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
——动补式复合词

2014-03-30 20:25李丽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复合词构词语素

李丽云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
——动补式复合词

李丽云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动补式复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独特的复合词结构类型。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双音节词,但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却是一个复杂的致使事件,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大都具有一种或隐或显的致使性语义关系。根据词内语素自身语义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分为致使移动、致使变化以及致使评价等类型。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构式,作为其构词成分的“动”和“补”本身都不具有致使性,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动+FS”的结构式以后这种致使性意义才得以产生。

动补式复合词;构式语法理论;致使结构;特殊性;语言学;动词性语素;语义格式;短语型式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复合词结构类型。从表层的构成形式上看,动补式复合词大多是由一个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性语素和一个对动作行为所导致结果、趋向或状态等进行补充说明的动词性语素(或者形容词性语素)组合而成的“动+补”格式。从这两个作为构词成分的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来看,前面的动词性语素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往往先于后面动词性语素(或形容词性语素)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发生,而且是导致后一语素所表示趋向、结果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性原因,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往往具有一种或隐或显的致使性语义关系①。前面的动词性语素为“因”,后面的动词性语素或形容词性语素为“果”,“因”的发生和进行会导致“果”的产生和出现。

动补式复合词的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具有致使性语义关系,这种语义上的致使性不能从任何一个构词语素本身的意义直接得出,只有两个语素结合在一起形成“动+补”的结构式以后才能够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借用Goldberg的构式理论将动补式复合词看成是一种“构式”。动补式复合词的典型深层结构是致使结构,但又和其他类型的致使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它是介于分析型和词汇型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本文就尝试借用构式理论,在对动补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深层语义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说明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致使结构及其作为致使结构的特殊性。

二、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构式

(一)关于构式及其理论

根据Goldberg(1995)的观点,“如果语法中存在的其他构式的知识不能完全预测某个构式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那么该构式在语法中独立存在: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Si>,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这就是构式语法中关于“构式”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是整个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构式语法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它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深受认知语言学的影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完形原则。构式语法理论一经产生,很快便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构式语法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并将其运用到汉语的学习和研究中。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理论还很不完善,甚至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与局限性。

这里我们无意探究构式理论作为一种语法理论的优劣利弊,而只是想要借用其“构式”的概念来说明动补式复合词作为一种致使结构的“构式性特征”。

(二)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构式

Goldberg在说明构式的性质时曾经指出:“构式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如果短语型式的形式或意义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构成成分的特征或其他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那么该短语型式是一个构式。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法中提出某个构式的原因是该构式的意义和/或形式不能从语言中已经存在的其他构式中综合推导出来。如果把前理论概念‘构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语素很明显也是构式的实例,因为语素也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且其形式和意义不能从其他构式中推导出来”[2]。可以说,Goldberg所界定的构式应该是可以涵盖所有语法单位的。如果连作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的语素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构式,那么词特别是复合词就可以作为比语素更具典型性、更显著的构式的实例。因为,词的形式和意义是不能从其构成成分语素那里得到完全预测的,或者说词的形式和意义并非语素的形式和意义的简单加合。而且,较之语素,词更符合概念中“短语型式”的要求,可以看做是简化了的短语型式,特别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动补式复合词本身就与短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由短语词化而来;而且与其他类型的由短语词化而来的复合词相比,动补式复合词的词汇化程度是最低的。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补式复合词较其他类型的复合词更接近短语。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看做是形式上最简单的、包含有基本论元结构的构式。

三、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致使构式

(一)动补式复合词的构式意义(语义关系)

动补式复合词虽然在表层形式上体现一个简单的“动+补”格式的双音节词,但从它所表达的语义内容上看却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致使事件。所谓致使事件实际上是一种复合性事件,它是由两个子事件(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两个子事件之间存在着一种致使关系(或者比较宽泛地说是因果关系)”[3]。在语义层面上分析,动补式复合词中的两个构词语素分别表达致使事件中的两个子事件,前面的动词性语素表示使因子事件,后面的动词性语素(或者形容词性语素)表示致果子事件,两个构词语素在语义上具有一种致使关系或者因果关系。例如:

(1)他们千方百计地[贬低]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压制人民悼念总理的活动[草石、萧帆《特殊决战中的叶帅(连载之一)》]。

