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

  • 肱骨大结节骨折畸形愈合肩峰撞击症的治疗
    节高于正常位置,肩峰与畸形愈合的肱骨大结节之间距离变小,肱骨头相对高度变小,肩关节外展时会产生肱骨大结节与肩峰的撞击,而产生相应的撞击综合征临床表现[1]。2018年6月—2022年10月本科采取肩峰及大结节成形术加双排铆钉重建肩袖止点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畸形愈合后肩峰撞击患者17 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8年6月—2022年10月在本科采取肩峰及大结节成形术加带线铆钉重建肩袖止点治疗17 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移位畸形愈合肩峰撞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3年24期2024-01-02

  •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肩峰下骨溶解的相关因素与不良影响的研究
    多并发症,如发生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峰下骨溶解、肩袖损伤、术后疼痛、异物感、活动受限、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松动断裂等[4-6]。肩峰下骨溶解是锁骨钩钢板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峰下骨溶解的发生率可达38.5%[7],不仅会导致肩关节持续性疼痛以及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下降[5,8],而且应力过于集中甚至会造成钩端移位、脱钩以及钢板周围骨折[9-10]。目前对肩峰下骨溶解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缺乏对取出锁骨钩钢板后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等影响的研究。本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6期2023-06-28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和MSCT对比研究
    10004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占肩痛患者的44.00%~65.00%,主要由肩关节退变、功能及机械性等多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小,进一步导致肩峰下结构的退变、损伤或撕裂等,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病史、症状及查体,因影像学检查能进行客观测量,而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2]。X线检查较早应用于临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期2023-01-10

  • 早期肩峰撞击综合征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王 波,王 昊肩峰撞击综合征由Neer[1]于1972年首先提出:由于肩峰下间隙狭窄(正常范围为1.0~1.5 cm),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旋时,肩袖与肩峰的前三分之一,喙肩韧带的前边缘和下表面以及肩锁关节反复撞击磨损从而导致肩外侧缘的疼痛。Ellman和Kay[2]于1987年首先报道了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的相关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中。然而,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关节镜

    武警医学 2022年10期2022-11-03

  • MRI 测量肩峰角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于1972年提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的概念,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肩袖退变甚至撕裂。肩峰形态分扁平型,钩型及弯曲型[2],与SIS关系密切,钩型肩峰最易引起SIS。但依靠影像诊断医师由MR图像中获得肩峰形态并不可靠,不同影像诊断医师所得结果并不全部一致。肩峰指数、临界肩胛角越大,肩袖损伤越易发生[3]。二者都与肩峰长度相关,可评估肩峰侧向延伸[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2022-09-16

  • 磁共振成像影像指标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安7100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AIS)是指患者肩关节进行过顶运动或者外展运动时,喙肩弓受到肩袖和肩峰下滑囊撞击、摩擦等导致肌腱炎、肌肉撕裂、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1]。SAIS是造成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占肩痛患者的50% ~70%[2]。因此,肩峰下撞击征的早期精准诊断对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预后至关重要。目前肩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9-05

  • 肩峰截面积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相关性的MRI分析
    伤超过30%,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SIS)直接相关,SIS的形成与肩峰、喙突以及关节盂解剖形态的改变高度相关[2~4]。大多数解剖学的研究关注肩峰形态学不同分类,如平直、曲面状、钩状或凸面状[2~5]。然而,形态学分型并不能反映肩峰骨质肥大的变化,如骨赘和骨刺的不断改变,肩峰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形,肩峰表面的轴线、径线也无法确定[6]。因此,为了评估肩峰骨质肥大的变化,提出一项新的形态学参数—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6期2022-08-16

  • 磁共振测量肩峰相关角度对SAIS的诊断价值
    ,李 博,徐 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SAIS) 是肩关节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以肩关节疼痛为主诉病人的44%~65%[1-2],与其他骨科疾病相比,肩痛对社会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3],给医疗保健和社会带来了高昂的成本[4]。而肩峰的形态被认为是肩峰下疾病的主要原因[5-6]。Neer[7- 9]认为肩峰形态异常是造成肩部撞击的主要原因,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Bigliani[9],他根据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7期2022-08-04

