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病168例的健康教育

2014-03-31 20:35童利珍欧阳燕徐佩华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牙线牙周病义齿

童利珍,欧阳燕,韩 莹,徐佩华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嘉善 314100)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1]。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其高血糖状态可以使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减弱,使牙龈组织小血管变性、局部氧分压降低,刺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引发过度炎性反应。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炎性反应时,尤其是伴有化脓性炎性反应时,血糖往往升高,血糖控制不理想反过来导致牙龈和牙周的炎性反应,两者恶性循环,相互影响。目前,牙周病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2-5]。但是,人们对糖尿病易并发牙周病的认识有限,以致牙周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持高不下。据此,本院门诊部对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门诊口腔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病患者168例,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6]和牙周病诊断标准[7]。男86例,女82例;年龄33~88岁,平均年龄(76.5±8.7)岁;糖尿病史3~10年,按医嘱应用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既往无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肝肾等病变。

1.2 治疗与转归 在控制血糖和牙周病常规治疗的同时,对168例患者进行牙周病健康教育。按疗效判断标准[7],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牙龈肿胀消退或明显减轻,疼痛消失,口腔黏膜破损完全愈合,牙齿松动度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牙龈充血减轻,叩痛尚存在,口腔黏膜破损好转,牙齿松动度稍改善;无效:患者自觉症状稍改善,但牙龈充血、叩痛及牙齿松动度无明显改变,口腔黏膜破损变化不大。本组168例患者中,显效154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7.62%。无效的4例患者中,3例为老年男性患者,自我护理依从性较差,认为使用牙线、按摩、清洁义齿等太讲究;另1例为55岁女性患者,该患者的义齿与牙床吻合不好,但因家庭经济问题未及时更换,导致局部反复受损感染。

2 健康教育

2.1 知识评估 本组168例均为门诊患者,对糖尿病和牙周病的知识掌握度参差不齐。因此,门诊护士首次接诊时,以一对一方式评估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血糖控制、口腔卫生、义齿护理等,归纳每例患者的问题,反馈给主诊医生,医护共同为患者制定教育计划。同时,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和联系方式,便于随访和收集资料。

2.2 口头教育

2.2.1 强调控制血糖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利于厌氧菌及其毒素的侵袭,也可抑制成纤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造成牙周修复再生能力下降,还可激活胶原酶,引起胶原破坏、牙槽骨丧失、牙齿松动脱落等,导致牙周炎易感性升高以及病情加重[8],而口腔炎性反应又会导致血糖升高,从而使患者重视血糖控制及保持口腔卫生。

2.2.2 牙周病早防早治 告知患者牙龈红肿、出血是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牙结石、牙菌斑积聚是糖尿病合并牙周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如有以上情况尽早诊治。

2.2.3 正确刷牙 教会患者正确掌握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持续时间、牙刷的更换时间以及刷牙方法。嘱患者每日早中晚各刷牙1次,每次持续3min,每3个月更换1次牙刷。刷牙时选择温水,温度30~36℃,选用小头较细的软毛、磨毛保健牙刷,将刷毛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略加压,水平颤动法和竖式颤动法数次,按顺序把每个面刷干净[9],清除牙齿颈部、牙间隙等处的食物残渣、软垢等。

2.2.4 正确使用牙线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牙线的使用率很低,尤其是老年人群,比较喜欢用牙签。由于牙签的制作材料硬度高,消毒不严,牙签上附带的细菌、病毒会通过牙签进入牙周组织,容易引起感染,而且牙签使用不当会造成牙龈炎、牙龈萎缩、牙间隙增大从而导致牙周病。因此,推荐患者使用牙线,指导“圈形法”清洁牙齿,使用时将牙线紧贴一侧牙面进入龈沟,呈“C”型包绕邻面,紧贴牙面向切方刮动,多次重复此动作,清除邻面菌斑。

2.2.5 叩牙及牙龈按摩 每天叩牙及牙龈按摩2~3次[10],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代谢,增强上皮组织表面的角化作用。指导患者空口咬合10次后叩牙,上下轻合,先叩后牙,再叩前牙,各36次,叩牙力量根据牙齿、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适度而行,叩牙后,患者用舌沿上下牙齿内外侧转搅1圈,将口水慢慢咽下随后按摩牙龈。牙龈按摩方法:常规洗手后,将用等渗盐水浸泡的纱布缠于右手示指及中指上,由外至内擦净牙齿各面、舌及口腔黏膜,然后将示指及中指指腹放在牙龈上来回移动或作小圆形旋转移动,由牙根部施力向牙冠部滑动按摩,每个牙龈区反复数次,按摩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龈。

2.2.6 活动义齿的护理 本组78例有活动义齿,指导患者餐后必须摘下义齿,认真冲洗,漱口后再轻轻戴好;晚上将义齿清洗干净,浸泡在专用的义齿护理液中。其中13例患者的义齿在非正规医院配置,义齿的材质、塑性、与牙床的吻合度均存在问题,动员患者在正规医院重新配置义齿,以减少义齿对软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2.3 居家随访 居家随访已成为一种延伸护理服务,备受患者欢迎。为患者提供电话和短信随访,门诊护士每周与患者电话或短信联系1次,了解患者的血糖值及牙周病情况、是否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及是否坚持做牙龈按摩、按要求使用牙线和护理义齿等,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细节问题。

2.4 预约复诊 本组患者均于首诊当日告知1月后复诊(治疗期间无特殊情况),为方便患者复诊和提高复诊依从性,由首诊医生在患者的病历本上写明复诊的具体时间,再由门诊护士登记在患者一般信息中,于最后1次电话随访时提醒患者复诊,并协助预约挂号。复诊时按牙周病疗效判断标准评估疗效。

3 小 结

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病发病率较高,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与牙周病的炎性反应如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给予患者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充分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口头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告知患者牙周病早防早治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局部按摩牙龈、护理活动义齿的方法,并对患者进行电话或短信随访,帮助患者预约复诊,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1]章锦才.我国牙周病学研究近五年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2):65-74.

[2]吴大怡,李刚,张青,等.牙周病伴2型糖尿病248例种植义齿治疗总结[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11):650-654.

[3]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病人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4]李增祥.426例中老年人牙周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99-100.

[5]宗敏,王涛.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36-37.

[6]王亚林,邹蓉,于瑞萍,等.空腹血糖受损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升血糖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9):646-647.

[7]孟焕新.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

[8]郭伟光,姜文玲,白阳.口腔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11例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A):1333-1334.

[9]韩建敏.循证护理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C):87-89.

[10]周学东,胡涛.口腔生态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88.

猜你喜欢
牙线牙周病义齿
环保便携的牙线笔
牙线和水牙线配合,清洁更彻底
如何正确地使用牙线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周病致错畸形正畸治疗中邻面去釉治疗的效果研究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