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2014-03-29 11:04刘晓娟刘燕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情商政治情感

刘晓娟,刘燕杰

(1.阜阳师范学院 团委,安徽 阜阳 236041;2.安庆师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为一种为人类所独有的心理现象,情感对于教育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更加高效地接受教育者的培养理念,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大学生朝气蓬勃、富于激情,如果能将情感教育合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将进一步丰富其手段,提高其实效.

1 情感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情感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情感丰富的人更易于理解教育者的意图,受到道德的熏陶.苏联教育家阿扎罗夫也曾指出:“在情感世界里,任何什么东西也不会自然的产生,因为这是与学习或者其他工作一样复杂和费力的心、脑、精神工作”①.人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其发展成熟却离不开教育的促进.情感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情感的发生是以人体器官为物质条件的,但是情感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要通过教育加以改造优化;

心理方面,教育功能实现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机制.一是习惯形成,二是模仿认同.这两种机制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情感的积极介入;

文化方面,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离不开社会实践的舞台.从文化视角进行考量,人的情感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和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都非常重视愉快的情感体验对教育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对情感教育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评价.事实上,学校不仅仅是教书的地方,也承载着育人的重要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是育人的重要环节,教育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净化和美化,在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才能的同时,也注重培育学生纯粹无私的道德情感.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情感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

2 情感教育的研究意义

2.1 有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情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激励着人类不断寻找真理.古往今来,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能有所建树.反之,对周围事物冷眼旁观的人不仅难以取得成就,甚至难以融入社会.同理,如果不能满怀激情地参与到教育工作中去,充其量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游离于学生求知的世界之外,使工作陷于被动.对于正处在人生转型期的大学生而言,教育者全身心的投入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起到重要作用.

2.2 有助于弥补人文关怀的缺失度

2002年以来,伴随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形势变化直接带来了教育环境的改变.在外部竞争加剧,内部调整不力的双重压力下,高等教育受到了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遗漏了人文素质的培育,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彰显,凸显出人关怀的缺失.当前的教育模式更加侧重知识的传授,重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与目前的教学考核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智商的考评更为显性,可以通过考试成绩直接反映和衡量,而情商的评价则比较隐性和复杂,即使情感培育出现问题,相对也不容易发现.种种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缺失,使高校的教育的人性化出现缺失,违背了教育的完整性原则.情感教育的介入对于高校人文关怀的体现有着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情感需求上得到平衡,帮助大学生接受爱的教育.

2.3 有助于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协调性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以高智商为基础,更需要以情商为支撑.情商是心理学家近年来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情商的高低可以从了解情绪、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衡量.在现代社会,情商在成功要素中所起的作用甚至会高于智商.情感教育的介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情商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一所幼儿园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生活中表扬中的孩子将学会认可,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将学会怀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有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扩大,师生配比存在失衡,师生沟通存在障碍,情感教育渠道不畅.目前,高校里出现心理问题呈高发趋势,部分大学生情商发展与智商发展不平衡,无法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正常遭遇的挫折,从而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来自于高校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2.4 有利助于加强师生间有效互动性

《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这说明师生间亲密无间的感情对于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只有以情感为基础的教育才是最完美的教育,只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才能取得最完美的效果.大学生追求精神独立和人格完善,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生理上已经成熟,可是思想上却并没有完全成熟,从心理学上来说正处于“延缓偿付期”,这一阶段亟需得到师长的理解和帮助.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师生联动,加强师生沟通.

3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国之根本,影响着国之未来.当前,研究情感教育的学者不少,如朱小蔓等.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一概念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进行研究,事实上,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1 情感教育的介入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需要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80后和90后,这个群体年轻且富于激情,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叛逆性,他们的人生成长需要有效的指导.情感教育有助于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看法,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吹入一股清新之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16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把大道理融入到生活当中,做到理智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将情感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情感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其目的和功能.

3.2 情感教育的介入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情感的主观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与说教,更不是代替学生去思想,而是要启发学生的思想,引导他们去探索和发现真理,认识人生的真谛,学会做人.”②然而,思想的启发需要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情感的介入是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也是触及学生思想和灵魂的钥匙.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感情充沛,活力四射,他们的成长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情感上的亲疏远近,会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相径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必须打通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渠道,想大学生之所想,急大学生之所急,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3.3 情感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是不可或缺的.情感是主观的,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情感的作用.我国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情商与智商缺一不可,因此情感教育应贯穿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情感教育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情感教育通过唤醒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生活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易入脑入心,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寻求,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中接受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它更加开放和自由,形式丰富、方法活泼,更为大学生群体所喜闻乐见.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刚开辟的新阵地,它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得到革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得到丰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高.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因此,情感教育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与新亮点.

注释:

①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②邬芳艳.情理相容是体育教学中思想教育应遵循的原则[J].理论研究,1995(10):15.

〔1〕朱宏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蒋丽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3〕向志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王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王冠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3).

〔6〕徐志远,龙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机制和规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7〕许浩.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J].教育探索,2006.(10).

猜你喜欢
情商政治情感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