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与基本机制探析

2014-04-02 20:19白新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白新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将会沿着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依次展开。在三阶段依次展开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又是同时进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辩证统一体现为每一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中心任务,中心任务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在特定阶段的具体表现,不解决这些中心任务,生产力发展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中心任务的推移和转变意味着社会发展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逻辑进程的基本机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进程;基本机制;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2—0000—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及其基本机制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什么?其发展的基本机制是什么?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现代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最新成果,尝试给出解答。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有一些至今一直伴随的负面问题,尤其是经济腐败、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社会与精神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以腐败为例,从制度上看,治理与惩罚腐败的力度是不断加大的,而另一方面腐败却有不断向社会各领域渗透的趋势。建立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期望,我国的法律也正在不断完善,然而各种犯罪,尤其是经济犯罪却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及其基本机制没有足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就会始终被类似问题所困扰而无从解决。如果任由这些负面社会问题蔓延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从理论上破解这些难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机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结构可依此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在一般语境中,这三个层次又可以笼统地重新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这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结构的整体与宏观认识。如果我们把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用历史发展的前后逻辑顺序形式重新表述,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类社会发展将遵循三阶段依次展开而又同时进行的逻辑前进。具体说,人类社会发展从逻辑上说分三阶段:先从物质文明建设开始,实质就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或通常所说经济发展,其中心任务是解决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问题。第二阶段,即政治制度文明,主要包括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等,中心任务是从制度与体制上解决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问题。第三阶段是精神道德建设,这是人与人关系问题从经济与政治层面向精神道德层面的进一步展开。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即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问题为人与人的精神关系问题奠定基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机制是:第一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腐败、贫富两极分化等,不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阶段就不能进一步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同时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问题从发生学上说是派生于第一阶段的,其本质是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的。但当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到比较成熟时,它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完全还原为第一阶段的问题。第一、第二阶段的最终意义及其巩固都必须在精神道德上体现出来,否则便意味着没有发展到完成、成熟形态,这是由社会的有机统一性所决定的。没有精神道德的成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果也不能保障,其意义是不能充分体现出来的。第三阶段的完成同时意味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真正完成。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进程可概括如下。第一阶段是物质文明建设,主要是经济建设;第二阶段是政治文明建设,主要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第三阶段是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与道德建设。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也具有内在联系。民主与法制建设直接导向精神与道德的发展,精神与道德的发展也促进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这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发展的契机是环境保护、腐败的治理、贫富悬殊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作为一个群体的集体意识的不断觉醒(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成熟和完善等)等,这是由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的几个契机与条件,同时也是由第二阶段转向第三阶段的契机与条件。但真正转向第三阶段则以第二阶段发展的成熟为根本基础。以上三阶段依次展开,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同时并进的,这就是为什么第二阶段在适当时机就会超越第一阶段而“先行”展开的具体原因(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一个例证,即先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三个阶段虽然同时进行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侧重点,即每一个时期或阶段的中心任务不同,因此是依次展开。

社会发展三阶段依次递进但又同时进行的逻辑,既符合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又是由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实践从正反两面同时证明着的真理。理解了这一基本逻辑,我们就能够澄清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加深对许多问题的理解。

例如,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实力提高了,民主、法制、道德、贫富悬殊便会自然而然地解决。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的独立性,没有认识到民主政治建设、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文明、经济建设是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其他问题(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才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基础并不会直接、自然地产生相应的民主政治与思想道德,民主政治与思想道德是人们自觉建设的结果,而且它也会对物质基础发生反作用。民主不仅是手段,还是目的,具有独立的价值。民主政治与法制代表的文明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文明,它还会结出精神与道德的果实。民主法制建设是精神道德建设的直接基础和条件,经济建设与物质文明只是精神道德建设的物质条件和间接条件。精神道德建设既需要物质经济这个根本条件,也需要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这个直接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而且物质经济条件对于精神道德建设的基础意义要通过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才能体现出来。

