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画无声

2014-03-31 03:26石蕾
上海制造 2013年10期
关键词:书画绘画艺术

石蕾

无声堂坐落于翠湖路98号,堂内展出了云南最具代表性的书画名家的作品。一进无声堂,泛着淡淡墨香的佳作总能让人忘却尘事,身在无数的墨宝之中,仿若与外界的喧嚣隔世,让人流连。

大概在1991年初,“无声堂”三个字正式被提为斋名,取意“宁而无声”,其意在于愿以宁静的净土洗涤城市的喧嚣。无声堂的前身,只是做字画装裱和商业书画销售的一间简单店面,时至今日,无声堂早已是云南最高格调画廊的标杆,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交流、创作和展示的平台。

收藏即投资

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

无声堂画廊的创始人吴志坚,对于书画收藏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世人眼中,书画可能只是一种收藏的手段,但真正的收藏家、艺术家对书画的那种特有的感情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他认为,收藏书画之前,要先真心地喜爱书画,然后要学会欣赏书画,撇开鉴定不谈,单书画欣赏就是一门巨大的学问了。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春秋战国最为著名的有《御龙图》。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纪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观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历代画家们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明初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为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和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提供了保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经济文化趋于繁荣昌盛,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传统的科学技术成果逐步得以总结,并蕴含着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领域灿烂繁盛,并产生新的变化。

作为一名画廊的经营者,吴老师爱好广泛,无论是花鸟还是鱼虫,他都略有研究,不拘于某一类画派,考虑更多的是市场的趋势,但作为个人而言,吴老师也有许多舍不得出售收藏都视为珍宝。

中国千百年来的收藏观往往注重收藏的文化、精神内涵,忽视或者淡化收藏的经济、物质因素。收藏已不再是昔日的“玩物”,而是一种内容多样、全新的文化休闲和经济活动。然而,目前的民间收藏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观念滞后,法规不健全以及收藏市场赝品充斥、商家的无序竞争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民间收藏的健康发展。

当代美术“高收藏潜力、高收藏价值”的大趋势正在走向中国。近现代的中国画在国际舞台上,都非常地活跃。因为中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上的腾飞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陈树人、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在国际以及国内的拍卖行中均拍出很高的价位。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在美术产生的深远的意义。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出真正的艺术家,推出真正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书画作品,开创更规范更科学的艺术品运作模式”。

一张好的国画,首先要有传承,而后又有发扬。看看中国美术史我们就知道,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开宗立派,或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做了某些创新。从整个画面上讲,一张好的中国画首先是“气韵生动”的,“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墨香里的行云流水

孙建东教授是无声堂的常客,他的师祖是徐悲鸿,所以他从小就对徐悲鸿的书画情有独钟,当谈到书画的鉴赏与鉴别时他表示,国画的意境、笔意是最为重要的;另外,国画对于笔墨的渲染手法很有讲究,什么地方该渲染,什么地方该勾勒,不同地方的墨色该怎么变,这都是有学问的;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画也要有不同的鉴别技巧。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那么,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看得懂。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当然,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欣赏绘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像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就国画而言,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内行人的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当然是抓住了实质,因为“神韵”就是一种高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的追求达到的目标。

当然,一般的人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但是,如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那么从这样三个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工余之暇,或河滩沙矿觅石,或乡村小镇淘金;或去古玩地摊寻宝,或到博物馆里取经。流连于蓝天白云下,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对此,古陶瓷收藏鉴赏家马未都先生感触颇深,他在《马说陶瓷》中有这样几句话:“我觉得在古玩收藏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变得安静了,坦荡了……对文物的亲近,会使你变得谦和待人,荣辱不惊,富贵不淫”。

收藏的乐趣是陶冶,收藏像点燃一支香,望着它永无重复的渺渺烟云,嗅着融和着自然气息的清香,像一杯清茶,在恬静地品啜着,身心得到最大的松弛和安逸。收藏界崇尚的最高思想境界叫“禅”,恐怕指的就是这些。