(2)这一来就把中国文坛[搞活]了,很活泼的一个环境也就生成了(张炜《仍然生长的树》)。

(3)林彪一伙进而篡改历史,妄图[打倒]朱老总,为他自己树碑立传,篡夺最高领导权制造舆论。(康克清《“文革”风雨中的朱老总》)。

例(1)中的动补式复合词“贬低”表示的意思是“他们贬周恩来从而使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低”,“贬”是致使“低”的原因;例(2)中的“搞活”的意思就是“(某人)采取措施使中国文坛活跃起来”,“搞(采取措施)”是致使“活”的原因;例(3)中的动补式复合词“打倒”表示的意思是“林彪一伙妄图打击朱老总从而使他倒下去”,“打”是致使“倒”的原因。从语义上看,上面几个例子中前面的动词性语素“贬”“打”“搞”和后面的形容词性语素“低、活”、动词性语素“倒”之间都存在着致使性关系。

(二)动补式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类型

一般来说,致使性语义关系可以有“致使事物出现/消失”“致使事物发生变化”“致使物体产生位移”等不同的类型。动补式复合词的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存在着致使关系,其深层语义结构也通常可以表达“致使某种结果发生”等意义。根据表达使因事件和致果事件的两个语素自身语义类型的不同,笔者可以将“V+X②”格式的动补式复合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致使变化类。这一类动补式复合词的语义格式为“V+结果”,其中表示动作V的成分大多由动词性词根语素充当,其主体成分(用字母a表示)一般出现在整个动补式复合词主语的位置;表示结果的补语性成分由形容词或者动词性词根语素充当,表示某种变化的发生,其主体成分(记作b)一般出现在整个动补式复合词宾语的位置。整个动补式复合词表达的意思是“a通过动作V使b发生某种变化”。如:

(1)我会去向老总[澄清]事实真相的,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池莉《来来往往》)。

(2)各人走的路不同,而目的是一样,是[改善]社会,是教导国民;国民觉悟了,便是革命成功的那一天(老舍《赵子曰》)。

(3)通过曲折的象征功能,玛雅人[摆平]了两性的权力关系(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在例(1)中,动词性词根语素“澄”表示动作V,其主体成分“我”是整个动补式复合词的主语;“清”表示的是其主体成分(动词的宾语)“事实真相”发生的某种变化。动补式复合词“澄清”表示通过隐喻性动作“澄”(以具象动作“澄”表示抽象动作“解释,说明”)致使“事实真相”变得“清楚”。例(2)表达的意思是“人”改变原来的情况使“社会”变得更好一些,“改”是动作V,“善”则是变化之后的结果,“改”的主体成分是“人”,而“善”的主体成分则是“社会”。例(3)中的动词性词根语素“摆”是动作V,其主体成分“玛雅人”作为整个动补式复合词的主语;“平”表示其主体成分(动词的宾语)“两性的权力关系”发生的某种变化。整个复合词“摆平”表示通过隐喻性动作“摆”(以“摆”的具象动作表示“处理”的抽象意义)使“两性的权利关系”变得“平衡”。

2.致使移动类。此类的语义格式为“V+趋向”,其中表示动作V的成分为动素,其主体成分a一般出现在主语位置;表示趋向的补语性成分由趋向动词充当,表示动作V的方向或者动作发生或结束时a的移动情况和位置变化,处在整个动补式复合词宾语位置的成分表示a在移动之后所处的方位。整个动补式复合词表达的意思是“a通过动作V使a的位置发生移动。”如:

(1)经法院调解,原告接受了池莉和《知音》编辑部的道歉,[撤回]了起诉(谢海阳《池莉与起诉她的老师握手言和》)。

(2)当年的我为此曾[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曾头破血流至今处处疤痕(梁晓声《表弟》)。

(3)往往顾客刚刚[步入]门厅,他便引导他们到自己常坐的座位上去(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第十二单元哈佛经理公关艺术/第六章哈佛经理CI设计)。

例(1)中的“撤回”表示主语“原告”“撤起诉”的趋向,也就是使“起诉”回到自己手里。例(2)的意思则是主语“我”(动作主体)通过“交付”的动作造成“极其惨重的代价”(趋向运动的主体)出现。例(3)中的“步入”表示的是顾客通过“步”的动作使自己进“入”门厅,主语“顾客”既是“步”的行为主体也是“入”的行为主体,宾语“门厅”表示的是“步”的动作发生之后致使“顾客”移动进“入”的地方。

3.评价类。这一类的语义格式为“V+状态”,其中表示动作V的是动素,其主体成分a一般出现在主语位置;补语性成分通常表示对V所表示动作的评价性说明,多为形素;出现在整个动补式复合词的宾语位置的b多是动作V的客体成分。换句话说,评价类动补式复合词的补语性成分,其语义通常是指向动作V本身,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与之相关的整个事件怎么样的。整个动补式复合词表示的意思是“a对b施加动作,致使动作或事件处于某种状态或得到某种评价”。例如:

(1)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抓紧]有利时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这是一件造福人类的事业。

