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4-04-05 22:11尚秀俊陈义海李绪卫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253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全县

尚秀俊 陈义海 李绪卫 (山东省平原县畜牧兽医局 253100)

平原县是传统畜牧大县,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实施品质畜牧业战略,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行养殖环境、养殖过程、畜产品“三安全”模式,努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1 平原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1.1 畜禽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 早在2008年,平原县制定出台了《全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标准》,对养殖场选址、内部布局、设施配备、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废弃物处理、投入品使用和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范,对于达到标准要求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先后投入各级财政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和改扩建,掀起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热潮,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区)427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区)3个、省级5个、市级156个,有机认证企业1家,无公害认证企业16家,肉、蛋、奶年总产量分别为12万t、6.4万t、4.5万t,年畜牧生产总值16亿元,是德州市”建设京津济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1.2 投入品监管扎实有效 与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 为企业建立档案,对出现的问题能追根朔源。对全县116家获证个体兽药门市部实施GSP改造,其中68家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实行兽药主渠道供应制度,通过GSP创建活动,全县兽药经营规范化程度得到提升,各经营单位做到了货源品质有保证、记录规范、制度健全、设施完备的要求。加强兽药使用环节监管,每个规模养殖场,都明确一名责任监管兽医,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县兽药饲料监察所不定期抽查,确保无违禁物品使用和兽药残留产品流入市场。强化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杜绝饲料三无产品的流通和使用。

1.3 防疫体系逐步健全 县畜牧兽医局是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主管畜牧生产、动物卫生、兽医医证、药证、饲料管理等工作,内设办公室、财务室、生产管理科、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动物检疫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兽药监察所、饲料监察所、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机构,下设18个基层畜牧兽医站和9处动物卫生监督分所,2012年县编委发文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所为独立法人单位,加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牌子。全县现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64名,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6名、畜牧(兽医)师38名,执业兽医师14名,执业助理兽医师10名,检疫员45名,其中官方兽医30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及监管网络。为实现实验室科学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和安全化操作,投入140余万元,购置配备了PCR仪、酶标仪、真空检测仪等设备20余台套,按生物I级标准,建成了200多m2的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对常见动物疫病、违禁化学品的检测设施设备要求。为提高业务能力,实验室工作人员先后3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实验室管理及技术培训班,通 过了省畜牧局组织的县级实验室体系管理验收。

1.4 畜产品安全组织保障有力 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县乡两级政府签订责任状,实行食品安全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对规模饲养场实行驻场兽医监管制度,对畜产品加工厂实行检疫员驻场检疫制度,实施养殖及加工档案全面动态管理。采用集中整治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督监管,为全县畜牧业发展与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需要加强 尽管通过规范养殖场养殖档案、畜禽标识佩戴、强化畜禽及其产品检疫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可追溯体系,但仍停留在手工记录基础上,各环节缺乏有机联系、时效性不强、准确性不确定等问题。亟需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通过现代化电子网络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2.2 交通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基层人员承担着繁重的防疫和执法任务,开展工作全部依赖个人自有交通工具,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了队伍形象和工作积极性。

2.3 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部分养殖场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某些条件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管理较粗放,饲养管理水平仍停留在家庭小规模养殖的基础上,达不到标准化生产和有效保障畜产品安全的要求。需进一步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培育规范生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升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从生产源头解决畜产品安全问题。

2.4 监管方式需进一步改进 目前监管手段以采取事后监管和抽样检测为主,为使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需要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效提升畜产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3 今后的发展策略

3.1 强化疫病防控与安全监管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畜产品、饲料、兽药质量标准,整顿规范饲料、兽药市场,确保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安全。(2)强化检疫规范化管理,确保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规范有序开展,严厉打击未经检疫和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3)继续加强社会化免疫。对重点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计划,建立免疫标识、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制度。保证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降低畜禽死亡率。(4)严格畜禽养殖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是畜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逐步形成以企业生产检验为基础、县级日常监测为主体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5)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结合实际分步实施,一年内完成硬件建设并投入试运行,三年内实现畜牧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建成一套查询快捷、显示直观、反应迅速、参谋有力、决策科学的多功能、智能化、精准作业的高效能信息化体系。

3.2 建立完善投入品控制体系 进一步健全兽药配送体系,在全县实行兽药准入制,供货方必须到县兽药饲料监察所提交有效的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批文等材料备案后方可入境销售,并且有相应资质的经营和使用单位。利用县-乡-村(场)的兽药主渠道供应链,充分发挥GSP达标取得的成果,健全供应、销售记录,实现兽药在市场流通的可控制、可追溯。

3.3 提升技术和设备支撑水平 (1)充分发挥县畜牧兽医检验中心作用,提高检测水平,扩大检测项目,在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化学品实行常规抽样检测的同时,集中开展兽药残、微生物等畜产品质量安全常规检测。(2)改变交通工具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局面,购置小型面包车,畜产品质量安全流动监测车,分别用于9处畜产品质量安全分所和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所执法监管。(3)建立县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电脑网络监管平台。通过电脑网络监管平台对畜产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监管,一方面有效监督各个环节,保证各环节规范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对突发畜产品安全事件可以快速定位,及时解决。

3.4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邀请上级业务部门或高等院校专家对全县执法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每个执法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0个课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

4 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建设

4.1 畜禽养殖示范场建设 选择五风种猪有限公司、康信养鸡场、友联猪场、尹屯粮所猪场、前宋养鸡场、旺源奶牛场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工作。通过采取养殖场改造、完善饲养操作规程、提高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措施,达到设施条件齐备化、品种技术优良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养殖场作用,带动全县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生产和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搞好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制免疫率达到100%。

4.2 屠宰加工示范企业建设 组织和盛大蔡食品有限公司、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活动。建立以和盛大蔡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禽产业链,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养殖场”和“企业+养殖场”等合作模式,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共赢。提升企业自身加工、检测、管理能力和水平。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关要求,提高企业加工技术水平、质量检验检测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总之,畜产品安全事关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解决好畜产品安全问题,就要从标准化养殖、疫病防控、信息网络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源头上抓起,建立健全完善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药全县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兽药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兽药GSP认证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