鉴赏也是门艺术

投资书画要用眼睛而不是用耳朵,这是很多业内专家的共同看法。书画的“真”和“精”是收藏时要同时兼顾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其一,而最好的兼顾方法是多看多研究提高自己的鉴别眼光,收藏者和投资者,平时多看一些博物馆艺术品的陈列展览、已故大名家作品的回顾展览及各类正规的书画展览、艺术书籍,这对快速提高自己的鉴赏眼力都是极有好处的,有能力的还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做收藏顾问。

此外,买画投资或收藏,首先应该喜欢这幅画,而且它要具备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高超的绘画技巧,同时还要了解这位画家对艺术的态度。收藏者应当明白,自己准备收藏的书画作品,是否确实属于画家本人比较好的作品。对优秀的好作品不怕眼前收得相对贵一点,今后肯定会有升值潜力。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可染当时的画价一平方尺只卖30元,如今则已高达30万有余。升值一万倍。即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收藏的好东西,至今增值也多在10至20倍以上。

无声堂的另一位常客、云南省文化研究馆的杨瑾老师告诉SOHI:“鉴定书画的关键是积累,除了要多看、多接触外,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无论做什么事情,坚持最重要。我认为,书画的鉴定并不是用‘二分法——要么真,要么伪来看的,鉴定有三畏,一畏权,二畏钱,三畏官,所以,想要收藏书画的人一开始不要谈鉴定,先学会鉴赏,即:品评优劣。一幅画有高尚优劣之分,这点很重要,而且好的作品不会因为个人的喜好或情感而改变。如何鉴赏一幅画呢?首先,看它是否有传统,传统是书画割裂不了的东西;其次,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来说,看它是否有那一点点的新意。就赏画而言,我个人比较喜欢体现笔墨精神的画,例如齐白石的作品。”

聊到书画的收藏和保养时,吴志坚老师告诉我们,书画要适当挂展,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书画在存放过程中不明显的变化,如受潮、虫蛀等。太阳光对书画的影响最大,因为紫外线可使画面的颜料蜕变、分解,导致纸质老化,因此不能悬挂于靠近窗户的地方,尽量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画面。白炽灯或荧光灯发出的400~700nm(纳米)可见光虽说影响不大,但长时间近距离照射也能使书画纸质老化变黄,所以,照明应尽量选用低功率光源,书画与光源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环境污染对书画的损害非常大,尤其在城市里,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使空气中的酸碱含量较高,有害气体和细小尘埃悬浮于空中,日久天长沉积在画面上,就会侵蚀画面。一般说,一月除尘一次为佳,根据季节变化可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

在挂展一段时间后,就应当安排其“休息、调整”。卷放就是使画处于休息状态,让它恢复原来的拉力和张力。收卷前,首先要仔细观察其表面有无变化,若有污染、霉斑、虫蛀点等,应当送到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机构或部门进行科学保护处理,以免损伤逐渐扩大。收卷书画时要先松后紧,先轻松卷起,再慢慢旋转轴头卷实。用画带捆扎一定要适度,太松会使画卷松动,易被压折;太紧又使画卷中间留下捆扎的痕迹,影响画面整体美观。总的说来,书画作品的挂展时间不宜太长,一年可挂展两次,每次1~2个月。

由于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书画处于收藏状态,因此对藏置环境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是防虫、防潮、防火,其次是控制和调节存放环境的温、湿度,切忌高温、高湿、重压。蠹鱼(也称衣鱼、纸鱼)是无翅昆虫,一般蛀食书画表面,特别危害糨糊粘贴处。烟草甲的幼虫对书画危害极大,它们喜欢在书画中打洞,而后将自己藏于洞内。一般书画防虫多用驱避剂,常用的有卫生球、樟脑丸和对二氯化苯,这些物品都是白色固体,易于挥发,其中对二氯化苯杀虫能力最强,但人们多受习惯影响,最常使用的仍然是商品化的卫生球。

大量实验证明,书画最适宜的保存温度为14~18℃,最合适的相对湿度为50%~60%,这样的条件不利于微生物、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控制湿度主要用干燥剂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控制温度则可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总之保存国画就像保养脸一样,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SOHI希望你收藏的书画保存的完好无损。

如果画面出现污渍现象可以这样处理:

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

墨渍,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

便污:20%的双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纸擦拭。

返铅: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

油渍:用铁熨斗加热,在下面用吸水纸垫着。

猜你喜欢
书画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小小书画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