(2)虽然什么也没交谈,我却觉得已经将她[看透]了(梁晓声《京华闻见录》)。

(3)中国队将踏上新的征途,[瞄准]亚特兰大奥运会,为祖国争取更大的荣誉。

上面这几个例子中的“抓紧”“看透”和“瞄准”都属于评价类动补式复合词。例(1)中的“抓紧”表示的意思是“许多国家抓有利时机抓得很紧”,“紧”用来说明“抓时机”所处的状态;例(2)中的“看透”是“我透彻地了解和认识了她的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等”的意思,“透”是对“我看她”这一事件结果的整体评价;例(3)中的“瞄准”则表示的是“中国队瞄亚特兰大奥运会瞄得准”,“准”是对“瞄亚特兰大奥运会”这一事件的总体评价。

(三)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致使构式

动补式复合词构词语素之间呈现为一种致使性语义关系,其深层结构表达的是“致使变化/位移/评价”等语义内容。然而,作为动补式复合词构词成分的“动”和“补”本身往往都不具有致使性,只有在二者彼此结合形成一个“动+补”的结构式之后才能够产生这种致使性意义。如“打倒”中的“打”只表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的动作,本身没有致使意义;“倒”的意思是“人或东西(由竖立而)横躺下来”,很显然也没有所谓的致使义。但是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打倒”这样的动补式复合动词之后,就能够表示“攻击使倒下,攻击使垮台”这样的具有致使性关系的结构意义。也就是说,动补式复合词的致使意义不能简单地通过两个构词成分的意义相加得出,而是附加在整个“动+补”的结构式之上的所谓的“构式”意义。再如,“激怒”是一个动补式复合词,它的意思是“刺激使发怒”,从构词成分的意义来看,“激”是“刺激”的意思,“怒”指的是“发怒”,两个构词语素意义相加之后得到的意义应该是“刺激+发怒”,那么这样的两个意义成分如何加合在一起呢?我们说主要是通过一种致使性关系将“刺激”和“发怒”两个意义成分组织在了一个词语当中,使两个构词语素之间呈现出一种“V1使V2”的特殊语义关系,然而词中并没有一个语素可以表达“使”的致使性意义,所以这个意义只能是来自“动+补”的结构式,是一种构式意义,而与单个构词语素的意义没有直接关系。

动补式复合词中的致使性意义不是来自词内的任何一个构词语素,而是附加于“动+补”组合之上的整个结构式的一种特殊的构式意义。这一点也可以从与之有着类似语义结构的“动结式”身上得到证明。典型的“动结式”从语义特征上可以解释为一个致使性结构③;在结构特征上与动补式复合词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都是由动词及其结果补语组合而成的“动+补”的结构式,二者只是在语法属性上分别属于句法单位里的短语和词汇单位中的词而已。

动补式复合词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简单的双音节的语言片段,在语法属性上属于词汇单位,但是它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却非常复杂,基本上与“动结式”相当,也是由两个彼此之间具有致使性关系的子事件构成的复合事件。这种形式结构上的简单性和语义表达上的复杂性同时也使得整个动补式复合词的意义不能够从其构成成分的意义中直接得出,致使性语义关系不仅与两个构词成分的意义有关,更与两个构词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有着密切相关。汉语动补式复合词内这种“动作—变化/位移(结果/趋向)”的致使性结构关系,在其他语言比如说英语中大多需要用短语来表示,也就是Goldberg(1995)所说的“动结构式”和“致使—移动构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看做是一种致使构式,而且是所有致使构式中形式最为简约、最能体现语言组织的经济性原则的一种。如:

(1)借出去的书应该收回了。

It is time to call in the books that are out on loan.

例(1)中的“收回”在汉语中表现为一个动补式复合词,它所表达的语义结构是“收借出去的书使它回来”,同样的“致使—移动”结构在英语中却要用类似于“call in”这样的动词短语来表示。

(2)你不该当众揭穿他的老底。

You shouldn’t have brought his past to light in public.

例(2)中,汉语的动补式复合词“揭穿”表达的是“你揭他的老底使他的老底穿”的意思,而在英语中同样的“动作——结果”的语义结构却用到了“bring sth.to light”这样一个带有介词结构的动词短语来表示。当然,英语中也还有下面这样的表达。

(3)You shouldn’t have disclosed his past in public.

