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

2014-03-31 04:54朱艳丽
关键词:特质个体犯罪

朱艳丽

(郑州大学 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01)

各学科关于青少年犯罪成因的研究主要关注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两个方面,但是任何一种角度的考量都会受到批评,如关注社会因素的研究会被认为过于宽泛,在研究之后的矫治与预防方面针对性较弱,并且研究和经验都表明,在相同的容易导致犯罪的社会环境下,是否犯罪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最近的研究发展来看,解决理论之争的最好方法是对理论的整合,自我控制理论被认为是“科际整合”研究视角的代表,研究者在社会控制理论之上加入个体心理层面的考虑,同时强调和深入研究家庭、学校和个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

一、自我控制研究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犯罪的自我控制理论是由Gottfredson与Hirschi在1990年提出的强调“低自我控制”是解释犯罪的唯一的个体变量,其它因素都是通过自我控制因素发挥作用,所有犯罪活动和偏差行为都是那些不能抑制自己且有犯罪机会的人进行的。自我控制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有着较长的历史,不同的心理学派对自我控制都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研究。如精神分析的“本我一自我一超我”理论指出,自我的任务就是对本能冲动予以控制和调节,行为主义主张行为的改变并找寻那些控制改变的内外因素,如控制点、自我效能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只有天性自由地发展,个体才会变得更加自控。

(一)自我控制的概念

关于自我控制的概念,很多学者都有关于它的阐释,比较具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Duckworth认为自我控制指个体对自我的努力控制,为了达到长期的目标,自我控制的个体比冲动的个体能更好地调节他们的行为、情感、注意等冲动行为[1](2639-2640);Telzer认为自我控制是调节、操作、控制个人冲动性的想法、情感和行为的能力[2](242-249)。虽然概念表述各具差异,但其中存在一些共同点:(1)自我控制是一种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主动控制;(2)自我控制涉及到个体心理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各个方面与层次;(3)自我控制作为一个社会期望的概念,会引发积极的行为后果。

(二)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第一,认知。个体对于自我意志力的认知会影响自我控制行为及结果。比如有研究发现,认为人的意志力的无限与否影响自我控制资源是否损耗[3](1686-1693)。又如 Muraven 等的研究发现,认为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够给人带来好处时,个体自我控制资源就会较好地保持[4](894-906)。

第二,情绪。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行为起着特定作用,积极情绪会增加自我控制力量,而消极情绪会削弱自我控制。比如有研究发现,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时,攻击、挥霍、暴饮暴食以及药物滥用等控制不良行为都会相应地增加[5](132-139)。

第三,动机。动机是否强大影响自我控制成败与否,如果个体预计到需要完成的任务非常重要时,自我控制能力就会提高。

第四,训练。自我控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得到恢复,如休息、观点采择、唤醒积极情绪、补充血糖等方法,或长期的训练而提升,包括情绪控制、思维抑制、注意控制、人际活动、智力活动等[6](465-468)。

二、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自我控制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实了自我控制是各种犯罪行为与偏差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国外学者在多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研究都显示了自我控制理论对解释偏差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适用性。国内研究如屈智勇等的研究,以及郑红丽和罗大华等研究结果都显示自我控制理论对解释犯罪的适用性[7],[8]。但另一些实证研究提出质疑,认为自我控制不是偏差行为的显著预测因子。

对于质疑最好的解答是深入地研究,自我控制研究者提出了诸多理论模型,如两阶段模型认为自我控制依赖识别矛盾与自我控制策略等两阶段加工;双系统启动模型认为自我控制存在着情绪和认知两个系统;有限资源模型认为,自我控制行为依赖于一个有限的可消耗也可补充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提升自我控制的训练方法,如调节情绪,调节认知,增强自我监控能力等等。当然,这些方法也许并不会一蹴而就地直接达到提升自控能力的目标,但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为更加复杂的自我控制任务积蓄资源[9](73-74),当然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自我控制理论的最终目的不言而喻地指向自我控制的具体应用和干预实践。对低自我控制的个体(如犯罪青少年)进行干预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是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可以对低自我控制的个体进行干预训练以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虽然国内的探讨起步较晚,但仍有一些积极的成果,如李君春进行了暴力攻击型未成年犯以自我控制为主题的团体训练,结果显示成员在约束自己的攻击行为方面有了积极的改变,打架和吵架次数减少,人际关系更融洽[10];朱千、刘艳等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男性青少年戒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11](652-653)。