  •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线结撞击导致肩峰下骨溶解1例报告
    撕裂、关节黏连、肩峰下滑囊炎等[3-5]。临床上也有相关报告提示,线结撞击导致的肩峰下骨溶解也是肩袖修复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之一[6]。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骨科收治了1例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线结撞击导致肩峰下骨溶解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61岁女性患者,既往2型糖尿病史,因“右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于2021年5月第一次住院就诊。入院前1年因抬举重物时不慎拉伤致右肩关节疼痛,后逐渐出现右肩关节活动受限。入院时查体:右侧大结节区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6期2022-06-29

  • 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李阳 王术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发病后易产生肩峰下滑囊炎及继发肩袖损伤等一系列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引发关节疼痛的重要因素。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其能够有效探查和处理盂肱关节情况,在当前已经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重要方式。有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实行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尽快恢复[1]。本文针对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9期2021-11-11

  •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汪群力,程翰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可导致患者肩功能障碍、疼痛、活动受限,其中Ⅱ型是较为常见且病情较严重的类型。目前,常采用肩关节镜下前肩峰成形术治疗SAIS,因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如何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仍然是临床上关注的热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采用肩关节镜下常规和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60例Ⅱ型SAIS患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4期2021-08-20

  • 肩峰指数与肩关节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关节疾病,尤其是肩峰形态的改变,然而肩峰形态与肩关节疾病的关系目前仍然有广泛的争议,评估肩峰解剖和形态学的方法有很多,诸如肩峰指数 ( acromion index,AI ),临界肩角 ( critical shoulder angle,CSA ) 等,有学者将提出肩峰指数的概念,被认为是预测肩关节疾病尤其是肩袖损伤具有判别性的指标[1]。然而随着对肩峰指数研究的深入,争议也越来越多,因此,回顾有关肩峰指数的相关文献,讨论有关肩峰指数的争议,对于更好的理解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1年5期2021-05-29

  •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对SIS的阳性率分析
    、外展活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症状,以活动障碍及慢性肩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以来,临床怀疑肩关节撞击的患者,常规取肩关节正位及穿胸为,但是上述常规肩关节摄片对肩峰下间隙、锁骨肩峰端形态及肩关节退变的观察阳性率较低,临床意义不大[1],而MIR可以对临床提供较高质量的诊断依据,但因设备成本及检查费用等问题,在基层医疗单位较难普及。对于有MIR禁忌证的患者也无法进行相应的检查。故本文中将以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SIS患者3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2021-05-13

  • 3.0T磁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影响分析
    共振多平面成像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择同期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3.0T超导型核磁机进行肩关节多平面成像,分析并判断MRI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肩峰与肱骨不同距离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40%的肩峰表现为Ⅲ型肩峰;对照组Ⅰ型、Ⅱ型肩峰发生率比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4期2021-03-19

  • 1.5T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比较
    102400)肩峰下肩袖被撞击部位在长期负重作用影响下,形态上会出现改变或被撞击部位出现结构异常,出现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患者出现肩部活动受限、疼痛、肩袖损伤和撕裂、无菌性炎症等症状,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患者症状类似于肩周炎,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骨关节的结构、病变组织等情况,且图像分辨率、对比度高;多层螺旋CT是对断层扫描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得到立体图像,可重现三维。1 资料和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期2021-03-09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及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有时会有肩痛。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在肩部疼痛中最常见的诊断之一,占整个肩部疼痛的75%。在游泳、排球、手球和需要长时间保持手臂在头顶位置上方的体力劳动的重复性架空运动中,其患病率尤其高(建筑工人,电工,美发师等)。肩峰撞击综合征是1972年Neer首先提出来的机械性撞击引起的肩袖肌腱的病理状态。肩痛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运动能力下降,以及出现生理健康问题。SIS患者治疗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3期2021-03-06

