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百会穴和神门穴对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的影响*

2014-03-29 08:08何清溪马冰宇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神门海马癫痫

何清溪,马冰宇,苏 欣,程为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本研究通过温针灸百会、神门穴对点燃癫痫大鼠模型进行治疗,观察探讨温针灸百会、神门穴对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含量变化的影响,从而阐明温针灸百会、神门穴的抗癫痫作用及对脑保护的意义,进而完善温针灸治疗癫痫的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应实验要求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15)g。

1.2 实验环境

室温(23.00 ±4.78)℃,湿度(12.30 ±4.06)%的房间。

1.3 实验药品与仪器

毫针(规格32号,苏州医疗用品厂),艾条(由南阳市卧龙汉医艾绒厂提供),戊四氮(由sigma公司生产),多聚甲醛(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生产),BCL-2、BAX、P53免疫组化试剂(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4 癫痫模型的制备

癫痫模型制备使用随机抽取30只大鼠,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PTZ(戊四氮)35.0 mg/kg,每天1次,注射20~29天时达点燃标准,注射后观察30~50 min,根据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表现,参照Racine[1]的6级评分标准:0级:无任何反应;Ⅰ级:面部抽搐及咀嚼;Ⅱ级:点头和(或)甩头;Ⅲ级:前肢阵挛,但无直立位;Ⅳ级:前肢阵挛伴伸直;Ⅴ级:前肢及全身阵挛,失去平衡,跌倒。Ⅰ至Ⅲ级为轻型发作,Ⅳ级以上为重型发作。点燃标准:大鼠连续5次腹腔注射PTZ,均表现为Ⅳ级以上发作。

其余6只按10 ml/kg腹腔注射0.9%的生理盐水。

1.5 分组

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温针灸10天组6只,温针灸20天组6只,针刺10天组6只,针刺20天组6只,模型组6只,空白组6只。

1.6 治疗方法

大鼠穴位根据《实验针灸学》中大鼠常见针灸穴位定位。百会穴定位:顶骨正中,皮下有第3、第4颈脊神经分支、枕小神经及颈外动脉、静脉分支分布。神门穴定位:前肢内侧腕部横纹尺骨边缘皮下有腕尺侧屈肌,有尺动脉、尺静脉及尺神经掌支分布。直刺1 mm[2]。

治疗时间为大鼠处于癫痫发作间歇期时,分别将各组的大鼠捆缚于鼠板上,待大鼠固定安静后,温针灸组选取百会穴和双侧神门穴,毫针针刺穴位,持艾条于穴位上方2~3 cm处悬灸,采用温和灸法,得气为大鼠出现疼痛及抽搐反应,每穴每次15 min。针刺组同样固定后,仅针刺穴位每穴留针15 min。各治疗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10天组治疗连续10天后停止,20天组连续治疗20天。模型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治疗。

1.7 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海马回中P53的含量

治疗结束后分别将空白组、针刺组及温针灸组的大鼠麻醉,开胸暴露心脏,心尖插入灌注针头,剪开右心耳,注入生理盐水200 ml,冲出血液后缓慢灌注4%多聚甲醛200 ml固定,大鼠内脏僵硬后剪下头部取脑,制成脑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回中P53的含量。

1.8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后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水平的变化

模型组与空白组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的P53相比有显著性改变,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提示癫痫大鼠造模成功。

温针灸10天组、20天组分别与模型组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水平比较有显著性改变,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提示温针灸组对P53水平有影响,即温针灸百会及双侧神门穴可以改善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水平。

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比较有显著性改变,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提示针刺组对P53水平有影响,即针刺百会及双侧神门穴可以改善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水平。

温针灸组与针刺组大鼠大脑海马回脑切片中P53水平显著性改变,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提示温针灸组优于针刺组。

表1 各组大鼠海马P5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s)

表1 各组大鼠海马P53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s)

注:与模型组比较,*P <0.05,**P <0.01。

P53空白组 6 174.00 ±7.34组别 n**模型组 6 144.16 ±7.54针刺10天组 6 157.66±13.35*针刺20天组 6 158.16±14.04*温针灸10 天组 6 165.33±6.62**温针灸20 天组 6 173.33±4.88**

