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2014-03-29 11:14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比喻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观点荟萃

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思想最给力的十个经典比喻一是用 “中国梦”比喻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履新伊始,习近平在参观 《复兴之路》时说: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以后,他多次论述 “中国梦”,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代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共同福祉和共同追求,体现了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用 “鞋子合不合脚”比喻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 “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以后,他多次强调这一观点,深刻指出,“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三是用 “啃硬骨头”、 “涉险滩”比喻改革攻坚。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 “五位一体”的全景式改革,让人民充满希望和期待。

四是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比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后他多次强调这一观点,指出 “中国共产党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是用 “老虎、苍蝇”比喻腐败分子。2013

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 “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坚持 ‘老虎’、 ‘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六是用 “烹小鲜”比喻治国理政。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 “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有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和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他引用老子的话,将治国之道比作烹饪之道,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必须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才能把事情办好。他做出的表态,道出了人民内心的期待,迅速引起了人民的共鸣。

七是用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比喻自我净化。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讲话中说: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 ‘四风’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八是用 “醒狮”比喻当今中国。习近平3月27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他在演讲时说, “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九是用 “缺钙”、 “软骨病”比喻理想信念缺失。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理念信念缺失问题作出了形象描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缺钙’,就会得 ‘软骨病’。” “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第十是用 “带电的高压线”比喻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习近平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 “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都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要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最大的创新: “中国之路”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 “中国之路”。

所谓 “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 “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盲目照搬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模式。尽管当时要求学习西方现代化,借鉴西方的经验与教训,但更要超越西方现代化,独辟蹊径,探索和开拓中国道路。邓小平提出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不同于其他所谓 “非西方国家” (如印度)的现代化道路。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创造出了大国迅速崛起的世界奇迹,也走出社会主义国家富强的 “人间正道”。

——摘自 《人民论坛》

“中等收入陷阱”属危言耸听当下经济下行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的:一是近年来欧美经济不济,中国对外出口受阻,外需明显减弱;二是国内产能过剩,调结构需要时间;三是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PD达56万亿,基数如此之大,增速放缓不足为怪。显然,以上这些因素皆与所谓 “陷阱”无关,是特定时期的特殊问题。若硬性将这些问题与 “中等收入陷阱”挂钩,无疑是庸人自扰。

——摘自新浪网

猜你喜欢
比喻理想信念中华民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比喻
买椟dú还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