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诞生天才——读《卡尔·威特的教育》

2014-04-04 15:20
关键词:威特卡尔天赋

王 琦

(宜昌市二十一中,湖北宜昌 443002)

古今中外,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有关天才的故事,有的天赋秉异最后取得不凡的成就,有的同样才华横溢却最终沦为平民。为什么同被认为是天才,有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取,数年后成为声名大噪的人才,而有的人不思进取,总想靠着天赋吃饭,最后成了一个一无是处之人。是什么造成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卡尔威特的故事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1800年7月1日出生于德国萨勒河畔哈勒市洛赫小村的19世纪德国著名天才卡尔·威特,在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 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 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 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 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 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1]。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老卡尔把小卡尔长到14 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老卡尔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天赋对个人其实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天才最终能否有所成就,主要还是要看后天的教育方法。教育得当,再普通的孩子也有成为天才的一天,也能令人刮目相看,就像小卡尔;教育不当,就算是一开始再非凡出众的孩子,也只能成为“伤仲永”故事的又一个牺牲品。只有教育才是决定孩子成才的关键。

通过仔细阅读卡尔·威特的故事,不难发现,其中有四条经验是孩子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教育从幼儿开始

裁缝贝克尔的儿子从小就天资聪颖,不到一岁时就能开口说话并数数,不论教他什么,学一遍就会了。当时人人都说他将来一定是一个成就非凡的天才。可当老卡尔劝贝克尔送儿子上学时,他却把老卡尔的话当成了耳旁风,结果,那么机灵聪慧的孩子,到了最后还是和他的父亲一样成了一个平凡的裁缝。如果老贝克尔能早早就看到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可能儿子的一生都会逆转。我们必须明白早期的教育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正如老卡尔一样,尽管儿子从小就有一些令人不满意地方,但是他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塑造儿子的机会,因为他深知早期教育远比天赋更加重要。正如爱尔维修所说的一句话“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或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二、绝不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老卡尔在教育儿子时从不系统性的教给儿子任何知识,相反他总是先想方设法唤起儿子的兴趣,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教育。在小卡尔没有地理方面的知识,无法理解地图的概念时,老卡尔就带他到周围的村庄散步,叫他观察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的走向、森林的分布等等;为了培养卡尔对天文的兴趣,老卡尔就让儿子看了很多神话书,并带他去天文台,用望远镜观看天体。他还和一些天文爱好者交朋友,他们告诉卡尔天文学多么奇妙,鼓励他好好学习,仔细钻研,他甚至还拜托贵族塞肯德罗夫伯爵教他天文学。卡尔从小就在充满乐趣的状态中学习,没有超过他的理解范围,没有打击他的兴趣。其实,当代很多人都知道将教育融入玩乐中的方法,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甚少。当我们慢慢被各种考试,各种分数无情的压迫时,这些方法都只能一退再退,直到后来可能就被人遗忘了。灌输式的教育就像给树浇水,如果只浇树叶,没有浇及根部,树木就完全不可能吸收到水分,孩子如果只被被动的灌输知识,做不到深入理解,最后只能沦为知识接收器。

三、用夸奖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一次一个老朋友去卡尔家做客。他看见卡尔正在用蓝色画笔画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东西。当他知道卡尔在画苹果时,便劝老卡尔告诉孩子苹果应该是红色的。而老卡尔却认为儿子画的很好。儿子既然有想象力,那为什么一定要去打破呢?也许孩子长大后真的能栽培出蓝色的苹果呢。现在苹果的颜色等他吃的时候自然就会明白。卡尔小时候总爱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老卡尔也从不去打扰他,相反还会夸奖他的好奇与细心。对于孩子的任何一点兴趣,老卡尔都很有耐心,并小心翼翼的保护,还会加以正确的引导。因为老卡尔明白父母的夸奖可以激发孩子无限的可能,把他们引入知识的殿堂,孩子的进步也会更快。在21世纪的今天,夸奖也已经成为人们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夸奖的教育过程中,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加深,自信增强。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夸奖的技巧,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越早夸奖越好,因为孩子越小,夸奖就越容易,效果也越好。并且要注意夸奖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情感。只有从正面强化孩子的行为,夸奖的意义才会显现出来。

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老卡尔的朋友发现自己的儿子恩特斯上学迟到后教训他,可恩特斯却毫不在意,还出言不逊顶撞父亲称没什么大不了。父亲十分生气斥责儿子说从小就这样不守时遵约,将来便不会有人再信任他。可恩特斯却反驳说:“你可能忘了,你好几次答应我要带我去海边,可是到现在你一次都没有带我去过。”“那是因为我工作太忙,这一段时间有很多会议……”父亲无言以对了。父母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和孩子的约定,可如果总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心里必然会觉得守时不是父母说的那么重要,因为他们自己都没做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了影响。他们在不停地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现在有的父母想管制孩子随意玩手机的情况,自己却又总是不分场合的拿手机出来摆弄,试想这样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孩子的良好习惯呢。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无论事情大小都认真完成,才有可能做好孩子的表率。

[1]赵建译.卡尔·威特的教育[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威特卡尔天赋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卡尔几岁
再论卡尔董詹巴南喀石雕像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我有数学天赋吗
邻居家被盗
长颈鹿的叫声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