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及其防控

2014-04-05 22:11梁海滨山东省泰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271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兽疫山羊疫病

梁海滨 (山东省泰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71000)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曾被称为小反刍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等。PPR和牛瘟(RP)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OIE将其列入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主要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中东以及我国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2007年在西藏地区首次发生PPR疫情。但至去年以来,从边境地区再次传入,并扩散至内地,多个省份相继报告发生疫情,对养殖户特别是养羊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小反刍兽疫作为新流行的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病毒学

小反刍兽疫病毒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中最长的病毒,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包括6个基因,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即N蛋白、P蛋白、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蛋白(H)和L蛋白。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纤突只含血凝素蛋白,无神经氨酸酶。该病毒在自然环境下抵挡力较低,50℃ 1h即可灭活。当pH小于4.0或大于11.0时失活。醇、醚和普通清洁剂都可以杀灭病毒,苯酚及2%NaOH可以消毒。

2 流行病学

2.1 发病时节和潜伏期 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天气更易多发。潜伏期平均为4~6d,快者1~2d,慢者可达10d。该病发病率60%以上,病死率50%以上。

2.2 易感动物 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更易感染且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盘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和亚洲水牛、骆驼等可感染发病。对于我国西藏、青海地区等家养或野生牦牛和骆驼应给予高度重视。小反刍兽疫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会感染人。

2.3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病羊在发热期间呼出的气体,鼻液、粪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包括乳汁和尿液)等含有大量病毒,在与被病毒感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高的羊群偶发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流动的感染动物也会携带病毒到新的地区。该病毒可垂直传播,通过精液、胚胎传给子代。研究表明,集市和共同放牧区是PPR传播的重要场所。

2.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感染动物一般在潜伏后期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达40~42℃。开始时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随后牙龈出血,口腔糜烂并伴随大量唾液分泌,之后出现支气管肺炎、血性腹泻和孕畜流产,常在发病后5~10d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的糜烂性损伤;回肠、盲肠以及直肠严重出血。麻疹病毒属均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引起免疫抑制,造成继发感染,这可能是导致PPR死亡的主要原因。

3 诊断

PPR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产生继发性感染,而且临床症状与牛瘟、传染性羊胸膜肺炎、蓝舌病等相似,因此进一步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技术。

3.1 病毒的分离培养 采集病畜的眼结膜、鼻腔以及直肠黏膜等部位的分泌物或血液,也可在病畜解剖后无菌采集有典型病变的组织样品,如肠系膜或支气管淋巴结以及肺脏、脾脏、扁桃体等器官组织。 将样品接种合适的细胞如绵羊或山羊胎肾、BHK、Vero 细胞等。CPE一般在接种后6~15d出现,具体表现为细胞变圆、收缩,形成多核巨细胞体。PPRV分离物通常采用病毒中和试验(VN)或电子显微镜做进一步鉴定。

3.2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包括:(1)血清学诊断方法,根据病毒蛋白特异性的不同,OIE推荐的是竞争ELISA(cH-ELISA),还有cN-ELISA方法。(2)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对流免疫电泳(CIEP)等。(3)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主要有RT-PCR(单一RT-PCR和多重RT-PCR)和cDNA探针技术。近年来发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也投入使用。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 虽然PPR是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新发病种,但其在我国各省的扩散蔓延态势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此疫情的防控。要提高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处置机制。着力抓好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强化检疫监督,加强饲养、运输、市场、加工环节的监管。现阶段的重点是发现疑似病例时,要第一时间进行封锁,并对样本进行快速准确鉴定,一旦确诊,立即采取严格的扑杀、隔离检疫等应急措施,要做好疫源的追踪调查和处理。对动物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清洁污染区域并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要严格控制免疫范围,对疫区易感动物进行强制免疫,及时建立免疫隔离带,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4.2 治疗 目前对PPR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等支持性疗法可以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用超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可减少疫病的传播,但是对于已经发病的病畜无作用。要积极加强对PPRV的基础研究,明确其致病机理,特别是免疫机理,加快研发PPR疫苗,例如高效疫苗株筛选、基因重组疫苗等,使基因疫苗在防控PPR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兽疫山羊疫病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浅谈小反刍兽疫
猪主要疫病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