又如,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现在还在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基本机制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有识之士从思想道德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批判与引导,以及实践领域的斗争,主要是普通民众与资本权贵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所有真、善、美的东西都必须借助于对假、恶、丑的不断揭露与批判才能不断被启示出来,这个机制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普遍适用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和谐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或者要消灭一切矛盾。和谐只是要利用矛盾、控制矛盾、充分发挥矛盾的统一性方面。包含矛盾的和谐,通过斗争获得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只有使各种矛盾处于合理的关系和秩序中,使矛盾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服务,才是真正的和谐。

再如,许多人相信,追求物质财富是生活的基本目的和行为的主要动机,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何看待这一悖论?一方面,唯物史观在生活中容易被庸俗化为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容易被曲解为只讲物不讲人,只讲物质不讲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少数人在物质财富方面几乎一夜暴富,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从精神生活方面说,有谁能够一夜暴富呢?其中一些人甚至终其一生在精神道德方面都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更有甚者,随着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一些人生活作风腐化堕落,精神道德一落千丈。这种现象充分说明,精神道德建设具有自身的逻辑,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逻辑进程的基本机制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逻辑进程的基本机制,也就是探讨从物质经济建设到政治制度建设,再到思想道德建设中一系列转变的必然性。让我们从一个理论假设开始。人类在物质匮乏问题彻底解决之后会怎样?从逻辑上说,答案只能有三种:一是堕落,最终走向灭亡;二是树立新的理想,从而使人生重新具有意义;第三种可能性是踏步不前,完全满足于物质享受这种状态。第三种可能性从原则上说是不能持久的,人类永远停止于某一发展状态是不可能的,因而第三种可能性从原则上可以排除。个别人会走第一条路,但绝大多数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第二条路。由堕落而走向灭亡的结果对于个别人也许会成为现实,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则是不可能的。因此,从理论上说,第二种可能(即树立新理想从而使人生重新具有意义)才是对人类普遍适用的现实可能性。所以在理论上我们只需考虑第二种可能性就可以了,即必须走第二条路,树立新的理想或目标(即不同于物质财富性质的理想或目标)。或许有人怀疑,为什么会一定转向另一条路呢?其必然性何在?答案是:如果没有新的理想或目标,生活的无聊、无意义就会成为中心问题(在物质匮乏问题彻底解决后),而解决生活意义问题的方向只能是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发展精神文化。在物质匮乏时代,生活的无意义问题还不会充分展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掩盖、被抑制,因为生活的中心问题是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问题,这个问题暂时使人生具有了意义。真正意义上的人生问题应该具有精神属性,只有在精神文化这一总体性与终极性人生目标之下,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才成为人生意义的体现。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个体生存斗争彻底停止之后,“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 633-634恩格斯这里所说的“真正人”就是超越了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而以追求精神文化为基本目标的人。这样的人是追求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人,是未来共产主义新人。

从物质生活资料匮乏问题彻底解决到转入下一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一个中介条件,即作为整体的人类已经认识到第一个问题已解决或不能继续进一步解决,从而必须转入下一个问题。由第一个问题(物质生活资料匮乏问题)转入第二个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机缘有两种,一是彻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自然转入第二个问题,二是没有完全解决第一问题时就由于环境问题的压迫,或由于精神道德危机而被迫转入第二个问题。以上两种机缘在现实生活中是同时存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机缘正在迅速出现。对于当代人类社会来说,第二种机缘已经明显显示出来,因为全球性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类的普遍关注,正在形成全球范围的共识,这意味着第一个问题有正在转换成第二个问题的趋势。事实上,如果人类永远像以往那样执着于第一个问题,则第二个问题永远不会到来,而第一个问题也不会完全解决。这是由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决定的。因为第一个问题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第二个问题的展开与解决。这个道理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道理是一样的,即生产力不可能完全离开生产关系单方面无限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地整体向前发展的。现实实践证明,人类不会等到第一个问题彻底解决,就需要转入第二个问题。这里所谓“彻底解决”,我们不能把它想象得太极端,例如在物质欲望病态膨胀前提下的彻底解决。人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转变意味着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甚至是更重要的一种进步,因为问题的转换说明我们的认识前进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高度,我们超越了过去的视野,世界观发生了根本变化,于是问题本身也就发生了推移变化。物质文明是基础,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在物质文明这个基础完全建立之后,才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是基础,主要是从逻辑关系上讲的,从现实实践角度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同时进行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提上日程。否则,物质文明建设就不能继续向前推进。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机制。