  •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2120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通道狭窄。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肩袖软组织与喙肩弓撞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由Neer[1]于1972年首先提出,并予以详细描述了相关损伤机制,是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肩关节X线检查常规投照体位很难发现肩峰形态变异、有无肩峰下骨赘形成等,也难以判断肩袖出口部位有无狭窄。本文对2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冈上肌出口位X线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2021-01-20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整合影像学诊断研究
    5107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又称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肩峰下间隙变窄,肩关节因解剖结构复杂或动力学原因在肩部上举、前屈、外展运动中,由于肱骨头及肩峰下间隙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之间发生反复撞击,被撞击部位结构发生异常,导致肩峰下组织发生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而引发的一种病理改变,以慢性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1]。研究[2]显示,肩峰解剖形态、最短肩肱间隙(AHI)和肩峰指数(AI)与 SIS存在一定相关性,是引发SIS和肩袖损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23期2021-01-14

  • 预防性肩峰成型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
    源性因素的则认为肩峰形状、骨刺形成等外在因素是造成肩袖肌腱损伤的风险因素[3-4]。大多数学者同意内外因素都会导肩袖损伤。无论哪种因素,当同时存在肩峰下骨赘与肩袖损伤时,肩峰成形术被认为是肩袖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研究报道称肩峰下表面突出的骨刺与肩袖撕裂有关。Kim等人报道,存在肩峰下突出骨刺的肩囊侧肩袖肌腱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关节侧肩袖肌腱损伤的发生率[5]。虽然肩峰撞击征的外在因素可能导至肩袖损伤甚至撕裂,但尚不清楚肩峰下表面突出的骨刺是肩袖撕损伤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0

  • 不同类型肩峰下骨赘对肩袖肌腱病关节镜治疗的影响
    性、肩袖肌腱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等[5],这些不同的诊断名称反映了目前肩袖肌腱病的发病原因未明。肩袖肌腱病是一个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外源性、内源性或二者的结合[6]。外源性因素是指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小、对滑囊侧肩袖产生压迫的因素,包括:肩峰下撞击、肩峰下骨赘、肩胛骨及肱骨动力学改变、肩胛肌功能异常等;内源性因素是指起源于肌腱、导致肩袖退行性变的因素,包括:肌腱血管病变、肌腱生理学改变、遗传易感性等。肩峰下骨赘是引起肩袖肌腱病的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2期2020-08-11

  • 肩峰成形术在肱骨干骨折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到由于部分患者的肩峰较长,或因患者过于肥胖、患肢肿胀等因素,导致术中肩关节内收困难,这些因素均会使得髓内钉入钉点受肩峰遮挡无法良好暴露而造成入钉困难。此外,术后主钉或近端锁定钉与肩峰发生撞击的病例时有报道。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用肱骨顺行髓内钉联合肩峰成形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16例;年龄27~68岁。按治疗方式的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1期2020-04-09

  • 肩峰下假体植入治疗巨大肩袖损伤或不可修复肩袖损伤研究进展
    肉严重脂肪浸润或肩峰-肱骨头间隙缩小(目前常见的MRCT或IRCT治疗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适当活动限制、康复理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局部封闭注射等保守治疗适用于对日常活动要求较低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有复发、病情恶化等风险[3]。手术治疗包括肩峰下清理术、肩峰成型术、肱二头肌长头腱离断或固定术、肩袖部分修复术、肩袖补片修复术、上关节囊重建术、肌腱转位术及反肩关节置换术等,但因MRCT或IRCT存在损伤巨大、肌腱回缩和手术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3-03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X线摄影方法及对比
    1630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1972年Neer首先提出,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可持续多年[1]。是由于肩关节特殊结构引起的运动过程中产生肩峰骨质相互之间撞击而产生的症候群,在肩关节上举、外展、内收等情况下症状明显,尤其在肩关节上举角度在60~120°之间会产生绞索、卡压等症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因主要由于肩关节的解剖原因和动力性原因[1],由于X线摄影的特殊体位可明确解剖异常,故在此对我院各种摄影方法进行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2019-12-08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 的表现及诊断
    2253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AIS)是指肩部在做前屈、内旋、外展等动作的时候,引起疼痛、功能受限等临床症候群总称[1];肩峰下间隙狭窄可引起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摩擦,导致肩峰下滑囊、肌腱袖无菌性炎症、撕裂及大结节局部骨囊性变,均可引起本症候群[2]。Neer 在1972 年首次提时间出本病。本文旨在解读SAIS 的MRI 的相关表现,来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早期风险预测,为临床提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3期2019-11-28