这句话的意思和例(2)中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几乎完全相同,但是我们却很难从“disclose”这个词的形式上找到与“动结构式”有关的意义内容,在句子中表达致使性意义的只是“disclose”这个单纯的动词,这个词本身就形成了“词汇型致使结构”。所以,虽然英语中的某些词在词汇意义上具有某种致使性意义,但是我们无法从单词的意义中分析出“动作—结果”的语义结构,也就不能将这些词看做是“动结构式”,“致使结构”并不就等于“动结构式”。或者说,英语中的某些单词尽管也可以表达致使性意义,但是实际上它本身却根本无结构可言,因而也便无法形成所谓的“构式”。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动补式复合词虽然在语法属性上应该归属词汇单位的范畴,但是由于其构词语素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动+补”的结构关系,而这种结构格式生成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致使”意义的产生过程,这也就使得动补式复合词的意义不等于其构词成分意义的简单加合,而是在构词成分的意义之上附加了一层表示成分意义之间“致使性语义关系”的构式意义。致使性意义是作为构式的动补式复合词所具有的意义,动补式复合词本身可以看做是一种致使构式。

四、动补式复合词作为致使结构的特殊性

动补式复合词是一种表达致使性语义关系的构式,是一种致使结构,但它是又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之所以说它特殊,就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致使结构,与致使结构的常见类型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种差异。具体来说,它既不属于形态型,没有专门用以表示致使性关系的特殊词形标记;也不同于分析型,不是将使因和致果两个子事件由两个彼此独立的谓词分开表述(如“吃饱”“写完”之类的“动结式”),因为动补式复合词本身是词汇单位而不属于句法结构(短语)的范畴;还不同于由单个光杆动词构成的词汇型④(如“Mary broke the vase”中的动词“break”、上文提到的“disclose”等,它们本身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动补式复合词既具有分析型的特点,整个致使结构是由两个彼此可以分开表述的谓词性成分构成的;同时又体现了词汇型的特点,这种由两个谓词性成分构成的动补式复合动词在性质和功能上和单纯的动词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差异,也具有独立的词的身份。

综上分析,动补式复合词是介于分析型和词汇型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正是这种特殊性,使得动补式复合词在结构类型、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与其他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不同的地方。

五、结语

对于动补式复合词而言,无论它表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语义结构,其“动词性成分”和补语性成分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概括为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致使性。这种特殊的致使性语义关系,又使其补语性成分的语素义不只是简单地与“动词性成分”的语素义加合在一起,因此整个复合词的意义也就不能从构词语素的意义直接得出,而要同时对二者在整合过程中所产生的致使性关系予以揭示。这也就使得辞书中在对动补式复合词进行释义时,也往往会采用不同于其他词语的特殊的释义方式,“释义语言中都会或显或隐地对动补式复合词两个构成成分‘动’和‘补’之间的致使关系或因果关系予以提示或说明”[4]。《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中对动补式复合词的释义方式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动补式复合词虽然在表层形式上表现为简单的双音节词,而从其深层语义结构上来讲,它却具有一种“致使性”的构式意义,是一种特殊的致使结构。用两个彼此在语义上存在致使关系或因果关系的构词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双音节词来表达由两个子事件整合而成的复杂事件,这样的复杂性致使事件有时是用短语甚至单句都无法表达的。以简单的结构形式表达复杂的语义内容,体现了动补式复合词深层结构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动补式复合词在表达效果上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之所在。

注释:

①一般认为,评价义指动型动补式复合词的“动”和“补”之间的语义关系就不具有明显的致使性,真正表达典型致使性语义关系的动补式复合词只限于结果义指受型和趋向义指施型。

②这里的“X”表示动补式复合词中的补语性成分。

③Comrie(1981)等将各种语言中的致使结构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并指出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由分析到综合的连续体。

④有人认为可以将动补式复合词“看成类似‘kill’的词汇型致使结构”,但它又与“kill”等由一个谓词性语素构成的单纯词有着明显的不同,因为汉语动补式复合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内部可以分析为两个谓词性成分。

[1][2]Adele 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3]施春宏.汉语动结式的句法语义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33.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A Special Type of Causative Structure:Verb-complement Compound Word

Li Liyu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China)

Verb-complement compound word is a particular structure type of compound word in modern Chinese lexical system.About the form Verb-complement compound is a simple disyllable word while it reflects a complex causative event about the content.Between the two combining forms of Verb-complement compound,there is the causative semantic relation explicit or implicit.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type of the combining form,Verb-complement compound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types such as cause to move,cause to change and cause to judge.Verb-complement compound is a kind of construction, there is no causative meaning in the two combining forms,the causativity just come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verb-and the-complement.Verb-complement compound is a special type of causative structure between the analysis type and the lexical type.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semantic relation and the deep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Verb-complement compound,we demonstrate that Verb-complement compound word is a special type of causative structure.

verb-complement compound word,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causative structure,specificity,lingustics,verb language element,semantic structure,phrase type

H146

A

1673-1573(2014)04-0018-05

2014-09-25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研究”(12CYY056);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研究”(W2010B02)

李丽云(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辞书学。

猜你喜欢
复合词构词语素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西部裕固语的并列复合词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