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2014-03-29 06:20
当代青年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通识书院导师

温 旭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由于生活习惯、风俗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逐渐成为高校的特殊群体。 由此,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凸显为一个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具有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在高校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要带有战略性眼光和全局性观念,始终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近些年,多所大陆高校正在进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应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书院制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发展近况与特点

书院制管理模式是将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实现均衡教育,为学生配备导师,并在学生公寓的基础上建立可以承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生活社区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我国高校最早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的书院制源于英国高校办学模式,旨在通过提供众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的通识课程与各种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以利用各种奖学金与援助计划充分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 进入新世纪之后,陆续有一批大陆高校开始了各自的书院制改革尝试, 复旦大学于2005 年创建了复旦学院, 身兼管理机构和办学机构两大属性,统筹本科招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书院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教务管理等教育内容。 同年,西安交通大学拟构建学问与人生砥砺合一的育人新环境,实行书院制改革,先后成立了8 个本科生住宿书院。 2007 年,华东师范大学以首任校长为名,成立孟宪承书院,将少数民族学生占有一定比例(22%)的公费师范生全部纳入书院制培养。 孟宪承书院以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青年,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目的,侧重培养公费师范生组织、设计课程的能力,开展反思探究教学的能力,从事双语教育的能力和整合教育技术的能力。 书院下设十大中心作为书院生的培养平台,旨在促使公费师范生在德、智、体、群、美、心、灵各方面的均衡发展。[1]从总体上说,大陆高校的书院制主要是把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和国外住宿学院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书院制,具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扩展学生社区的发展性功能。 每当美国耶鲁大学校友在回忆大学生活的时候,学生社区的围炉夜话和橡木餐桌的午餐会往往被部分校友认为是一生中所获得的最好教育。[2]书院制学生社区不止于满足学生身心休息的基本需求,还为书院生提供健身房、影音室等,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的需求,更为书院生提供讨论室、活动室、社区广场等交谊场所,满足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需求。 在宿舍安排方面,书院实行“混住制”,即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背景的学生住在一起,以帮助学生养成包容、尊重、体谅的人格品质,更好地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

第二,建立强大的导师团队。 中国的现代书院制建设结合西方大学导师制和中国古代“经长”制,按照学生的学术兴趣、学习背景和成绩进行分组,以一定的比例为书院生选派导师和导生。 导师主要由各学科的教师担任,负责对书院生提供专业课程的指导和科研训练,导师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约定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来社区为学生提供辅导,通过读书会、研讨会等形式,师生之间平等讨论,质疑问难,不仅为学生提供思想上的启迪,而且通过言传身教,树立健全人格的榜样。 导生主要由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负责为书院生提供生活上的引导,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包容、懂得尊重,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三,引导学生自主化管理。 书院制学生自主化管理主要依托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围绕着实现学生的“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开展工作。 辅导员不仅常住于学生社区,并实现办公社区化,既履行“舍监”的职责,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学生宿舍,融入到书院学生的世界中去,在学生的思想、学术、生活和职业辅导等方面实现零距离指导和关心。 学生自主化管理促进学生从“学校人”转变为“社会人”,从被动受教育转变成主动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服务更容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自我管理鼓励学生民主参与,尊重合法权利,维护正当权益;自我教育能够在群体生活中感悟人生,自觉内化遵纪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四,开展第二课堂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校书院制改革的重要特色之一,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智性关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主要由大学通识教育和书院通识教育两个部分组成,大学通识教育主要是知识性教育,开设丰富的通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主要在教学楼进行。 书院通识教育主要从书院的特有精神出发,将知识性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让学生得到心智上的熏陶,加强书院生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素养,拓展书院生的学科视野,掌握学科前沿理论与知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难点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况,笔者于2014 年3 月对“沪上七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的315 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有很多相同的特点:强烈的爱国情怀、求知欲望强烈、积极上进等。 但由于他们大多来自经济落后、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边远地区,这使得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难点。

第一,求知欲望较强,但文化基础薄弱。 调查结果显示,有4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他们在大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相对较差,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普通话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较差,虽然有部分学生通过高校预科教育的学习,接受了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学习生活的能力和意识,但不良的学习习惯在正式进入大学之后很难一下子改变,加之语言障碍,让学生难以短时间内适应。 在较大的差距面前,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也促使学生对自身、对本民族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渴望能够通过大学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调查结果显示,有6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提升能力水平。

第二,民族意识较强,但理想信仰认识模糊。 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所归属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会随着个人文化层次的提升而增强。 特别是在本民族聚居地区成长的学生,由于从小接受本民族风俗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熏陶,较完整地传承了本民族的独特品行,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 上大学之后,在新的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在与其他民族同学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无形中增进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成分,并有47%的学生认为本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自豪感。 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本民族宗教信仰、行为风俗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思想信念的追求尚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生,他们的理想就是解决温饱问题,且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 再加上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在政治信仰上表现出认识的模糊性,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不积极。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

