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口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2014-04-05 22:11刘佑东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545003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上颌骨患犬粉红色

刘佑东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545003)

通过对一例口腔肿瘤患犬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患犬在左上第一、二臼齿处有一质地较硬、粉红色、大小约4cm×3cm×2.5cm的肿块,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成功切除了肿瘤及左侧的部分上颌骨,患犬术后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

1 犬口腔肿瘤的基本情况

口腔肿瘤是犬肿瘤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肿瘤的6.8%。口腔肿瘤有恶性和良性之分。最常见的犬口腔恶性肿瘤为磷状上皮细胞瘤,黑色素瘤,纤维肉瘤。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犬所有口腔肿瘤的30%~ 40%。磷状上皮细胞瘤为犬第二多发的口腔肿瘤。纤维肉瘤占犬口腔肿瘤的10%~20%。常见的良性肿瘤常为牙源性肿瘤,如龈瘤(包括棘皮瘤性龈瘤,骨化纤维瘤,纤维瘤性龈瘤),成釉细胞瘤。纤维瘤性龈瘤在犬中是最常见的良性口腔肿瘤。口腔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触诊,X线,技术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细针抽吸,切开活检。口腔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或者联合应用。单纯的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不能对口腔肿瘤起到根治的作用,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关于口腔肿瘤的报道国外比较多,国内则很少有相关的报道。为提高国内兽医对犬口腔肿瘤的认识,笔者对一例犬的口腔肿瘤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检查和手术治疗,以加深对这种病的认识,为以后的诊断和治疗积累经验。

2 临床症状

患犬发育完全,体格偏瘦,精神状态好,面容出现轻微畸形;食欲、饮欲旺盛,二便正常;听诊心音,呼吸音和肠音未见异常,体温38.9~39.1℃;天然孔(口、鼻、肛门)黏膜颜色粉红色,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正常;口臭,流涎并混有血,吞咽困难。

3 临床诊断

3.1 病变部位检查 触诊肿瘤质地较硬,粉红色,表面有破损、触碰容易出血,肿瘤分为大、中、小3叶,最大的大小为4cm×3cm×2.5cm,根部与第一臼齿(m1),第二臼齿(m2)处的牙龈相连,离上颚中线约为2cm,离牙龈约为1cm,第二臼齿已完全被肿瘤所遮盖。肿瘤周围牙齿状态良好。触诊附近淋巴结(下颌,咽后,颈浅)状态未见异常。

3.2 X-ray检查 胸部X-ray检查未发现异常病灶。头部的背腹位、右侧位及斜位均可见肿瘤的软组织阴影,牙齿及牙槽骨未见异常,经病理切片最后确诊为纤维瘤性龈瘤。

4 手术治疗

先用电刀切除大部分肿瘤,以暴露肿瘤根部。使用骨锯、电钻、骨凿,在距离肿瘤根部1cm处切除带有肿瘤的上颌骨,手术区域充分冲洗后用明胶海绵填充止血后,将口腔黏膜和齿龈黏膜,颚黏膜准确对合用间断缝合法缝合。

5 术后护理

术后12h给予饮水,未发现饮水过程中有出血。术后24h给予流质食物,术后连续2d皮下注射痛立定后,能很好的控制术后的疼痛。

6 讨论

(1)本病例患犬经病理切片最后确诊为纤维瘤性龈瘤。纤维瘤性龈瘤产生的具体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激素因素、性别和年龄因素以及品种因素有关。(2)手术中充分止血是成功的关键。由于手术部位的血管大多是从上颌骨内通过的,因此在骨头没有切除前通过分离结扎血管来控制出血是很困难的。有文献报道可通过颈动脉结扎法来减少鼻腔内出血,但是这种方法会延长手术时间以及会需要重新保定。另外在上颌骨切除之前应充分分离附近的黏膜。对于一些小血管的出血可以用高频电刀电凝止血,为减少大血管出血,上颌骨切除应尽可能快,因为只有把骨头移除后才能结扎通过上颌骨的血管,对于移除骨头后的手术创缘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充止血有较好的效果。另外为防止手术过程中因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因此术前及术中的输液是非常重要的。(3)术后皮肤和口腔黏膜出现轻微肿胀属于正常现象,一般3d左右消失。本次手术没有出现鼻瘘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手术中也切除了小部分的颧骨腺,从术后观察来看,没有对犬造成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上颌骨患犬粉红色
犬多发性神经炎的诊疗1例
犬慢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Flamingo火烈鸟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
“上颌骨切除术后上颌骨缺损的修复”点评
犬病治疗的输液疗法
粉红色的小企鹅
哥伦比亚卡利八年来首只粉红色火烈鸟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