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2014-04-04 15:20刘行健
关键词:动感车身比例

刘行健

(华夏学院 汽车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223)

提到汽车,大家第一印象往往都会集中于法拉利、兰博基尼、奔驰、保时捷等这样的世界级超跑上。它们不仅性能卓越,集成了当代汽车工程最尖端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们对汽车车身设计中的美学也十分看重。广大的汽车消费者并不全是汽车工程专业毕业的,他们也许对汽车宣传中的各项数据并不发烧感冒,而倾向于对汽车车身的直观感受。所以一辆汽车的车身设计的美学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汽车的销量和影响力。

汽车车身设计中的美学并不是片面的,它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美学元素。有的人喜欢炫酷富有动感的汽车,有的人倾向于颜色鲜艳富有个性的汽车,还有人对车身的比例要求比较看重,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因人而异,但总结起来,这些美感都是来源于形式美法则。所谓形式美法则,笔者认为,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只是将我们对形式要素的追求进行了统一,例如色彩、线条、形体等。在汽车车身设计中,造型师们需要将车身结构的合理性与车身的形式美融合在一起,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一辆车结构完备,但缺乏美感,即使性能再好,也得不到大众的青睐;而一辆车造型美观,但是实用性不强,甚至存在设计上的缺陷,这样的汽车有时候我们会冠以“概念车”的名号,甚至认为这是厂商欺骗汽车消费者的行为。这就要求造型师要将两者的地位同等看重。结构是基础,美学是升华。那么,在车身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了解哪些形式美原则呢?

一、整体与局部的协调

车身设计时,各版块之间具有呼应、关联、秩序和规律性,从而给人以整体感,各个板块都是不可分割的。例如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翼子板、车灯、保险杠、顶盖和车窗都组合在一个整体之中,各司其职,不可被分割。整体感的设计使汽车层次分明,汽车的基本结构布局到所有零部件都延续连贯,无论是乘客还是驾驶员会明显感觉到一种秩序感。但是,一味的追求整体感又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张力,容易使人审美疲劳,因此,适当的加入一些渐变的元素能够赋予汽车车身一种鲜活的生命力。比如汽车造型中我们改变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等,内饰方面注意色调的冷暖,明暗等,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变化又不得不受到整体的制约,过度的变化又使得单个模块看上去脱离了汽车车身的整体,引起造型的参差不齐。在汽车造型中正是由于汽车各部分功能与形状的差异,存在许多重复、对比、呼应等等的形式才可以有机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统一整体,表现出一定的主题。

二、比例与尺寸

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曾经说过:“美感应完全站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之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比例关系非黄金分割比莫属了。良好的比例关系不仅仅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同样也会满足汽车消费者的审美观。早在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设计马车的时候就研究出了“周三径一,方五斜七”的比例关系原则。这种设计不仅延长了车的使用寿命,还使得车具有均衡的美学关系,给人以稳定安全的直观感受。确定了比例,我们便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合适的尺寸。如汽车外形的基本尺寸轴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的长度以及车本身中车窗与裙部高度,前、中、后三段长度等的比例等。

应当指出的是,汽车造型中的比例和各部尺度的确定并非出自固定的原则,而是根据汽车的性能、结构、工艺等经过汽车总布置确定下来的。为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造型师需要准确地把握好各个尺度,有时还需考虑到尺寸配合中存在的误差等。造型设计师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比例和尺度,而是在发现不合理的部分后及时调整好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使各部分的比例关系更加合理,免去汽车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

三、汽车色彩运用

根据各类色彩审美观的消费者来说,汽车车身的涂装,内饰的色彩设计等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色彩往往都是最先被注意到的。色彩甚至可以作为汽车的形象代言人,最著名的当属法拉利那充满激情的红,赢得了很多汽车爱好者的点赞。随着潮流的发展,车身的色彩也更加趋于多元化。有的公司甚至还推出了可随光线敏感程度变化而变化的涂漆,成为了该品牌的一大卖点。

在设计车身色彩的时候,设计师必须具备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例如可以利用自然界的生态元素作为素材,创造出和谐环保的颜色,既符合当下主流的环保主题,又不乏创意和趣味性。色彩的选择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观,所以也不能过于随意,设计的色彩要受到区域、宗教、交通安全和阶层的限制。例如黑色车往往被作为公务车的主色调,因为黑色被视为庄重,而灵车往往以白色为主,切忌深色。

色彩的多元化成为汽车车身设计的重要参考。当前的色彩基本上分为两类,即基本色和流行色。设计师们普遍在运用流行色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基本色。毕竟基本色,比如黑色,蓝色,白色等随时代的演变依然被大众奉为经典色彩,流行色则可能伴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有时候综合两类色彩使用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对称与均衡

汽车的造型一般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往往会蕴含着对称与均衡。美学中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

(1)对称。很好理解,对称就是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车身的设计中,车身整体往往符合轴对称,轮毂则符合中心对称,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安稳和平衡。造型对称的产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广泛,不仅仅是汽车,一些结构复杂的产品也可以运用对称从而形成一定的秩序、条理,例如汽车发动机的V 型和水平对置型,其目的也是为了均匀地做功。

(2)均衡。根据阿英《叙记》记载:“图案的形式,大都左右对称,上下均衡,或四面都采用均衡的形式。”美学中认为,均衡比对称涵盖的意义更为广泛,均衡表现为等量不等形、等形不等量、不等量不等形及等量等形(对称)几种形式,可以说对称是一种特殊的均衡。就汽车造型而言,强调对称与均衡,不仅仅出于安全考虑,有时也是出于人们对汽车美的追求。

五、动感

所谓动感是指人所看到的形象用于运动形态下的物体或生物形态来表现活力,调动观者的感觉与联想来体现运动感。轻和快是一切高速交通工具的特点,因此在对汽车车身设计的时候要强调动感。富有动感的车身往往使人眼前一亮,激发出人们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动感的设计通常也是跑车必备的元素。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使车身富有动感的方法有:一是使车身的线条与表面平滑顺畅。这样做可以防止棱角的产生,不至于使车身显得突兀,从而给人以柔和感。二是使整车的底盘低矮。这样做可以减小迎风面积,从而减小风阻,使汽车加速更方便。诸如迈凯轮P1,兰博基尼LP700 等超级跑车往往极其注重该因素。三是采用仿生学设计车身。动物在于自然界的抗争中往往进化出矫健迅猛的身形,方便动物逃生或是追捕猎物。汽车造型中同样可以借鉴。比方说保时捷在设计中借鉴了甲壳虫的外形,整车看起来精致而富有活力。

六、结语

汽车车身的设计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汽车车身设计的目的是结合科技和美学去吸引和打动汽车消费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这就要求造型师们要以汽车理论知识为基础,在设计中多一些形式美的研究和运用,同时不断创新,要紧跟潮流的步伐,随时满足不同人不同审美观的需求。一位合格的汽车造型设计师会不断享受美学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创造出科技感十足而不乏魅力的全新车型。

[1]王惠军.汽车造型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唐新蓬.汽车总体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羊拯民,高玉华.汽车车身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动感车身比例
姑苏城内话车身
人体比例知多少
动感“燃烧卡路里”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
卡板在车身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车身塑料件的焊接修复方法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