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2014-04-01 05:28郭彦遐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声部创造力想象力

郭彦遐

初中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初中音乐学科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音乐学科的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合作能启发思维、集聚力量、激发创作性,开阔视野、并能培养同情心、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学生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互助互惠能让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歌唱技巧,而且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大体来说音乐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音乐的感知能力包括很多,首先,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听觉,学生通过听一首歌曲,可以判断出音色、音调、音量等的特殊之处,能够判断出在演奏这首歌曲的时候用了哪几种乐器。其次,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判断真假音的转换、节奏的快慢等。

音乐的节奏不同、速度不同,就会带给人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音乐教育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感知、感受音乐。比如,在听韩红的《天路》的时候,这首歌高亢嘹亮,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辽阔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蜿蜒曲折的青藏铁路,一条连接西藏和其他地区的云梯,不禁从心里赞叹修建这条铁路的工人叔叔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强调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内容,而是应该多让学生聆听几遍,让他们在倾听中学会自我欣赏和感受,培养他们热爱音乐的兴趣,点燃他们热爱音乐的火花。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都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用一定的方法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自由驰骋,放飞心灵,在感受音乐美的时候,插上想象的翅膀,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的学生胆子小,需要教师多加鼓励,把他们的表现欲激发出来,敢于在众人面前进行表演。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小时候,在大人的鼓励下,很多人都能勇敢地表现自己,喜欢在众人面前表演,获得掌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尤其是学生知道要面子之后,反而变得害羞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与引导和鼓励,在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要多加鼓励和赞美,及时寻找出学生发言中的可取之处,培养、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由于音乐具有多解性、抽象性、模糊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一些情景,运用幻灯、语言、场景设置或录像等形式,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享受音乐,使他们从流动着的音乐艺术中,能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加强他们的创造力。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无穷无尽的,一首歌曲也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表现形式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或者给歌曲配上相对应的舞蹈,让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自己所理解的音乐内容。教师在一旁及时捕捉住学生思维创造的火花,引领他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创造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创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说明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是动手实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

三、在合唱、合奏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音乐课“表演”领域中,合奏、合唱教学活动具有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群体意识的功能。在这一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还应通过合奏、合唱的教学及练习,使学生明白合作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与其他文化的联系性是音乐课人文性属性的集中表现,它涉及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各个方面。在合作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同时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表现自己的优点。只有将自己的闪光点与别人的闪光点交合在一块,才能奏出一曲和谐优美的乐章。

在合奏、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演唱、演奏形式做出不同的表演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演唱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好歌曲的情绪,分声部时,首先对各声部的音乐表现要素提出严格的要求,使每个声部成为一个独立的表演整体。其次,各声部间要默契配合、通力合作,对音乐作品做出尽可能完美的诠释。

四、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

一首优美的歌曲的演唱成功是需多方面配合的,要想唱好一首歌,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关键,如果发声的部位不正确,很容易一会儿嗓子就嘶哑了,只有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发声,学生才能轻松自然地把歌曲唱出来。音乐教师在教给学生发声的时候,要一点点地带唱,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对于难以学习的部位,要反复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愿意继续学下去。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研究,充分考虑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去争辩、去讨论、去创造、去实践。那么,音乐课再也不会是呆板的教唱课,一定会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声部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打开新的想象力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