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羽毛球主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4-04-04 15:20王春保
关键词:三峡羽毛球学院

王春保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可以说是一项群众参与度极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几乎可以和国球乒乓球相提并论,我国是羽毛球大国,同时也是羽毛球球强国。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开展得十分普及,是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作为专业院校的体育学院,在我国的许多体育学院都开设有羽毛球主项课,而且学生选课的积极性很高。由于羽毛球运动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社会对羽毛球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所以深受体育学院学生的喜爱。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从2004 级学生开始开设羽毛球主项课,经过十年的摸索与发展,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羽毛球专业毕业学生。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就羽毛球主项课教学而言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羽毛球主项课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时数的安排与分配是否科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否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羽毛球专业教学的现状如何,羽毛球主项课教学今后如何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讨。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羽毛球主项课教学经验,对三峡大学羽毛球主项课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根据羽毛球主项课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我校羽毛球主项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2004 级至2013 级共计10 个年级的羽毛球主项班。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羽毛球教学的相关文献和相关教学书籍,对三峡大学羽毛球主项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是访谈法。通过对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教学管理领导、羽毛球主项课授课专业教师的走访,对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三是逻辑推理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的逻辑分析,通过推理对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二、结果与分析

1.羽毛球主项课是学生选课的热门专业课

羽毛球主项课由于学生喜爱、就业前景好等因素,多年来一直成为体育学院学生学习专项技术选课的热门。2004 级体育学院开设羽毛球主项课,当时仅有11 人选择了该主项课,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选课的人数直线攀升,最多时几乎占到年级人数的三分之一,2011 级、2012 级因选课人数过多体育学院在一个年级被迫开设了两个羽毛球主项班。

2.羽毛球主项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前景好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开展得十分普及,热爱羽毛球运动的群体很大,羽毛球场馆如雨后春笋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社会对羽毛球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旺盛,而且就业十分灵活。大型国企单位、社区辅导员、羽毛球教师、羽毛球教练等为羽毛球专业学生提供了选择余地较大的就业机会。

3.羽毛球主项课教学时数少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的羽毛球主项课教学时数分配为224学时,分6 到7 个学期完成,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选课,平均每学期32 学时,每周一次课。由于学生在学习羽毛球运动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专项能力较差,再加之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学习难度大,所以教学时数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4.重技术轻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

羽毛球主项课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在教学时数分配上,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理论课的教学学时仅占总学时的6%。有些教师更是忽略理论课的教学,除了讲授羽毛球规则理论外,对羽毛球其他相关理论几乎都不讲。

5.专业教师匮乏,教师队伍老龄化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共有4 名专业教师从事羽毛球课的教学任务,其中有2 名教师从事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工作。教师的平均年龄在50 岁以上,严重老年化。而且教师几乎都是改行的羽毛球专职教师,没有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羽毛球教师,严重制约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水平。

6.场地严重匮乏,不能满足羽毛球教学

三峡大学共计有羽毛球教学场地36 片,其中16 片是室内场地20 片是室外场地,且室内有8 片场地是非标准场地。由于羽毛球主项课属于小项目,不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重点发展室内5 人制足球运动,所以,学校把有8 片标准羽毛球场地的大学生体育馆长期用于室内5 人制足球的训练和比赛,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仅能在8 个非标准场地的馆内上课,而且学生和教职工的羽毛球业余锻炼也挤在同一个馆内,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羽毛球主项课的正常教学,更谈不上其他的相关活动了。

7.教学模式僵化,评价体系不完善

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总结与完善,虽然克服了传统模式的呆板,但是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我校羽毛球主项学生学习的科学合理的最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最优化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主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水平。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好的体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对专项技术水平的追求。

8.羽毛球赛事少,不利学生实战能力培养

从2004年我校开设羽毛球主项课以来,学生对外交流参加比赛的机会几乎没有。2004年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我校举办,我校也没有组织学生队伍参加比赛。仅仅在2002年组织了2 名学生参加了一次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以后仅有2 名学生自费参加过一次湖北省大学生羽毛球比赛。校内的羽毛球赛事也比较少,仅在这两年开始组织体育学院杯羽毛球比赛。学生如果要得到锻炼,也只能参加由地方政府组织的羽毛球相关比赛,但学生能参加的比赛少之又少。即使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的羽毛球比赛,也不能弥补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第一,羽毛球主项课是三峡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热选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羽毛球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比较乐观。第二,羽毛球专业教师严重匮乏与羽毛球教学标准场地的严重不足,不利于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对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影响较大。第三,羽毛球主项课教学时数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理论课与实践课授课学时比例不合理,严重制约羽毛球主项课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第四,学生对外交流参加羽毛球比赛少,校内羽毛球比赛赛事缺少,学生担任羽毛球裁判机会少,不利于主项班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与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2.对策

第一,改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加大对羽毛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改变学校领导的观念,争取学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的重视,进一步提高学校和学院对羽毛球主项课教学的重视程度。

第二,加快羽毛球场馆建设,改善羽毛球教学硬件。一分重视一分投入,在争取领导重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羽毛球运动的投入,特别是羽毛球室内场馆的建设,积极寻求多渠道的合作方式改善我校羽毛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硬件设施。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尽快引进高水平专业教师。对现有教师的提升教育应该落实到实处,寻求多渠道的教师聘任制度,引进高水平的社会羽毛球教师、教练来校进行羽毛球主项课的教学。

第四,加大经费投入,组织学生对外参赛交流。对羽毛球运动的经费投入要加大,成立组建校级羽毛球运动队,进行常年训练,多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湖北省的大学生羽毛球比赛,大力组织校内的羽毛球相关赛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对外和内部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第五,重视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利用校内资源多办羽毛球赛事。重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利用校内的资源和优势,把羽毛球赛事尽可能多地引导到学校举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赛、裁判和观摩的机会。

[1]王宏俊.辽宁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期刊网博硕论文,2006(8).

[2]许弟群.重庆市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中国期刊网博硕论文,2010(5).

[3]董 俊.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刘家辉,张 弛.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教学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2011(6).

[5]刘家成.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

猜你喜欢
三峡羽毛球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羽毛球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春到三峡
学院掠影
羽毛球PK赛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