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2014-04-01 05:28张金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操作中职学生教学研究

张金玲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是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却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要想让学生长期爱学计算机,学好计算机,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计算机教学充满活力。兴趣是学生学好计算机这门学科的基础,中职计算机的教学需要贴近社会,与我们当今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本文就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这个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生 计算机 兴趣 操作 教学研究

当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我感觉到自己的担子非常得重,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非常强。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一、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了,他们在小学和中学都已经学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现在几乎家家也都有计算机,大部分学生都会操作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比如:Word和Excel,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还比较差。他们可以把计算机的一些组成用文字描述出来,但是如果真正拿出实物他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了。例如,计算机的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等,他们都知道这些是组成计算机的元件。但是如果真得拿出硬盘他们就不认识了。这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要让学生多实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拿出这些实物来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了,学生应学会判断和排除故障。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除了缺少动手机会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个人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能积极地解决,这样大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计算机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适应社会需求。

(一)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实际操作的知识讲解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教师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样学生会听得比较仔细、认真,非常容易接受新知识。计算机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地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例如:在讲解Photoshop中的“锐化工具”时,可以告诉学生,当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出现了魔幻状况,那么我们可以通过Photoshop中的“锐化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这种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效果会比平时好很多。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图像和声音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把在课堂上的文字用图像和声音来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如果只用语言来给学生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并且会产生厌烦感。这个时候我就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把计算机拟人化,通过计算机到医院看病的经过,来讲解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计算机通过其语言(文字和声音)和医生(用户)交流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出色地讲解、立体地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一个出色的故事讲完了,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节约了教学时间。

三、课堂举措

我们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我们广大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我们要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的教学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的改革和更新。我们以往的教学没有针对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极差。分层次教学指的是教师把每节课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划分。分层次教学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使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的时候,对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细致的解讲,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夯实他们的计算机理论基础,有利于他们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作业根据讲课内容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上机操作时,由底子好的学生辅导底子差的学生,结作互助小组,使他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个别指导,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把题目做完。这点对全班的学生都有一个促进作用,是非常好的方法。

总之,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高需要广大教师的耐心辅导。针对当今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现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缺点。计算机的学习要多实践,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身实际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解和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能力。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操作中职学生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