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4-04-01 05:28袁在国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技术学校

袁在国

摘要:技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训是强化学生技能的一种方式,技校应将教学与实训结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但是当前的技校机械类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如何深化技校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术学校 机械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机械技工人才一直十分匮乏,这其中一方面由于技工从业人员数量相对偏少,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机械技工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作为培养技工人才的学校来说,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当前的实训方式进行反思,做好专业技能的培训,迎合企业需求。

一、目前技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类教学课程体制陈旧

目前技术学校的机械工程课程,使用的是旧的课程体系,采用“2+L”模式,也就是技校学生需要两年专业知识学习,完成专业课程后,在第三年会有一段时间进入企业实习。通常情况下,这样旧的系统培训课程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操作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由于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只知道对知识的认同,缺乏经验,而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实施教学,且方法单一,没有创新,教学的模式并非灵活多样。通过半年左右的实习,学生往往只在企业里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企业里的老员工基本上无专业技能,不能严格地传授专业技术,实习生对机械工程类复杂的原理研究不透彻,日后的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后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实际的机械操作。

(二)对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缺乏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技工学校一直从事专业技术的教学,机械类一直受到各学校的重视,但是忽略了实践教学和实习的重要性。甚至存在部分的技术学校或组织,没有任何国家或社会资金支持,缺乏硬件设施,对学生培训不到位,更别提有机械相关的实践教学课程和相应的硬件设施,教师教学过程只能讲理论知识,难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等专业技能,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社会不断地变化要求人才的能力同样要适应社会发展,达到所需的标准。大多数机械教学仍然延续着传统教学模式,专业教师照本宣科,按照教科理论进行依次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不能满足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望,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那些相对复杂的机械类知识,教学理论内容单调,学生缺乏培训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对机械的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消化。

二、如何进行技校机械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一)以职业资格为标准,规范实训教学过程

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评估,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摸索,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教师要清晰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标准应该是被理解和消化的。同时,在行业中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科学地进行训练,操作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训练过程开始教师应该进行操作示范,使用分节示范、模型分段、重点动作示范、表演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

培训初期,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操作来解释抽象的理论,并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示范操作的同时,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努力做出正确的步骤,语言生动,这将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边学边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理论知识,更容易转化为实践。

(二)明确实训项目,做好实训准备工作

培训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培训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开学初,按照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培训专业教师,培训机械类教学课程的要求,学校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将培训分成多种培训项目(包括培训内容、目标、时间、设备操作、学生团体等),并研究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计划,批准后方可实施,按计划开展项目,一步一步实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训练。每次上课前,教师必须根据培训教案编写培训计划,可以通过讨论后并进行集体备课。同时,培训前要充分准备培训材料、工具、量具、夹具等,满足课程实践的要求,检查机器的完好性和安全性。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准备统一的服装和鞋等。如缝纫培训,应提前准备好护目镜。

培训前,教师要对接受培训的学生进行动员,宣布本次培训任务和目标,使学生理解培训的目的和相关的培训内容,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地进行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机械工程培训主要的工作包括钳工、普通车床、数控铣床、焊接等,为学生从事各种专业打下基础,同时个别工种就业教育、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开展教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训练过程中不能出现安全事故,尤其是不能发生人身安全问题,应尽量避免设备损坏和其他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积极营造企业氛围,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

要想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必须创建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工程培训中心的管理,引进企业先进管理模式,建立生产和教学的双重功能。同时向学生渗透工厂企业的文化,营造有企业工厂的氛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总结

当前技工人才十分匮乏,作为技校机械专业来说,要抓住这个机会,创造实训条件,提高实训质量,努力培养出符合当前企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师,也要努力探索,多实践、多考察,要明确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要常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相信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训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我们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工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复华.技工学校机械教学教法新探[J].中国校外教育:技校教育,2010(7).

[2]刘素芬,段交泰.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技校教育改革[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技术学校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CLASS STRUGGLES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