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X线片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2019-02-24 19:1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肩胛骨肩峰线片

王 辉

(青岛市按摩康复医院影像科 山东 青岛 26607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主要是指患者肩峰下因解剖结构或者某种动力学因素影响,进行肩部上举或者外展运动时引发的肩峰下组织撞击的体征或者症状[1]。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常病发后,会限制患者的肩关节正常活动及强烈疼痛感,以往临床上多依靠物理检查或患病史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较低,甚至出现诊断失误,而导致患者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寻求科学有效方法,提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准确率至关重要[2]。本文主要就肩胛骨X线片影像拍摄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影像科与临床确诊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1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单左肩27例,单右肩16例,双肩7例,年龄在33~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1±7.62)岁,病程4周~1.5年,对照组给予传统物理检查诊断;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单左肩20例,单右肩15例,双肩15例,年龄在3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2±7.94)岁,病程5周~2年,观察组采用肩胛骨X线片诊断。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均不存显著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物理检查进行诊断,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患病史,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观察组患者采用肩胛骨X线拍摄诊断,具体为:仪器选用西门子Aristos Fx,使用该仪器对患者患肩进行DR片拍摄,进行侧位片拍摄时,使患者患侧肩胛骨靠近探测板,肩峰前外侧角应对准X线片板,患者躯干冠状面和X线探测板保持45°夹角。进行正位片拍摄时,指导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放松上肢,两手自然下垂,手掌向上,确保患者的肩部紧贴摄影床,非患侧可适当垫高肩部,以维持稳定,以肩关节作为中心进行拍摄。

1.3 观察指标

诊断完成后,对比两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若诊断结果与影像科临床诊断结果一致表明诊断准确,若诊断结果与影像科临床诊断不一致,则表明诊断错误。物理诊断标准为:患者肩前方在上举或者外展时存在慢性钝痛加重;患者患臂上举60°~120°时,产生强烈火疼痛或者症状加重,患者的肌肉力量明显减弱。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

诊断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36例与影像科诊断结果一致,10例患者不一致,4例未检出,诊断准确率为73%,观察组患者49例诊断结果一致,1例不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8%,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患者肩关节外展时,肩峰下的间隙内结构和喙肩穹两者之间出现反复摩擦和撞击,导致其肩峰下的部分组织出现炎症或退变,严重甚至撕裂肩袖,进而引起强烈的肩部疼痛感和功能性障碍。以往临床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病症进行诊断时,多数是依靠物理检查与患者的患病史,如多数肩关节疼痛的患者均呈现肩峰3型,肩峰下存在骨赘,肩峰下部的间隙变窄,当患者肩部上举或者外旋较大时,肩袖位置的软组织会因反复撞击而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这些病征便可通过物理检查诊断出来。

相关研究认为[3],肩峰下骨赘与撞击呈不平行状态,想要准确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首先要确认患者肩峰下肩袖是否与其撞击,并且要明确诊断出撞击后肩袖的变化,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的表征入手。而采用肩胛骨X线影像拍摄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诊断,可以通过X线拍摄患者的肩关节前后位及肩胛骨侧位,其前后位片主要用来确认患者的评价肱骨大结节与肩锁关节等是否存在病变;侧位片用来诊断其肩峰与锁骨肩峰的形态、退变及肩峰下间隙情况。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肩峰下通道逐步变窄,喙肱部位间隙渐小以及钩形肩峰等,另外,患者的肱骨部位大结节发生囊变也会引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当患者的肩关节外展时,肩峰下距离和间隙缩小,当肩部外展至60°~90°时相对较小。平片可以准确诊断患者的骨性韧带钙化以及结构异常等情况,因此,采用肩胛骨X线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病因、病情进行探查和鉴别诊断,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率较高[4]。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影像科临床诊断结果除1例患者病征位置不符外,其他所诊断结果均无差异,符合率达到了98%,而对照组符合率只有7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临床诊断,可以准确诊断出患者的病症部位,损伤程度,准确率较高,对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后续治疗有极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肩胛骨肩峰线片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