  •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同时行肩峰成形术手术前后肩峰形态学参数的差异
    孟宁 徐辰 张峻肩峰下撞击及肩袖损伤的根本病因仍然知之甚少。无论是对内在的肌腱退行性变的理论,还是外在的肩峰机械压力磨损的观点,仍有不同看法。但无论肩峰撞击征,还是肩袖损伤通常都需要手术治疗。Armstrong 等[1]第一个观察到肩峰撞击综合征中肩袖和肩峰的机械撞击。Neer 等[2]第一次报道了肩峰前外侧骨赘会导致 95% 的肩袖磨损和撕裂,术中无论有无肩袖损伤都一并进行肩峰成形术。目前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已得到推广[3]。Ellman 等[4]发展了关节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年8期2019-08-17

  • 三维测量分析肩峰前缘骨赘对肩峰形态的影响
    徐辰 张凯 张峻肩峰撞击是肩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并可导致肩袖损伤。这种肩痛的根本原因是肩袖肌腱退行性变化还是肩峰前缘骨赘碰撞仍然存在争议。许多研究仍不能否认外在机械碰撞是肩袖退变性损伤及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肩峰前缘骨赘已被报道与肩峰撞击及其导致的肩袖损伤有关[1-2]。并被认为是由于喙肩韧带收缩牵拉所形成[3-4]。而肩峰前缘骨赘在钩状肩峰中发生率较其他类型肩峰更高[5-6]。因此肩峰前缘骨赘可能与肩峰形态改变及肩峰撞击、肩袖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2期2019-08-08

  •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中应用肩峰成形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损伤是外源性因素肩峰撞击所致,即肩峰前角的增生和肩峰下间隙的减小出现肩袖肌腱的挤压和磨损,最终导致撕裂,且开始用开放的肩峰成形手术来治疗肩峰撞击的患者[1,2]。随着现代肩关节镜技术的出现,1987年Ellman第一次将肩关节镜应用于肩峰成形手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较之前的开放手术比较,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手术的优势为:①创伤小,切口瘢痕小;②可以探查盂肱关节,同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的病变;③保护三角肌止点;④术后恢复快。因此,近30年来肩关节镜下肩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7-23

  • 肩峰指数与退变性全层肩袖撕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内源性因素以外,肩峰下撞击作为一种外源性致病因素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2]。造成肩峰下撞击的原因与肩峰自身的形态学特征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肩袖撕裂的发生与肩峰的形态学特征有很大关系,其中得到大家普遍公认的就是由 Bigliani 提出的钩型肩峰[3],除此之外,肩峰指数 ( acromion index,AI ) 也被认为是与肩袖撕裂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4]。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在不同种群人类中肩峰指数均与肩袖撕裂的发生密切相关[5-6],目前国内暂无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年3期2019-03-20

  •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关节常见病变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断裂、肩关节不稳以及盂唇撕裂等,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其疗效优于或等同于开放手术。资料显示:采用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效果明显,部分学者更是通过肩峰成形来改善镜下手术操作空间,便于肩袖修补等处理,但将其作为镜下常规术式一直存有争论[1-3]。我科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采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23例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例患者,男性10例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2期2019-03-06