三、启示与趋势

经历过理论的整合与分化,以自我控制为视角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未来应在完善自我控制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实践应用研究,使研究真正地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在对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之上,自我控制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给予人们的启示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社会文化差异对于自我控制的影响。是自我控制还是自我满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教育理念等的差异对社会成员会有不同的约定俗成。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认为,要想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团体中,需要通过自我控制抵御某些固有的冲动,使行为更符合文化的标准[12](1272-1282)。当前中国多元文化呈现,传统文化强调自律和隐忍,而青少年亚文化则强调自我和自我诉求的满足,哪种行为方式更符合社会文化的标准呢?强调自我与自我控制的关系如何?自我控制与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关系又会如何?哪些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未来研究可以考虑从文化、家庭、个体三层面探讨犯罪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与机制,不仅探寻犯罪成因,更可以寻求更具实效的矫治方式。

第二,在矫治角度关注个体差异。自我控制理论强调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这种角度的考虑会使矫治与预防更具针对性。依据自我控制的双系统模型,特质或者状态调节与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三方面交互作用可以更精确地预测自我控制结果。特质性自我控制的概念使自我控制这一概念被近期研究者看成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研究表明,情绪对自我控制行为的作用会受个性特质的影响,并与认知策略、线索刺激等交互作用[13](235-242)。根据特质的跨情景一致性,低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比高特质自我控制的个体更倾向于寻求那些引发冲动的信息和情景,因而,低特质自我控制水平是造成自我控制失败的一种内在心理原因。基于此,无论是社区管理还是司法教管所的心理矫治,社会和家庭的因素都通过个体对偏差行为影响,未来研究和实践可以选取特质自我控制作为个体特质素质,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和矫治方式。

第三,重在“能力训练”。传统的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过多地纠结于成因探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矫治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方式。已有一些理论和研究提出自我控制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尚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自我控制训练程序的开发方面。例如:(1)探寻以自我控制为核心,以社会家庭个体为影响因素的青少年犯罪自我控制理论模型以及心理矫治策略;(2)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策略,探寻基于自我控制的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开发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力量,在各种教育机构,通过家庭养育者、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辅导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给予适时及适当的支持辅导,以及系统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教育训练实践。

[1][美]Duckworth,A.L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C].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1(7).

[2][美]Telzer E H.,Masten C L.,& Berkman E T.,et al.Neural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Self Control and Mentalizing are Recruited During Prosocial Behaviors Towards the Family[J].Neuroimage,2011(1).

[3][美]Job,V.,Dweck,C.S.,& Walton,G.M.Ego depletion-Is it all in your head?[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11).

[4][美]Muraven,M.,& Slessareva,E.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failure:Motiv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3(7).

[5][美]Heatherton,T.F.,& Wagner,D.D.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lf-regulation failure[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11(3).

[6][美]Muraven,M.Building self-control strength:Practicing self-control leads to improved self-contro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0(2).

[7]屈智勇,邹泓.家庭环境、父母监控、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J].心理科学,2009(2).

[8]郑红丽,罗大华.低自我控制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我国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研究初探[J].青年研究,2009(3).

[9]魏来.自我控制的内在机制及提升策略[J].学理论,2013(3).

[10]李君春.暴力攻击型未成年犯自我控制的团体训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1]朱千,刘艳.男性青少年戒毒者自我控制的团体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

[12]于斌,乐国安,刘惠军.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7).

[13]黎建斌.自我控制资源与认知资源相互影响的机制:整合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3(2).

猜你喜欢
特质个体犯罪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