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环保养殖情况调查

2014-04-05 22:11王永进王勐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养鸭半程外排

王永进 王勐

临沂市兰山区环保养殖情况调查

王永进 王勐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畜牧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局)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为此,临沂市政府出台了《临沂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兰山区也针对养殖污染问题制定了《兰山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意见》,并以区政府文件形式对全区环保养殖进行扶持补助,全区共投入财政补贴资金300余万元,带动农户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全区300余处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环保养殖改建,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效益,减少了养殖污染,取得了较好成效。

兰山区的环保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在全市进行了典型推广。为认真总结经验、为临沂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水流域污染治理检查做出贡献,2014年5月,局里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成立了环保养殖调查组,对全区环保养殖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对全区所有环保养殖场、户重新摸底子、建档案,对环保养殖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入户调研,以彻底排除养殖污染隐患。

环保养猪由于推广时间较长,养殖技术经验相对成熟,群众易于接受,以枣沟头凯胜养猪场为代表的楼上楼下生态环保养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生态养猪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共发展环保养猪户56户,养殖面积2万余m2,均没有出现明显粪污污染现象。目前,发酵床养猪的观念日益被广大养殖户接受,以前没有进行发酵床养殖的在小规模试点,用过发酵床养殖的在扩大发酵床养殖面积。全区环保养鸭蓬勃发展,养殖污染相比实施前有了绝对改观,但个别地方仍存在养殖粪污外排污染现象,现将环保养鸭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1)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对畜牧业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畜牧业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13年兰山区实现大牲畜存栏3.5万头,全年出栏3万头;生猪存栏36万头,出栏7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万头;羊存栏3.2万只,出栏4.3万只;家禽存栏450万只,年出栏1500万只。 2013年全区实现肉、蛋、奶总产量12万t,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9亿元。(2)目前全区共有养鸭场240余户,其中生态环保养鸭户219户、面积17万平方米,分布于枣沟头、半程、李官、白沙埠、义堂、朱保、兰山办事处等7个镇街,其中枣沟头、半程、李官数量最多,约占环保养殖总饲养量的90%;目前,全区生态环保养鸭约占总饲养量的80%,环保养鸭节约用水80%以上,生态环保养鸭已逐渐成为全区养鸭业的主导模式。(3)调查人员走访了全区所有生态环保养鸭场和部分传统模式养鸭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环保养殖的经济效益、生态鸭棚的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全区所有环保养鸭场、户普遍建有并使用污水处理设施。其中14户建有沼气池、137户建有相对规范沉淀池、38户正在改扩建沉淀池。(4)对于养殖污染问题,大多数环保养鸭场、户可以实现养殖污水的内部处理和零外排。32户有少量冲刷处的污水外排,8户则因沉淀池建造不规范、使用不合理,致使污水外排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存在外排现象的养殖户,我们给予现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马上处理。所以养殖户在我们说服下,都认识到了治理养殖污物的重要性,表示愿意马上改正,但缺乏有效监督。(5)采用传统网上模式养鸭的场户,由于经常性的冲刷地面粪便,且无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导致大量污水粪便直接外排,其中有些场、户位于村庄生活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些污染是这次养鸭污染又有抬头趋势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大整治力度重点关注。

2 环保养鸭效果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区环保局、畜牧局密切配合,区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广环保养鸭,成效显著。对比发现,环保养殖后污染量绝对减少,用水量减少80%,生态效益显著。养殖户在环保养鸭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宝贵的养殖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 降低了环境污染 采用生态养殖的模式,发酵床有益菌能够充分分解养殖污物,不需要大量水冲刷地面,节约了用水,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例如:半程镇永太庄与小柳汪村交界处的某养鸭场排出的粪便污水。此养鸭场采用传统养鸭模式,无沉淀池,粪便堆积在路边,路边的排水沟内是冲刷鸭舍排除的污水,此处臭味扑鼻,污染严重。而路东面是采用环保养鸭,建有沉淀池,无污染,形成鲜明对比。半程镇后沙汀村的张克松环保养鸭场,沉淀池建在鸭舍后面,污水自管道流入沉淀池沉淀后,灌溉农田,既解决了粪便排污问题,又减少农田的化肥施用,既环保又经济,值得大力推广。半程镇大闵庄刘某发酵床养殖肉鸭3棚,每棚都建有自动刮粪机,实现了粪便干湿分离,大大节约了用水,这是节约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技术。