  • 肩胛骨X线片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26607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肩峰下因解剖结构或者某种动力学因素影响,进行肩部上举或者外展运动时引发的肩峰下组织撞击的体征或者症状[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常病发后,会限制患者的肩关节正常活动及强烈疼痛感,以往临床上多依靠物理检查或患病史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较低,甚至出现诊断失误,而导致患者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寻求科学有效方法,提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至关重要[2]。本文主要就肩胛骨X线片影像拍摄在肩峰下撞击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2019-02-24

  • 3种肩峰形态在肩峰撞击征中的治疗方式选择*
    410000)肩峰撞击征的形成机制包括肩袖肌腱与喙肩弓的机械性损伤、肩峰形态改变、肩胛生物力学异常及肌腱本身退变等[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肩关节镜技术逐渐得到发展。然而,不恰当或激进的手术可存在破坏三角肌起点的风险、肩峰骨量过度缺损及术后肩峰的网状骨质出血等。因此,有许多研究分析肩峰撞击征在保守治疗、肩峰下减压、肩峰成形术或其各自改良治疗方案下的疗效对比,却难以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研究提示,肩峰下容积减少是肩峰撞击征的典型表现,可在X线片及MRI上测

    重庆医学 2018年30期2018-10-31

  • 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2470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致肩关节痛和活动障碍的疾患。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科对经过严格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26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前肩峰成形术治疗,经长期随访后发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2~64岁,中位年龄53岁。病程8~21个月。26例患者中,左肩 15 例,右肩 11例。本组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过3个月及以上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口服N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8-09

  • MSCT引导下应用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
    2613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是在1972年由Neer首先提出的,被认为是导致肩部疼痛并功能障碍的原因[1]。Ellman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了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开创了新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笔者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2期2018-03-05

  • 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
    亮 杨梁·论著·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疗效比较苏雨亮 杨梁目的分析评价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与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在治疗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肩峰撞击征二型肩峰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行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53±8.87)岁(39~68岁);行关节镜下单纯肩峰下清理术组25例,男13例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1期2017-08-01

  • 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
    30)MRI评价肩峰形态与肩袖撕裂的关系陈晓巧,刘晓玲,冯友珍,叶耀江,蔡香然*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0)目的 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7期2017-07-31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州310014)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乔宏宇1,丁忠祥2,肖宝臣1,范杰1,陆建良1(1.浙江省荣军医院,浙江 嘉兴314000;2.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310014)目的 探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 方法 选择69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病度组)的MR及肩关节平片、冈上肌出口位片,同时选取与病度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肩痛史正常志愿者69例(对照组)的肩关节平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病变组Ⅰ型肩峰13.0%,Ⅱ型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2期2017-06-05

  • 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老年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老年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刘 军 那 键 魏 巍 霍维玲(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江苏 徐州 221000)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在老年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行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的28例老年患者术前利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评分标准评分,并对其进行冈上肌出口位X线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中,在关节镜下切除肩峰前下外侧部分、滑囊及喙肩韧带和增生骨赘等,扩大肩峰下间隙;根据术后评分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3-24

  • 超声测量肩峰下滑囊厚度在肩部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症状,病因很多,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肩部周围神经卡压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肩关节疼痛[1]。在慢性肩关节疼痛中,肩峰下滑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肩峰下滑囊是人体最大的滑液囊,位于三角肌深面与喙肩弓及肩肱关节外侧面之间,常与三角肌下滑囊相互交通,成为一体。肩峰下滑囊上为三角肌、肩峰及喙肩韧带,底为冈上肌腱与肩关节囊的融合部,因位置及其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肩峰下滑囊在肩关节疾患中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肩峰下滑囊和孟肱关节腔是相互

