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至1966年我国音乐发展的社会学特征

2014-03-31 17:03
关键词:建国创作音乐

刘 鑫

(东北石油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这十七年期间,我国文艺工作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社会主义音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该时期音乐作品一方面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在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在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影响下,音乐创作生产、音乐表演以及音乐传播与交流等方面,都比建国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 建国十七年音乐创作生产概述

1.歌曲的创作生产。

1949至1966年,即建国后的十七年间,我国歌曲创作多数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新生活为题材,表达了步入新中国后人民喜悦的心情和建设国家的美好愿望。这些歌曲形式短小精悍,节奏鲜明,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歌颂祖国。如《歌唱祖国》(王莘词曲)、《社会主义好》(希扬词、李焕之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等以及《歌唱二郎山》(洛水词,时乐濛曲)、《马儿啊,你慢些走》(李鉴尧词、生茂曲)等等。

2.合唱艺术的创作生产。

20世纪50、60年代,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我国的合唱艺术及其创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发展,很多合唱作品时代特征鲜明、民族色彩浓郁、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简称《长征组歌》)等。

3.歌剧、舞剧的创作生产。

继《白毛女》之后,我国的歌剧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优秀歌剧,这些歌剧继承了传统的创作手法,同时借鉴了外国歌剧的成功经验。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则展现了该时期中国芭蕾舞剧的最高水平。

4.器乐作品及电影音乐的创作生产。

建国十七年间,除了歌曲创作、歌剧创作之外,器乐创作也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如李涣之的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马思聪的管弦乐作品《山林之歌》等。伴随着我国电影事业逐步发展,电影音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许多至今使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歌曲,如《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等等。

二 建国十七年音乐创作生产的社会学特征

1.创作生产内容满足了人民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音乐生产机制始终遵循着适应社会、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而不停地运转。建国后,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展现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音乐家们饱含着赞美新中国的幸福生活、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快马加鞭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新中国初期,李焕之创作的歌曲《社会主义好》以通俗的语言,朴实的旋律,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深情厚爱,展现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再如歌曲《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歌唱二郎山》等众多优秀作品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2.音乐生产方式融合了民族化的继承与新时代的创造。

音乐生产的继承与创造表现为生产成果的历史传承与新面貌的融合。建国十七年间,众多音乐生产从思想内容的展现、音乐风格的运用以及音乐语言的表达等各方面无不表现出继承与创造相融合的特质。

延安“鲁艺”时期,音乐家对民间音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汲取了民间音乐精华而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优秀作品开拓了音乐创作的新模式。建国后,我国文艺工作者加快建设文艺事业的步伐,继承了音乐民族化的创作传统,并创造性地开拓了新音乐的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各种歌曲、合唱、歌剧、舞剧等音乐作品百花齐放。如1964年,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整部史诗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全面反映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张寒晖于1936年创作的《松花江上》、冼星海于1938年创作的《到敌人后方去》、延安“鲁艺”时期马可等人创作的《南泥湾》以及冼星海创作的《保卫黄河》等作品都创造性的出现在这部史诗中。

3.创作生产过程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具体而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群众服务”“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等一系列文艺方针。建国初期,我国政治建设、生产建设和文化建设逐步走上轨道,文艺生产也随之逐步繁荣。随着毛泽东的《讲话》精神更广泛更深入的推广实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遂成为主导型的文艺思想方针。这一时期,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在文艺生产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组织性,计划性的艺术生产,音乐创作表现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依然鲜明。如作品《长征组歌》,其气势磅礴,感人肺腑,是一组讴歌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的壮丽诗篇。《长征组歌》在创作、排演过程中,得到了周恩来、贺龙、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和指导,是倾注了领导、专家、群众心血的优秀艺术作品。《长征组歌》于1966年奉周恩来总理指示,列为中国党政代表团赴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随访艺术团的重要剧目,为我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做出了贡献。

二 建国十七年音乐传播与流行的社会学特征

1.传播途径具有多样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音乐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即原始的口耳相传到现代媒体传播的发展历程。

建国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音乐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有乐谱传播、音乐刊物传播、唱片传播、无线电广播与电视传播等方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从中央到地方的国营广播电台从49座发展到1987年的386座,市、县级有线广播站2576个,全国拥有各种型号的无线电收音机2.6067亿台,农村有线广播喇叭8316万只。无线电广播人口覆盖率已达到68.3%”。①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在建国十七年期间,无线电广播是最为重要的音乐传播途径之一。随着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的广泛传播,新时代的音乐作品的传播范围更加扩大,例如《我们走在大路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唱二郎山》《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群众喜爱的歌曲伴随着电波飞到了千家万户。

这一时期,乐谱传播、音乐期刊传播也是较为重要的音乐传播途径。如《解放军歌曲》《音乐创作》等音乐杂志刊登的音乐作品及时地宣传了优秀的群众歌曲和专业音乐,形成了广泛的音乐传播网,提高了社会的音乐文化水平和群众的健康审美情趣。同时,乐谱期刊的传播也成为其他传播形式的有力补充,如《广播歌选》刊登的乐谱,均是无线电广播、唱片发表的歌曲。

2.传播过程具有政治倾向性。

建国初期,我国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外敌对势力依然强大,政治性、阶级性依然是国家的重要建设内容。这个时期,无论是群众集体的音乐表演活动还是报纸刊物、无线电广播以及电视等日益发展的传播媒介,“爱国、爱党、社会主义好”等一些政治话语依然成为音乐传播活动中的主题内容。音乐传播的运作过程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3.传播效果实现了“传必求通”。

“传必求通”是指音乐作品所承载的创作意图、音乐思想等表现内容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为人们所共享,这是一种良好的音乐传播关系。建国十七年间,音乐家们感受着人民的幸福和喜悦、饱含着爱国情怀而创作,这些优秀的作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传播到了祖国各地、传播到了千家万户。人们通过这些音品的传唱和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传播大生产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音乐家的创作、音乐的唱奏表演与传播、听众的积极接受显示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实现了音乐的“传必求通”。

4.音乐流行表现出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

建国十七年,人们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和建设国家的生产热情高涨,音乐家的创造力也逐渐爆发,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在这个时期诞生。这些歌颂党的领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扬劳动人民的音乐作品,随着无线广播和电视的传播而广泛流行,表现为流行范围广、涉及人数多、流行强度大的特征。如《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等歌曲、《江姐》《洪湖赤卫队》等歌剧作品,流行于全国各地各民族群众之间,人们被这些音乐作品所激励,高唱着这些经典歌曲积极地投入到生产建设的大潮中。

综上所述,1949至1966年,我国的音乐事业逐渐繁荣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期间涌现的大量经典音乐作品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在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无不受到当时社会的多方制约和影响。该时期音乐的创作生产满足了人民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音乐生产方式融合了民族化的继承与新时代的创造,创作生产过程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音乐传播过程呈现多样性、政治性,传播效果实现了“传必求通”,音乐流行表现出范围广、强度大的特征。

注释

①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75.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蔡梦.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貌(五)建国后17年的音乐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2000(11).

[3]王芳.建国后十七年电影音乐创作述评[J].电影评介,2009(2).

猜你喜欢
建国创作音乐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
“建国通宝”钱考辨
创作随笔
黄建国小小说欣赏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