2.2 不同时间点各参数的变化

治疗方法相同而治疗时间不同的各组间比较,温针灸10天和温针灸20天,针刺10天和针刺20天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温针灸及针刺百会及神门穴对癫痫大鼠海马P53含量的影响作用在治疗10天后作用减弱,趋于稳定。

2.3 实验大鼠的行为学改变

实验过程中大鼠行为学改变:存活大鼠中,所有空白组大鼠均无痫性发作。其余点燃成功并存活的大鼠,随着PTZ注射次数增加而发作级别逐渐升高,最后出现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模型点燃成功后停止刺激5~7天,再次给予PTZ刺激,仍可出现4级以上发作,此即是为模型点燃成功的表现。在给予温针灸及针刺治疗后,温针灸组大鼠的发作次数均较模型组减少,发作级别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模型组几乎每日仍可见3级以上发作。提示温针灸对PTZ致痫大鼠行为改善有显著影响。

3 讨论

癫痫发作后神经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的调控。野生型P53基因是其存在于细胞内的正常状态,具有转录因子的功能;作为某些抑制细胞增殖基因的反式激活因子对细胞分裂进行负调控;同时它监视着细胞基因的完整性,抑制细胞周期推进或诱导细胞凋亡[3]。当DNA损伤时表达产物增加,抑制细胞周期运转,导致凋亡细胞解体[4]。P53基因连接于BAX启动子上,导致 Bax/Bcl-2比例增大,加强凋亡[5]。KA(Kainic acid,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细胞中BCL-2在癫痫发作6 h以内明显升高,这种变化可能对损伤和凋亡细胞有保护作用。随着P53表达的升高,BCL-2呈现下降趋势。

中医学认为癫痫为脑神被扰、神明失司的发作性疾病,间歇期酌情选用针灸治神之方,即督脉的神庭,心经的神门,督脉的神道、至阳,扬刺百会从而脑神得安,神明有司,而痫去体安[6]。《针灸甲乙经》中则提出了“治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调补脏腑阴阳的虚实,平衡阴阳,以使神志正常[7]。

百会穴居巅顶部,为百脉之宗,具有益气升阳、填髓充脑、开窍醒脑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掌后锐骨端凹陷中,可输布“原气”,濡养心神。百会穴与神门穴配伍可有提达阳气、开窍醒脑、益智宁神之效。

本研究表明温针灸组癫痫样发作等级明显降低。空白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温针灸组相比较大脑海马回脑切片P53含量均有显著改变,温针灸组与针刺组相比P53水平显著改变。证明戊四氮致痫大鼠的机制与P53有相关性,温针灸百会及双侧神门穴可以改善癫痫大鼠细胞凋亡因子P53水平,温针灸百会及双侧神门穴对治疗癫痫大鼠有意义。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因子P53改变有关。但是细胞因子机制十分复杂,细胞凋亡因子对癫痫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同时不排除实验误差导致的改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1] Racine RJ.Modification of seizure activity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II.Motor seizure[J].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1972,32(3):281 -294

[2]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7-329

[3] 张丽萍,夏猛.癫痫发病与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53,Bcl-2,Bax关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06,24(7):35 -36

[4] Erster S,Mihara M,Kim RH,et al.In vivo mitochondrial p53 translocation triggers a rapid first wave of cell death in response to DNA damage that can precede p53 target gene activation[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2004,24(15):6728 -6741

[5] Sloviter RS.Possible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of synaptic reorganization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kainate - treated rats[J].Neuroscience letters,1992,137(1):91 -96

[6] 程光宇.《内经》针灸治痫心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6-7

[7] 马艳春,周波,宋立群,等.《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及针灸治疗癫痫的探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42 -44

猜你喜欢
神门海马癫痫
海马
养心安神常按神门穴
“一键”助睡眠
“一键”助睡眠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夏季心火旺捏捏神门穴
海马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最佳操控奖 海马3运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