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之我见

2014-04-01 05:28张晓红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主导教学效益思想政治

张晓红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想学、爱学、会学,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马克思主义信念,有较高思想觉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效益 主体 主导 实践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一门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可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学效率并不高,教师常常感到政治课越来越难教,学生也觉得政治课越来越没趣。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使思想政治课真正受学生欢迎,政治教师除提高自身的素质外,还必须切实根据学生的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谈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一些策略。

一、把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标及要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方向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以“把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服务社会”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课程。就教材的体系而言,教学的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七年级教材:培养高尚的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八年级教材:树立法制观念。九年级教材:了解国情、责任与理想。这三个年级的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这正是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内容,体现了其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师要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另外,在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的前提下,既要分析各册教材的特点和目标,也要合理而准确地制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这一双边活动,缺少了哪一个方面都不会完成教学任务。思想政治课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探究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现和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愿学、乐学、会学。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

教师“主导”贵在导,导即引导,引导就是引出学习的路子,为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铺路架桥。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暴露出一个弱点,就是以事论事,习惯于列举出感性事物以及事物的现象,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分析“我国频繁发生煤矿瓦斯爆炸引发矿难的根本原因”时,学生认为是“私营企业主见利忘义”,或是“私营企业主只顾眼前利益”等,学生所回答的观点仅仅从现象进行考虑,没有从本质上去挖掘。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见利忘义”“只顾眼前利益”的原因,不难发现,其实质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导致的。通过引导,使学生展开思想,通过推敲、比较、分析,找出解决回答问题的本质,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引导要做到引有方向、引有目的,让学生“悟”出真谛,才能敞开心扉,正确地获取知识,变“死学”为“活学”。

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德国教育家洪堡说过:“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热点和本身的思想认识,开展适度规模和范围的讨论、议论和辩论,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知识与实践并举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知、行教育的统一,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政治课教学中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走出小课堂,走进大社会。引导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挖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增长自己的才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开展辩论课、小品游戏课、调查走访课、模拟法庭课、知识竞赛课、观看影视课等方式,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例如,在讲完“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一节课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制定孝敬长辈的小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自己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长辈;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让父母写一份对你近期的行为评价,借此开展感恩教育。并让学生收看电视台的“德化人生”栏目。这就能消除对课堂上嘴讲道德、耳听道德,而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却不合乎道德标准这种现象的疑惑,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共鸣,追求公平正义,并强调他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四有新人”。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大胆地进行新的尝试,切实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另外,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教师的耐心等待和鼓励,只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友好合作,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一定能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思想政治课研究.

[3]思想政治课教学.

[4]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主导教学效益思想政治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