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癌症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老年患者的护理

2014-03-30 11:12罗慧群柳红娟
护理学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上肢输液下肢

宋 静,罗慧群,柳红娟

(富阳市人民医院,浙江 富阳 311400)

上腔静脉综合征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又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液部分或完全受阻、相互影响所致的一组症侯群。其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头痛、颜面及上肢水肿、浅表皮下侧支循环形成及颈静脉怒张;还可出现咽下困难、声音嘶哑、脑水肿等[1]。当患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时,会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15例癌症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老年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2例,女性 3例;年龄61~82岁,经影像或病理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9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恶性胸腺瘤1例,淋巴瘤2例。起病为急性或亚急性,病程5~16周。临床表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15例,面颈部、上肢水肿12例,侧支循环建立、颈静脉怒张12例,声嘶、吞咽困难5例,头痛、视物不清1例。应患者及其家属要求,本组患者均行保守治疗。根据病情予以抗感染、解痉止咳、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2例实施化疗。其他用药:使用利尿剂8例,使用止血药6例,使用镇静剂1例,使用抗凝剂1例。疗效:上腔静脉综合征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病情稳定4例,病情变化2例。

2 护理

2.1 体位护理 由于上肢及脑部血液回流不畅,患者呼吸困难,夜间尤甚,宜采取fowler体位,即白天抬高床头45°,晚间抬高床头30°[2],以利于头颈血液回流,减轻黏膜水肿,使膈肌下移,胸腔容积扩大,增大肺通气量,保持呼吸通畅。本组2例只能采取端坐位,为其提供1张跨床桌,调整好高度,垫1个软枕,方便患者伏于桌上休息。

2.2 呼吸困难的护理 本组均发生呼吸困难,持续吸氧,使用双鼻塞吸氧管,氧流量3~5 L/min,观察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维持动脉血氧分压60~80 mmHg(1 mmHg=0.133 kPa)。 当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呼吸窘迫、口唇发绀时,立即给予安抚,嘱其深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6~7 L/min),遵医嘱给予氨茶碱等解痉、平喘、化痰治疗。对痰多不易咳出患者,行超声雾化吸入。备齐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等物品,以备急救用。其中2例伴进行性呼吸困难,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L/min,湿化瓶加入30%乙醇,并使用强的松行雾化吸入后,呼吸维持在 20~24次/min。

加强夜间护理。由于夜间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迷走神经兴奋,咳嗽咳痰反射减弱,肾上腺分泌功能降低等因素,容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体内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夜间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呼吸类型、频率、节律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本组3例在夜间突然发生因咳痰无力而导致呼吸困难,立即给予翻身、叩背,压迫胸骨柄上方气管处,刺激痰液咳出。经处置,2例有效,1例给予负压吸痰后,呼吸困难缓解。

2.3 皮肤、黏膜护理 上腔静脉综合征导致患者上半身及结膜水肿,血液循环障碍,使皮肤弹性降低,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引起皮肤感染。按时检查皮肤完整性,每班交接;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床上加海绵垫;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叩背。注意保暖,用温水擦浴,勤换内衣,减轻局部皮肤压迫,防止压疮发生。做好结膜护理,眼睛分泌物多时,及时予以清洁。本组1例患者双眼结膜充血较重,有明显的不适感,白天使用氯霉素眼药水,夜间使用红霉素眼药膏,症状缓解。

2.4 输液护理 由于本组患者上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双上肢静脉血回流需经上腔静脉,如从上肢静脉特别是右上肢静脉穿刺滴注液体,可加重压迫症状。故输液时穿刺部位选择双下肢静脉,避免在上肢、颈外及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特别是患者患侧。在选用下肢静脉输液时,注意加强输液管理,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本组有6例下肢穿刺有困难,给予行股静脉置管术。行股静脉穿刺后,首先要保持深静脉通畅,妥善固定深静脉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行股静脉穿刺后,渗血情况比较多,一定要及时更换敷贴。本组患者未发生因输液速度过快及输液总量过多而加重病情者。如有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在双下肢穿刺输液者,则选择左上肢,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不超过40滴/min);为防止增加颅内压,抬高液体瓶,严密观察,控制滴数,同时限制每天输液量,以防脑水肿。本组1例患者因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采用经左上肢静脉输液。此患者每日液体量在400~550 mL,经微量泵输液,在下肢静脉血栓经溶栓治疗后,则改为经下肢静脉输液。

2.5 疼痛护理 调整情绪和行为是癌痛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帮助患者获得自我控制能力,减轻或消除疼痛。肺部恶性肿瘤侵犯邻近部位时,会引起胸痛,本组9例患者出现胸部及背部疼痛,疼痛评分为2~6分,遵医嘱给予口服或皮下注射强阿片类镇痛剂;1例患者因脑部静脉回流受阻、颅内压升高而伴有烦躁,遵医嘱予镇静剂。给予患者取舒适体位,进行深呼吸,并转移和分散其注意力,适当在疼痛部位做环形按摩。经以上护理,本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止痛疗效。

2.6 预防血栓 由于肿瘤患者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患者极易合并血栓形成,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患者卧床时应在床上适当活动肢体,病情缓解后尽早下床活动,本组有2例给予小剂量阿斯匹林预防血栓形成;有1例采用股静脉穿刺者出现导管血栓堵塞,遵医嘱使用尿激酶后缓解。

2.7 一般护理 由于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右肱动脉压力增高,右上肢血压也随之增高,不宜采用右上肢测量血压。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动态观察头面部、颈部、躯干上部水肿变化,每日准确测量空腹体质量及上臂围、颈围,颜面部以双眼睑睁开的程度为准。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严格控制探视,保证病室内空气新鲜,协助医师做好血常规监测,同时加强对患者口腔、肛周的护理。

[1]李永生,李际君,戴殿禄.肿瘤急症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60.

[2]陈小莉,陈晓琴,廖燕来.浅谈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5):3.

猜你喜欢
上肢输液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