第三,小团体意识较强,但班集体意识薄弱。 在非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较少,在与班级其他非本民族同学交往的时候,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各有不同,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隔阂”,其他同学不能真正了解他们,无法与之分享快乐和沟通烦恼,让他们无法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于是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淡薄,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非本民族同学的交友不畅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独感,如果无法得到有效、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容易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小团体”、“抱团”等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与其他非本民族同学交朋友。 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这些“小团体”后,经常与本民族的学生一起活动,更加不愿意跟其他学生沟通相处,进一步削弱了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容易致使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生,从而造成消极的影响。

第四,经济条件普遍较差,但资助体系不完善。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家庭经济普遍较为困难,高额的大学学费和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使学生面临较大经济压力,少数民族学生成为高校贫困生的主要组成群体。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班级活动,例如聚餐等,在基本的生活开销上也捉襟见肘,甚至没有寒暑假回家的路费。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相比,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业成绩占大比重的奖学金评定上往往处于下风,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只有少量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 又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较差,在兼职、家教等勤工助学岗位的竞聘上也处于弱势,虽然高校校内岗位会对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的倾斜支持,但是由于岗位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经济独立能力依旧较弱。

三、以书院制管理模式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以书院制管理模式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以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新模式特点,依托书院制学生社区,依靠强大的导师团队,开展“第二课堂”通识教育,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贴近”工作,完善奖助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四个认同”,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的“四个认同”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书院制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形式创新、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四个认同”强化教育:(1)强化对祖国的认同;(2)强化对中化民族的认同;(3)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4)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我国的爱国主义与世界上单一种族国家的爱国主义不同,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感情的产生要经历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爱发展的四个层次。[3]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先经历低层次、小范围的情感,经过教育和升华才能上升到对整个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爱。 “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起到激励、引导、教育等作用。 要把“四个认同”的理念融入“第二课堂”的教育过程中,营造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的良好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让少数民族学生把自身的成才意识、学习动机、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相统一,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只有把各民族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

通过“第二课堂”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破坏。 通过“第二课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宣传和实践体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二)依靠强大的导师团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贴近”工作

人生导师,贴近学生。 书院制人生导师一般由大学辅导员担任,承担着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状况、思想状态、职业规划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角色,目的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发展性的人生引导。 书院制实行人生导师生活、办公社区化,少数民族学生与人生导师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有助于人生导师更加细致耐心地去爱护和关心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人生导师通过第一线的实地调查和研究,能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辅导。

学术导师,贴近学习。 高校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必须既要坚持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又要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做到严格管理,因材施教。 书院制下,依靠强大的导师团队为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配备学术导师。 学术导师定期来书院社区与学生深入交谈,对其在学业上、学术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 对文化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术导师可为其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加强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引导他们学好主干课程。

学生导师,贴近生活。 书院制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少数民族学生的学生导师,对他们进行生活辅导、心理开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 学生导师从基础层面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问题,朋辈之间的亲近感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捕捉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并协同人生导师、学术导师一起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过好大学生活。

书院为少数民族学生所选配的三位导师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 不仅能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温馨的成长环境,在生活上得到及时的关心,在学习上得到及时的帮助,而且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书院制改革为契机,完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奖助体系

通过书院制社区化管理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奖助学金的有效性。 在少数民族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监督和考察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所选配的三位导师的“三贴近”作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家庭情况等全方位的考察,尽量降低评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并及时对获得奖助学金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监督,有效防止他们把奖助学金用于享乐,而是更多地用于“助学”、“奖学”。

建立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学生奖助学金量化评价体系。 高校以书院制改革为契机,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专家、管理学专家,在广泛听取意见之后,构建科学、合理且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奖助学金量化评价机制,实行差异额度,兼顾效用和公平,既降低奖励额度的基准,扩大奖助学金的发放面,同时依据考核与贫困度分等级进行次第分配。 例如:可借鉴张佳瑜构建的专业素养、思想道德、创新实践、身心素养四个方面含14 个指标的层次分析(AHP)评价模型,该模型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典型方法。[4]奖助学金量化评价机制和差异额度分配可以提高评选过程的公开度和结果的公平度,有利于学生工作部门对奖学金发放进行核查和监管。

(四)发挥通识教育优势,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是指导人们正确面对宗教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书院发挥通识教育的优势,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的通识课程、讲座,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问题的论述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宗教政策的引导和理论方面的学习,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了解宗教和宗教学知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树立正确宗教观。

宗教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化意义和哲学思想,讲求和平和宽容,倡导人们积极向善,与人友好和睦的美德,例如:佛教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道教的“慈爱和同,济世度人”,基督教的“博爱”、“平等”,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鼓励教徒“正义”、“和平”、“宽容”的教诲。[5]书院也可以开设有关宗教文化的通识课程及专题讲座,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对宗教文化知识的学习,汲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正确区分宗教与邪教、宗教与迷信,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

[1]温旭.以书院制管理模式完善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4):19-23.

[2]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8.

[3]潘龙海.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通论[M].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125.

[4]张佳瑜.高校大学生奖学金评定中的多指标模型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25-129.

[5]邓文科、邢海燕、马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J].民族研究,2002(2):10-21.

猜你喜欢
通识书院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V eraW an g
导师榜
白鹿洞书院记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