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调营卫化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撷菁

2014-04-05 17:22李小娟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沈阳110032
陕西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五物营卫脉络

刘 鹏 李小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级研究生(沈阳 110032)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诊断后10年内经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1]。其发病隐匿,易被忽视,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DPN属我国传统医学中“消渴”、“痿证”、“痛痹”、“血痹”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乃消渴病发病日久,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气血痹阻脉络,脉络阻滞,营卫气血不能达于周身,四末失于濡养。临床上多表现为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证见:双侧肢体对称性感觉异常,伴麻木、针刺感、灼热。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初期可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亢进,后期可出现肌张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吾师李小娟教授系全国著名老中医马智教授学术继承人,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并在络病学基础上提出以调营卫,化痰瘀为原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笔者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介绍如下。

1 以营卫不和论病因 《素问·痹论篇》云: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故不仁由经络不通,营卫之行涩形成;由《内经》中可论痹症的原因:营卫不和与风寒湿气相合,强调自身营卫失调,气机紊乱,复受外邪,即两气相宜才能发展成为各种痹症[2]。吾师认为消渴患者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为燥热所伤,水谷精气不能散布周身,下元不固精微外泄,则营卫气虚,脏腑气机不利,脉络不通,营卫之行涩所致。结合现代络病学说:脉络是实现气血灌注、濡养润滑经筋、经气循环、通达营卫等经络功能的基本单位。营卫不和可致络脉瘀阻或绌急;脉络不通,则四末不荣,则发为本病。故吾师认为本病病位在脉络,涉及肺肾脾等脏且营卫不和是本病致病之本。

2 以痰瘀论病机演变 DPN患者为消渴发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情迁延难愈,久病则可入络,血脉瘀滞。曾有医家认为阴亏是发生DPN的关键;血痹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气虚是迁延不愈的症结;阳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4]。营卫不和,或热盛感外邪,脏腑功能失调,脾失运化,湿从中生,湿蕴成热,湿热互结成痰,痰阻络道;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郁则痰凝,气滞则血瘀,痰瘀互结于络;五志过极化火,火盛炼津为痰,痰阻脉络;或热盛耗及真阴,致肝肾阴虚,阴虚血燥,运行不畅,或热盛迫血妄行发为瘀血则脉络瘀滞;阴损及阳,阳虚则寒凝,血凝于脉络、阳虚水停为痰饮,痹阻气机,易与瘀血相搏结。由此可见在营卫不和、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基础上,痰浊血瘀、络脉瘀阻遍布全身,渐成“症瘕”瘀阻脉络,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则发为本病,痰瘀贯穿本病发展的始终。

3 以化痰瘀调营卫论治DNP 吾师认为营卫不和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本,痰瘀为标;吾师认为DPN由消渴日久,久病必虚、久病营卫之行涩、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阻脉络,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从西医讲DPN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种研究表明,代谢异常、血管损害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提出以化痰瘀、调和营卫为治则,并提出以寒热为纲,虚实为要的辨证思想。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加以加减;阳虚寒凝者较多见,配合当归四逆汤或乌头汤加减;气虚发热者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者加疏肝解郁之品,又因心布于表,可予黄连、淡竹叶、白茅根等清泻心火之品。脾虚湿盛化热者,予参苓白术散之类,健脾化湿,湿去热自除;痰热内阻者予黄连温胆汤加减;疼痛明显且寒热偏性不强者可加用活络效灵丹以行气止痛。

典型病例 王某,男,59岁。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刺痛,自觉发凉,伴有腰膝酸软、自汗,遇劳麻木加重,入冬后麻凉加剧,入夜更甚,夜寐差;经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示:双下肢膝腱反射减退、浅表感觉减退。舌质黯红,舌体瘦薄少苔边有齿痕,脉沉细。测空腹血糖12.5mmol/L,餐后2h血糖17、5mmol/L,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血痹”之症。治疗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中药予通阳益气,和营通痹之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g,丹参25g,细辛3g,川芎6g,白芍、当归、桂枝、通草、乳香、没药各15g,牛膝、狗脊、续断、杜仲、寄生、生地、路路通、百合、威灵仙各20g,7剂,1d1剂,水煎服(加大枣3枚,姜3片,桂枝、细辛、乳香、没药后下),分3次服。

二诊:患者双下肢麻凉疼痛、腰膝酸软明显减轻,仍觉汗出,夜寐差,上方加酸枣仁15g,生龙骨、煅牡蛎各30g,继服7剂。

三诊:患者自诉双下肢麻凉疼痛消失,余症状明显缓解,上方去乳香、没药、川芎,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

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血痹阴阳具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阴阳俱微是机体营卫气血不和,阳气亏虚;尺中小紧,是营卫之行涩,脉络瘀滞的表现。其病机是营卫不和、气血阴阳不足,经脉痹阻不畅;病案中患者消渴日久,气血不足、阴损及阳,内生寒邪痹阻,致营卫行涩则皮肤不荣,故不仁,寒为阴邪性趋下故见双下肢麻木;故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本方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和营理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五药相合,温、补、通、调并用,共奏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效[5]。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氧自由基、增加机体免疫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改善微循环等多种作用,尚能抑制醛糖还原酶,对神经细胞代谢、核酸代谢具有良好调节作用[6]。本方中加活络效灵丹行以气化瘀止痛;当归四逆汤加强温阳通脉;全方体现调和营卫、化瘀止痛之效。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9.

[2]程士德.素问注释汇萃[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

[3]樊圉华,杨干卿.疏血通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45.

[4]李玫玫.糖尿病神经病变[J].医学综述,2006,12(16):997-998.

[5]陈忠明,王国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消渴血痹68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5):233-234.

[6]李国永,贾锐馨,吕秀芹,等.大剂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J].陕西中医,2011,32(5):550-551.

猜你喜欢
五物营卫脉络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以“营卫气化”病机观论治皮肤病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四虫五物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