力量节奏的周期性往复运动。4.爆发力量带动全身。给力方法是,全神贯注,充满激情,并可眼闭合、牙咬紧、手指抓紧、脚趾抓地等,使给力瞬间爆发出最大力量。给力后,让四肢充分自由地运动至最大极限。通过这种方式使全身都以一种周期运动进行运动,其中包括了身体内外器官的振动、血液的震动、以及所有的关节进行活动。爆发力量越大,则四肢运动极限越大,越能产生并感觉到全部效果。5.量体掌控力和极限。四肢运动极限受给力大小限制,给力大小受体能限制。给力大小和四肢运动极限以体能所能承受为限,过度则体能不济,不能坚持。不同的人体能不同,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体能不同,给力大小和四肢运动极限相应不同。一般人因体能所限,给力产生的上肢运动极限范围不宜超过半圆,下肢运动极限范围不能超过半蹲。6.每天二十分钟以上。一天中,做该运动次数可多可少,每次时间可长可短,累计20分钟即可。如时间和体能足够,可多至数小时。当无计时器时,一般人因每分钟重复50遍左右,重复1000遍以上即为以上时间。7.面对困难贵在坚持。该运动并非一挥即可,需勇敢克服困难,不断坚持。多数人主要的困难是惰性,只有认清运动的重要性,战胜惰性,才不会半途而废。少数人主要的困难是身体某些部位疼痛。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疼痛是由疾病产生的,祛病才能消痛。只要该运动使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疾病和疼痛逐渐消失,就应坚持下去。8.适时满足生理需求。该运动会产生口腔生津、消化加快、食欲增强、发热出汗、上下通气、祛痰通便、睡眠质量高等生理变化,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对此,应不断因势利导,适时饮水、进食、更衣、排泄、入睡等,让体能逐渐增强,身体越来越健康。9.在健康条件下生活。疾病在非健康条件下产生,在健康条件下消失。故应选择不在污染、烟酒、忧伤、恐惧、纷争等非健康条件下生活,保持在环境宜人、饮食科学、思想开通、生活快乐等健康条件下生活,从而永葆健康,走向长寿,无疾而终。

三、肢体共振运动的特点。

1.全身参与共振运动。该运动由四肢周期性往复运动带动身躯周期性往复运动,形成体形振动。根据物理共振规律,体形振动必然带动身体内所有组织、器官振动,如同车振动必然带动车内的物振动一样。故该运动是全身参与的共振运动。2.常人均能参加。无论任何人,不分男女老少、文化高低、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闲人忙人,只要四肢能够正常运动,均能参加该运动。3.易于学习。该运动由甩手运动和蹲腿运动同步组合而成,系一个动作重复进行。不论看、听、读、教,常人立即就懂,立即可以学会。4.易于坚持。该运动系周期性间断给力,劳逸结合,容易坚持。同时,重力对极限1到极限2有带动作用,肢体互有带动作用,利于坚持。难于坚持时,适当减少给力或少许休息,仍能轻松继续。5.随时随地均可。该运动不择时间和场地,运用方便。在休闲时、等候时、聊天时、看电视时、听音乐时、工作、学习、娱乐的间隙以及饭前、饭后、睡前、醒来等的一瞬间,均可就地做该运动。6.不需任何条件。该运动不需投资,不需器材,不需音乐,不需灯光,不需特定服饰,不需他人配合,不需良好天气。7.无不良后果。该运动无声无息,不伤文雅,不惹人注目,不影响工作和生活,无任何危害。

四、肢体共振运动的效果

1.生命在于全身运动。全身运动,能使所有器官协调发挥功能,不断将食物分解吸收进血液并输送至全身参与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组织更新和相互联系,增强体能,产生生命力和免疫力,祛病健身。全身运动越激情、全面、充分,效果越好。2.比一般运动更有效。该运动系全身所有部位共同振动运动。一般运动多数表现为局部运动(如劳动)和单向运动(如步行)。其中,局部运动仅是手脚等个别部位运动,运动部位较少;单向运动时,车不能带动车内的物振动,人同样不能带动身体内的组织、器官振动。故该运动比一般运动更能让全身参与运动,效果更好。3.有长于医疗之处。运动和医疗各有所长。从该运动的长处看,有医疗所不具有的健身作用,同时,对治疗慢性疾病有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可作为辅助医疗的重要手段。此外,医疗将命运送到个别医生手中,因诊断难、药物带毒、各种手术损伤等因素,存在失误、后遗症或意外死亡;该运动让命运由自己掌控,因通过不断积累体能战胜疾病,没有风险。4.众人实践均有奇效。我从2007年初起,在繁重工作情况下仅用空闲时间坚持该运动,三四年后,疾病症状完全消失,体重增至65公斤;六七年后,体质显著增强。我向他人传授该运动,人人乐于接受。所有坚持的人均感觉各种慢性疾病立刻缓解并逐渐消除,体质迅速增强,精神焕发。5.利民利社会。该运动让人人都能将所有空闲时间利用起来,最方便地进行最有效的运动,最大限度地祛病和健身。病人坚持,减少病痛折磨和医疗开支,走向健康;健康的人坚持,精力更充沛,人生更精彩;人人坚持,家庭更幸福,社会更和谐。

五、肢体共振运动的发扬。

人类最宝贵的是健康和生命。但是,古往今来,大量的人在不断从健康走向疾病,历尽疾苦,耗费大量钱财医疗依然失去生命。无数人在思考和探索,最好的祛病健身方法是什么?我找到的答案是该运动。我长久用心总结,将该运动书写成文。举手之劳,勿需给我任何荣誉和报酬。人人可通过印发、复制、上网、翻译、讲解等方式广为传播,捐供他人学用或参考。愿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坚持、发扬该运动,祛病健身,生活幸福美满!

R151.4+1

B

1009-6019(2014)09-0308-02

陈绍惠,女,1977年3月出生,云南禄丰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主管护师,单位:云南省中西结合医院;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共振四肢全身
石榴全身都是宝
ZJP56型组合绳锯组锯机超谐共振分析
老鳖全身都是宝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