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要常态化长效化

2014-03-30 14:49陈思炳
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反复性建章立制作风

○ 陈思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作风建设要建章立制,提供保障

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情操,激励大家自觉坚定地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要看到,这些年来,我们花了很大气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明显成效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端正党风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巩固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制度和机制,使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干部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表明,制度才治根本、管长远。党风建设的基础是建章立制,必须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完善制度给优良作风提供可靠保障。制度要实在,杜绝“假大空”。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搞形式主义;制度要严密,防止“钻空子”。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真正堵住漏洞、扎紧笼子;立制要立行,违规必查处。牢固树立执规必严、护规有责、违规必究的思想意识,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违规者,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不搞法外施恩。要把规章制度作为积极改进作风的基本准绳,让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为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保驾护航。

二、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习近平强调:“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广大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一些地方不良作风之所以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抓作风建设,要“真抓”而不是“假抓”。作风建设的对象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己,真抓,就得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身正为范的底气和心底无私的正气。假抓就是不痛不痒地抓、象征性地抓,装装样子,走走过场。辨别真抓与假抓并不难,就看是停留在嘴上还是付诸在行动上;要“实抓”而不是“虚抓”。实抓就是用务实的精神,抓实在的内容,求最佳的效果。它不仅有明确要求、具体措施,而且有跟踪问效、监督奖惩。虚抓看样子在抓,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避重就轻,耍花枪,没实功,表面上热热闹闹,事实上没什么效果;要“常抓”而不是“短抓”。抓作风建设不能“一阵风”“应景式”,上级强调就热乎起来,风头一过就冷却下去。作风建设贵在坚持、难在坚持,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才能久久为功,收到实效。

三、作风建设要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任何事物都在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赋予作风建设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补充完善。从我党历史上传统的“三大作风”、“两个务必”,到当代中央要求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八项规定”及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19个文件,都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党今后还会对已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公认的将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进行修订完善;同时,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出台新的规定,使制度的“笼子”越扎越密、越扎越牢。“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全力克服,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彻底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使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国庆招待会上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我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猜你喜欢
反复性建章立制作风
直击现场除隐患 建章立制守安全——我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
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联合家庭颈椎曲度维持枕对反复性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形式主义十大新表现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浙江:试点引导 建章立制 强化抓手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章立制谨防“建章立纸”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