    黑龙江医药 2017年9期2017-02-25

  • 高频超声技术对肩峰下间隙的观察
    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肩峰撞击征的常用方法。引起肩峰撞击征的原因有冈上肌腱损伤,三角肌肩峰下滑囊炎,及肩峰下间隙狭窄等,冈上肌腱、肩峰下间隙对肩峰撞击征的影响国内也有相关论文发表[1-2],但是,对于肩峰撞击征患者冈上肌腱占有肩峰下间隙比例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对健康志愿者及肩峰撞击综合症患者肩关节的冈上肌腱、肩峰下间隙进行观测,为肩峰撞击综合症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超声测量健康志愿者40人和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肩峰下撞击综合症20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6年10期2016-12-29

  • 曲安奈德注射治疗Ⅰ 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
    注射治疗Ⅰ 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疗效分析袁西儿 杨洋 章大伟 周强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肩峰下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应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维生素B12肩峰下注射治疗,1次/周,连续2~3周,对照组19例应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1%,对照组有效率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注射是治疗I、Ⅱ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7期2016-09-09

  • 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001)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李丹,赵其纯*,尚希福,贺瑞,干子阳,吴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二科,安徽合肥230001)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间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男12例,女29例,年龄46~71岁,患者术前均有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所有病例行肩关节镜下清理和肩峰成形术,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Constant-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7-24

  • 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训·论著·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刘海鹏1徐雅强1刘振刚1张培训2目的 评价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subacromialdecompression,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应用ASD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1~76岁,平均51.3岁;左肩11例,右肩21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前后位、冈上肌出口位和腋位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3期2016-06-27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3302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万星华,万隐华,熊伟,左谦云,刘祖良(南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南昌 330200)目的探讨MRI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6例SIS患者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均出现冈上肌肌腱损伤。MRI表现:14例为肌腱信号增高;16例为肌腱局部撕裂,肌腱表面信号异常、混杂;12为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4例为肌腱全层撕裂,斜冠状面 T2WI示冈上肌肌腱正常条带状连续性低信号中断,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7期2016-04-04

  • 关节镜手术与小切口肩峰成形术在肩峰撞击症治疗管理中的疗效比较
    州 225300肩峰 撞击 症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是一种常见疾病,在肩部疾患中所占比例约44%~65%[1],由Neer首次提出肩峰撞击症的概念[2]及小切口肩峰成形术的术式,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也广泛用于该症的治疗[3],两种治疗管理方案的哪个更为有优势,目前尚无定论,该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分别采用2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3期2015-05-07

  • 肩峰骨折的治疗进展
    3000)综 述肩峰骨折的治疗进展刘波,李冀(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唐山第二医院骨科,河北 唐山 063000)肩峰为肩胛骨的一部分,它是肩胛冈的前外侧端向前外侧伸展的突起,与锁骨外端相接,前后有肌肉包绕,一般不易受伤。Hardegger等[1]根据肩胛骨骨折部位的分类统计出肩峰骨折约占肩胛骨骨折的9%,近年来高量损伤导致肩胛骨肩峰骨折发生率增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现将近几年肩胛骨肩峰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受伤机制及合并损伤肩峰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4期2015-04-03

  • 关节镜肱骨大结节成形术治疗非出口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分析
    蔡 46350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AIS),又称肩峰下疼痛弧综合征,是造成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占肩部疼痛的44%~65%[1]。关节镜肩峰下间隙减压术(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SD)具有疗效确切、微创、避免对三角肌损害,同时能够探查和处理盂肱关节等优点,是治疗该病常用的标准术式[2]。但对大结节的过度突出、畸形、增生、大结节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4期2015-03-18

  • 手术治疗18例肩峰骨折的体会
    笔者对不同类型的肩峰骨折应用空心拉力螺钉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28~56岁,平均41岁。左侧8例,右侧10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7例,坠落伤11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Ogawa分型: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10例。临床表现:患肩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肩峰处触痛明显,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提示肩峰骨折并移位。2 治疗方法 气管内全麻下,侧卧位,患肩居上,以肩峰骨折处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2期2015-02-22

