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2014-03-29 14:46陈家良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4期
关键词:医科校园思想

葛 李,陈家良

(泸州医学院 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医学院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葛 李,陈家良

(泸州医学院 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本文针对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多元性、时效性与传统教育单向性、滞后性等冲突的现状,提出了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具体措施,建立集大学生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教育网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工作队伍,强化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并不断完善,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网络文化;医科院校;建设;管理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中以文本、声音、图像等形态出现的精神性文化成果”,网络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论坛及博客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等自组织特性,具有导向性、教育性、渗透性功能,高校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刷新与重组着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态,大学生思想的成熟与政治觉悟水平高低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1].面对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根据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设和管理策略,旨在建立有效的、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

1 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特点

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与校园文化教育理念的主导性;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与校园文化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时效性与现有校园文化教育模式的滞后性等诸多冲突对目前医科院校校园文化教育工作过程的可控性提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表现有:缺乏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来负责统筹指挥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工程;缺乏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及专职人员负责实施具体工作;校园网硬件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实现了网络进办公室,进实验室,进课堂,但是网络思想教育所占的分量小且无特色;缺乏心理咨询版面;少数学生在写论文时,不再专心查看文献,而是搜索网络上的共享资源,直接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逐渐丧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学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脱节,学生网上网下存在“双重道德标准”.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可以获取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丰富校园文化教育的资源和视野;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思想的真实性,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的迅即性,可以及时发现、处理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只要善于把握这一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就能够拓宽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渠道,为高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创建一个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新载体.

2 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针对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对网络文化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更新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观念.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

2.工作内容:拓宽网络文化的信息传输渠道,打造主流宣传网站,形成良好的网络宣传阵地环境.

3.工作形式: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一元式走向多元式.

4.工作方法:将传统面授、融合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学三种方法交叉使用,坚持网上思想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

5.具体措施:

①建立集大学生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教育网站、思想教育网站、理论网站、新闻网等.其中新闻网是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主力,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加强新闻网的建设是抓好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网站的思想教育功能,并对校园网络论坛及涉校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②开展各种网络技能比赛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开展网络知识竞赛、个人网页的交流和评比、网络文学征集等有益的活动.在鼓励大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应逐步建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栏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络论坛建设,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心理学和网络科学技术等课程中;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开展以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加强正面宣传,主导网络舆论,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互动性网络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比如“BBS”、“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情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看法,学校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出工作的不足,同时利用这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思想.

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通过课堂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法律知识宣传等途径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网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只有提高了道德选择和观念批判层次的信息分辨能力,具备了道德习惯和理想信念层次的道德自律意识,明确了网络生活中合法与违法的行为界限,才能自觉地抵制有害信息,正确地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维护网络,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自身的成长.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通过团课、专题讲座、校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网络伦理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还可以通过开设涵盖网络行为的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内容的《网络伦理与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④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工作队伍,提高网络文化教育开发者、传播者和管理者的水平.

没有一支懂网络技术的专职队伍对信息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的高校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引导,是很难有效遏制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优势的.因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专职的网络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主要由学校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党委宣传部等机构设置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岗位,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二是指定兼职网管干部.可由每个部门/学院指派专人负责网管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的兼职网管干部队伍;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选聘部分有网络评论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师生担任网络评论员,参与学校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四是校园BBS版主队伍建设.抓好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学校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⑤建立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控制机制.

建立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指定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在信息时代,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处理,“疏”比“堵”更有效.学校应该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舆论引导方案,及时利用校园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事情的真相,利用网络传播快的特点抢占舆论主动权,对于随后出现的误解和谣言要及时解释并澄清,还应该主动与社会媒体联系,通过正确的信息传递,避免造成社会的误解,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⑥“道德建设、法律约束、技术控制”三管齐下,强化对于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和引导,打好“系统战”,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职工全员参与,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⑦将管理与引导、法律制约与道德约束、教育与打击、检查与监督、网站建设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以上工作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需不断进行效果反馈和调研,从而逐渐完善该体系结构,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网络与高校携手,将教学服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系统连接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只有合理、积极地做好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高校网络文化才能够服务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1〕黎军,石恒慧,李璧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67-69.

〔2〕陈伯平.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初探[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24-25.

G647

A

1673-260X(2014)12-0184-02

四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SZ2012246)

猜你喜欢
医科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基于大学生幸福软实力模型的医学教育提升研究
思想与“剑”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医科生科研思维培 养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