由物质文明向制度文明进而向精神文明转化的根本机制是由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的。一位经济学家曾说,“我始终坚信,在学术界发生的事情,对思想观念的发展和传播,以及最后对这些思想观念转变为现实,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15这个道理可以普遍化为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物质现实而没有精神现实,或只有精神现实而没有物质现实,社会便不能持久、深入发展下去。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已证明了这一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也在证明着这一原理。若想物质现实有一个持续深入的发展,精神现实也必须同步发展,反之亦然。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辩证统一,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进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只有精神现实达到一定高度,物质现实才能同样达于某种高度,反之亦然。从本质上看,社会进步具有整体性,物质和精神、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不可能长期地断裂、脱节。无论是在发展广度上还是在发展深度上,物质现实的发展与精神现实的发展同步或基本同步,整个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当精神现实非常原始、低级、落后、病态时,物质现实也会出现病态,甚至踏步不前。仅仅在物质现实上取得长久进步是不可能的。精神现实的重大进展迟早会引起物质现实的重大进展,反之亦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哲学基础。

物质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统一并非唯心主义,以上所说二者的统一,主要是从功能、相互作用角度说的。若从本原与第一性角度说,物质现实是更原始的,是第一性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从文明形态上说,政治文明具有相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独立性,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并列关系。但从动态发展角度说,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具有过渡性。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形成一种全民共识即统一的民主与法制思想意识。可见,物质经济、民主政治、思想道德这三个层次在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的。从社会现实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网络舆情、各种现代媒体,人们对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对腐败问题和贫富分化问题的集中关注,将成为由物质文明向制度文明,进而向精神文明转化的催化剂。逐渐在全社会形成共识、集体认识,这是社会运动的思想与精神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下一阶段的必然性及其唯物辩证法根据是:不解决精神道德、民主法制等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生产力、经济发展就不能继续深入进行下去。马克思主义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不变革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就不能巩固与发展时,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就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进一步发展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变成了当前阶段的中心任务。依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今后任务的本质内容是:通过民主政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并促进经济发展。无论是思想道德建设,还是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它们本质上都是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经济利益关系、政治权利关系、思想道德关系等。目前,虽然我们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经济发展作为手段的意义已经开始显露出来,对制度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在不断酝酿生长,这是社会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转入新阶段的基本动力。

解决道德与诚信危机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发了整个社会和精神文化的剧烈变动,道德与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例如,假冒伪劣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普遍社会现象。这种普遍性的假冒伪劣说明其根源很深,它与中国社会的整体体制、传统文化、社会导向有密切关系。如果我们从个人利益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说,假冒伪劣是对制度体制不完善、对社会不公正的一种负面反应形式,是通过钻制度与体制的空隙、通过人们对假冒伪劣的容忍,以谋取个人私利。但这种个人行为及其思想在现实中很快被传染滥用,成泛滥之势,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这种强烈的传染性暗示,假冒伪劣具有群体心理文化基础与传统体制根源。因此,只有铲除了滋生假冒伪劣的根源、土壤,才能消灭假冒伪劣。这就需要从体制与文化上下工夫,就要解决民主政治、法制法规、社会公正、思想文化导向等上层建筑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上层建筑问题不解决,假冒伪劣问题就解决不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会一直成为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战略判断”,是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基本矛盾。这个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生产力及经济形式与落后的社会体制及思想文化的矛盾。解决办法是改革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体制、民主与法制、思想文化、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现代化进程表现在经济层面上是建立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在政治层面上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过程,在思想层面上是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人民群众真正站到历史舞台中心的过程,是彻底告别封建主义的过程,也是不断扬弃资本主义民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责任编辑孙兵]

猜你喜欢
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西方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分析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我国公民参与行政的当前不足及对策建议
法治政府生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