  • 局部药物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局部药物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戴军 崔鹏目的 观察类固醇类药物肩峰下穿刺注射局部封闭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采取肩峰下病变及疼痛部位类固醇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使用Constant M urley肩关节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功能评分为(85.2±3.5)分,优于治疗前的(45.6±3.2)分(P<0.05)。本组优16例,良11例,中4例, 差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8期2015-01-31

  • 手法配合局封与关节镜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比较与体会
    局封与关节镜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比较与体会吴 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0006)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92例,将Ⅰ期、Ⅱ期患者定为A组,Ⅲ期患者定为B组,A组患者采取手法配合局封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关节镜治疗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情况。结果和A组和B组相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4期2014-06-05

  • 挑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26例观察
    庆401320)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是由内尔(Neer)于1972年首先提出[1],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下通道狭窄,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肩袖软组织结构被挤压在肩峰与肱骨头之间而受到反复的、微小的撞击和拉伸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影响睡眠,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用挑刺疗法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26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中,男18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8期2014-04-05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与MRI指标关系的探讨
    明650032)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A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肩峰下空间相对或绝对狭窄,当肩部上举或外旋时,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的软组织结构由于反复机械性撞击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病理改变。肩峰的形态学特征或肩胛骨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可能是肩袖肌腱与喙肩弓之间重复机械性撞击的原因[1]。肩峰下空间狭窄与肩峰下撞击密切相关[2]。肩峰形态和肩肱间隙已成为间接或直接描述肩峰下空间狭窄的两个标准,二者均可在MRI上观察或测量到,其虽均与肩峰下撞击的发生相关,但与该病相

    山东医药 2013年6期2013-04-07

  •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拍摄肩关节正位及肩峰冈上肌出口位片;患者肩部外伤,骨科医生考虑存在肩关节骨折或脱位的可能,特别是需要判断肩关节脱位的方向,也常常要求加摄冈上肌出口位片。因本院拍摄冈上肌出口位的任务主要由笔者进行,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常规的后前位足侧斜射的投照方法,操作相对复杂,入射角度难以把握,重拍率高,故笔者对此摄影方法进行改良、简化,采用前后位水平投照法来进行摄片;现通过收集92例采用改良法拍摄的冈上肌出口位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冈上肌出口位的摄影方法及技巧,并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9期2013-02-01

  • 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对肩峰下间隙影响的临床观察
    骨钩钢板内固定对肩峰下间隙影响的临床观察沈世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广西 桂林 541306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对肩峰下间隙的影响,总结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应用指征。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56例(按Allman分型,Ⅰ、Ⅱ、Ⅲ型),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随访半年观察术后对肩峰下间隙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56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6期2013-01-24

  • 肩峰指数及其临床意义
    1)1 基本概念肩峰指数(Acromion Index,AI)这一概念首先是由 Nyffeler等提出[1],他直接反映了肩峰横向的延展度。也可以理解为肩峰对其下方组织的包容程度。测量肩峰指数首先需要一张患者的肩关节正前位 X线片,所谓正前位是指拍摄一侧的上臂自然下垂,患者肩部放松,处于中立位。来自于尸体标本的研究表明:第一,肩峰指数受到肱骨头和肩胛骨的相对位置影响。当肩胛骨处于自然位置时,肱骨头由中立位转向外旋位后,肩峰指数会增加 0.03~ 0.07;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7期2011-06-23

  • 老年肩袖撕裂患者合并肩峰骨棘的临床研究
    外许多学者都曾对肩峰骨棘与肩袖撕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14],但老年肩袖撕裂患者合并肩峰骨棘的临床研究不多。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回顾性分析日本信原病院已手术切开确诊有肩袖撕裂的老年患者,观察其肩关节X线片的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变化。并结合此类老年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肩峰骨棘与肩袖撕裂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年5月-1998年3月期间,日本信原病院经手术切开确定为老年(≥61岁)肩袖撕裂患者427例,对其456个肩关节术前的X线片和临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