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军人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4-04-03 09:22唐海波赵龙罗黄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回归方程消极军人

唐海波赵龙罗黄金

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即使在和平年代,他们同样面临着各类复杂的应激事件,研究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对部队生活的适应状况和出现的应激反应对于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军人能否尽快适应复杂的应激,早日融入部队环境与其认知模式、应对策略和个性特征等因素有关[1]。在这些因素中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军人适应能力和应激反应联系密切,研究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提高适应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2-3]。但是,也有研究支持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即社会支持通过影响应对方式等中间变量来对因变量产生作用[4]。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相反,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则会使得个体以比较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幻想等途径应对应激事件[5],且应对方式对适应不良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6]。本研究旨在探索社会支持影响军人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过程中,应对方式在其间所起到的作用,为了解军人心理卫生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规律,并指导军人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为我军某师野战部队官兵,采取随机抽样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7份。所有样本均为男性,平均(20.96±2.80)岁。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组织团体施测。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该量表由10个题项构成,采用3级评分,用以测量军人各种应激性症状,以往研究表明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适应情况使用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Gm)简化版,该量表有陈国民[8]等对MMPI附加量表中反应适应不良的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量表有16个题项,采用是否评分。社会支持使用姜乾金[9]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该量表有12个题项,采用7级评分,分为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个维度,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例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应对方式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9],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包括积极应对维度12条,消极应对维度8条,采用3级评分。

1.3 统计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录入采用Epidata 3.0,再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存在显著正相关,见表1。

2.2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之间的层次回归分析分别以两种应对方式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应对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以适应不良作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方式未进入回归方程,而加入消极应对方式后方程依然显著,根据温忠麟等人[10]对中介作用检验的程序可以认为消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适应不良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1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之间的相关(r)

2.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回归分析同样做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的回归检查,之后以应激反应作为因变量,分别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作为自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加入应对方式后回归方程不再显著,根据温忠麟等人对中介作用检验的程序可以认为两种应对方式均在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表2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适应不良之间的层次回归分析

表3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且社会支持对两种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显著,可以认为社会支持对军人应对方式有重要作用,缺乏社会支持将直接导致形成消极的应对方式,反之亦然。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适应不良、应激反应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且回归分析中社会支持对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的回归方程显著,说明社会支持可以负向预测适应不良和应激反应,即社会支持比较多的军人可能不容易产生适应问题,也有助于减轻军事应激反应的出现。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3,12],但是当加入应对方式为自变量后,社会支持对应激反应预测作用不显著,对适应不良问题依然具有影响,说明社会支持只能通过应对方式来影响军人面临复杂的应激事件后产生的应激反应,即验证了社会支持的缓冲器模型[13]。

此外,适应不良、应激反应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方程显著,说明应对方式对于适应问题和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军人使用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如求助、解决问题等将有助于其适应军旅生活,并对复杂的军事应激产生的反应也相对较小。本研究结果对于军人心理健康的干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为了让军人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军事应激,融入军旅生活,不仅组织可用资源对军人生活、训练进行关心支持,而且需要及时引导其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对不同的心理应激事件。日常训练中还应该注重对军人思想动态的关注,及时发现一些对训练消极懈怠的官兵,及时进行心理引导。

当然,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和性别全部为男生,因此,研究结论的推广价值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采用海陆空各类型大样本进行施测的实验结果将弥补本研究的不足。

[1] Sumer H C,Bilgic R,Sumer N,et al.Personally attributes as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for NCOs[J].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39(6):529-529

[2] 李兆申.现代军事应激与军人心理健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179-180

[3] Jennings B M,Loan L A,Heiner S L,et al.Soldiers`experiences with military health care[J].Mil Med,2005,170(12):999-1002

[4] 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54-656

[5] 孟小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应激强度的相关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杂志,2011,25(12):23-25

[6] 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杂志,2010,27(1):412-414

[7] 李权超,何英强,解亚宁,等.我军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的编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4):256-258

[8] 陈国民,李红梅,孟素平,等.普遍性适应不良量表的简化及信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8,17(12):1138-1139

[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109-115,122-123

[10]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1] Deluca,Antoinette.Burnout,coping,and intention to leave college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A cross-ethnic.perspective[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Section B: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2004,65(5):2607

[12] 徐正梅,李兆中,黄文,等.军演官兵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186-188

[13] Cohen S,Wills T A.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Psycho Bull,1985,98(2):310-357

猜你喜欢
回归方程消极军人
军人母亲
消极的后果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浅谈回归方程在煤质检验中应用时应注意问题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线性回归方程知识点剖析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让自己发光
5统计案例(回归分析及独立性检验)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