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26例观察

2014-04-05 19:49李士夫赵志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挑刺超短波肩峰

李士夫,李 静,赵志海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401320)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是由内尔(Neer)于1972年首先提出[1],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通道狭窄,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肩袖软组织结构被挤压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而受到反复的、微小的撞击和拉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影响睡眠,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用挑刺疗法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26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8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个月;右肩l6例,左肩8例;I、Ⅱ期24例,Ⅲ期2例;X线片显示15例肩峰—肱骨头间隙减小,6例肱骨大结节上方密度增高,4例可见冈上肌腱钙化灶,1例肩峰骨赘;MRI显示肩峰前端下方低信号区增大,肩峰下滑囊积液。

诊断标准:肩关节疼痛,部位在肩峰前外侧,肩抬起困难或疼痛,疼痛弧试验阳性。内尔(Neer)征阳性,霍金斯(Hawkins)征阳性,肩峰下封闭试验阳性[2],患臂肌力均正常,排除冻结肩。

2 治疗方法

挑刺:取肩髑、肩髎、肩贞、肩柱骨、局部阿是穴,配合以痛为腧。挑刺部位确定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治点,右手持三棱针,将针刺入穴点的皮肤纵行挑破0.1~0.2cm,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物数根,以挑尽为止。每2天1次,2周为一疗程。

超短波治疗:患者采用仰卧位,用上海医疗器械高技术公司生产的LDT·CD31型落地式超短波治疗仪,频率50Hz、波长7.2m、电流强度8O~100mA,将两片电极分别置于肩关节前后两面,用松紧带固定,输出导线保持平行,投照20min,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康复锻炼:肘、腕关节和手的钟摆运动。治疗中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肩关节各个方向的被动活动,增强肩胛骨的稳定性和三角肌的力量。

3 疗效标准[3]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撞击试验阴性,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肩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撞击试验阴性,随访1年肩部过度外展活动稍有疼痛。好转:肩部疼痛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撞击试验阴性,随访1年肩部时有疼痛。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0例治疗2个疗程,6例治疗3个疗程。

5 讨 论

肩峰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外展运动时,肱骨头及大结节反复撞击肩峰前缘及肩峰下结构,使局部骨质增生及硬化、肩峰下滑囊受挤压,造成肩部疼痛、肩无力及活动受限。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少的常见原因有钩形肩峰、肩峰下骨赘形成和肩锁关节骨性增生。原因是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少并与冈上肌腱的反复摩擦。这一病理过程使肩周疼痛、肩外展出现疼痛弧和活动范围受限,也使在肩峰下滑动的冈上肌腱产生炎性变甚至肌腱撕裂。由于发病初期多为冈上肌腱的充血和水肿,病理变化是可逆的,因此,多数肩峰撞击征患者都有保守治疗机会[4]。挑刺法由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超短波疗法是在超短波的作用下,小血管尤其深部毛细血管可持久性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流速度增加、有利于水肿的消散、代谢废物、炎症产物、致痛物质和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消除。超短波可抑制感觉神经的传导,因而达到镇痛的效果。在中小剂量超短波的作用下,吞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细胞能力增强,白细胞干扰素效价升高,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从而达到治愈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目的。

[1]崔卫国,张志刚,陈德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0(4):397-401.

[2]戴祝,华英汇,陈世益,等.原发性冻结肩与肩峰撞击征的鉴别诊断及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50-52.

[3]郑若昆.肩峰撞击征23例治疗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8(6):493.

[4]傅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等.肩峰撞击征合并肩袖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9):817-819.

猜你喜欢
挑刺超短波肩峰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超短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机载超短波电台邻道干扰减敏特性建模与评估
航空超短波通信链路余量分析系统设计
挑刺儿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