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

2014-04-01 05:28边爱营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趣味性体育锻炼师生关系

边爱营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从而为教师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专注于教法的改革,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广大教育者对体育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新课改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是从认知角度与情感角度的综合考虑,更加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性。只有二者的共同参与,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现积极情感的正迁移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所任教学科的态度。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那么学生自然会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体育学科上来。相反如果师生关系对立紧张,学生不喜欢甚至是讨厌教师,他们又怎么会对体育学科产生兴趣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实现学生对教师积极情感的正迁移。

1.平等民主。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同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一起来展开体育锻炼。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压制与命令,要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体,体现教学的民主性,要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良好关系。

2.和谐融洽。教师要从幕后走向台前,多与学生进行一些直接接触,这是体育学科所特有的特征。教师不要远远地只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动作,而是要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动作要领与运动技巧,这不仅利于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而且在师生间展开了一次直接的情感交流,这样更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关注

多媒体的运用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更多趣味因素,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课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与形象性,这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多媒体集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于一体,可以将抽象枯燥的各种动作要领寓于形象直观的事物中,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这样更能给予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关注,使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抽象的理论与直观的动作间建立直接联系,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各动作技术要领。在室内上课时,我们可以将所要讲解的体育知识制作成一段段精彩的视频,以照片、视频等来综合呈现,让学生来欣赏一段段画面逼真、音乐动听的精彩视频。这样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封闭式教学,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形象性,用初中生所喜欢的方式来传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种种不足,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富有活力与动力,备受学生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三、开展丰富的体育训练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机械的模仿只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枯燥感与厌倦感,而简单地认为体育学科就是机械地模仿一些动作,尤其是耐久跑、障碍跑等更是让学生望而生畏,认为体育课累、苦,而排斥体育活动。这是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变单一的训练为多样的活动,带给学生新、奇、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与主体性。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传递物品、闯迷宫等多种活动,集趣味性与活动性于一体,引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与环境中展开积极的训练,身心处于放松状态,这样更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动作,提高跑步速度。

四、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参与的动力

一个体育测试的分数并不能客观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的身体素养,反映学生的掌握水平。这只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之逐渐失去参与锻炼的激情。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的基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此我们应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评价,让学生看到成功,享受乐趣,激起学生更大的热情,真正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一是关注过程。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看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综合反映,如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动作掌握的准确性、动作的优美性、合作意识、互助精神等等,可以实施学分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纳入其中,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客观看待,长期坚持,必然能取得成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赏识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希望,而不是让他们沉浸在过去失败的阴影里。”我们要运用赏识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真实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内化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动力,使学生对体育锻炼形成持久稳定的兴趣,真正爱上体育锻炼,享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发展。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趣味性体育锻炼师生关系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