2.2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户及周边住户反映,环保养鸭气味小,粪尿经处理后几乎没有污染,目前每只鸭可以取得1.5元左右的效益。以一棚生态栏可以养3000~5000只鸭算,一批一棚鸭就可以获得4500~7500元的收益。例如,枣沟头镇周庄村养殖户周某近期养鸭一茬3500只获利润5000多元,经济效益特别明显。枣沟头镇曹屯村养殖户杨某、半程镇后沙汀村张克松已经用环保养殖模式出栏4批鸭,批批获得可观收益;半程镇下艾崮袁堂坤等饲养的大鸭使用环保养殖后料肉比明显降低,养殖效益生态效益明显。半程镇邓庄的刘胜富,自从建好发酵床后已经养鸭5批,每批出栏1.2万只,每只获益1.5元,共计可获得经济效益9万元。并建有2个沉淀池,所产污水用于浇地,真正实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生态循环利用双赢模式,在迎淮检查工作中该点被市领导给予充分肯定。

2.3 环保养鸭的技术得以创新 各镇街在推行环保养殖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技术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枣沟头镇通过党员电教等形式,推广肉鸭养殖技术:(1)采用网上育雏8~10天,然后转入发酵床饲养,从而降低育雏死亡率,提高了农户养殖效益。(2)采用网下发酵垫料-网上养鸭模式,避免鸭子直接接触垫料,降低了因垫料潮湿引起鸭子疾病的发生。枣沟头镇全林村养殖户全某采用这种模式取得很好成效。(3)采用鸭-鸡生态轮养模式,利用鸡喜欢刨翻土堆的生理习性,节省劳力,并且鸡不戏水,不排尿,利于发酵床干湿适宜,从而保证发酵床有较好的发酵分解效果,半程镇后沙汀张某采用养一茬鸭再养一茬鸡的饲养模式成效显著。(4)循环立体养殖模式。枣沟头集西村刘光领养鸭冲刷的污水流入沉淀池后,上清液流入藕塘,提供养分被莲藕利用,从而化污为用,既解决了养殖污染又实现了种植收入。

3 存在的问题

现场检查时发现,个别养殖户确实存在养殖效益不高、养殖污水向周边排放的现象,特别是夏季高温,高温天气增加了养殖的用水量,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目前仍存在个别养鸭户粪污外排,造成养殖污染有抬头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3.1 环保意识差 调查发现多数农户对环保养殖认识到位,认为保护环境利国、利民、利己,但仍有个别单位或个别人认为无所谓,法律意识淡薄,全区畜禽养殖污染的监管处罚机制有待加强。

3.2 沉淀池不规范 多数环保养殖户都按照要求建设了沉淀池,但建设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容量与饲养规模不配套,有的只是挖个坑,畜禽粪污仍四处横流,沉淀池作用不大,甚至没有发挥沉淀池的作用,是这次调查粪污外排的主要原因。

3.3 部分棚舍未进行环保养殖 环保养殖较传统模式成本较高,加上环保养殖翻垫料的工作强度大,有的鸭棚未进行环保改造或只是改造了部分鸭棚,在前期多数镇街都采取了禁养措施,又逢冬季养殖成本较高,所以多数非环保养鸭户停止养殖。近期养殖效益较好,非环保养殖户开始养殖后造成了新的污染。

3.4 部分养殖户效益差甚至亏损 个别养殖户片面认为环保养殖可以一劳永逸,忽略了平时的日常管理,造成环保养殖效益与传统养殖没有差异,甚至是出现严重亏损,这种比例大约占到养殖情况的30%。部分养殖户对垫料的发酵时间没按照规定要求去做,导致垫料发酵不完全,养殖户为了保温而忽视了通风,垫料水分过大,高温高湿下导致大量霉菌生长,而雏鸭是对霉菌最敏感的动物,是部分环保养殖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与传统养殖没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对环保养殖的抵触情绪,造成个别户改为其他养殖模式。

4 措施和建议

4.1 严格审批,完善养殖登记备案手续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养殖场的规模和位置,要求新建养殖场必须远离村居、远离道路、远离水源区。同时严格养殖用地备案登记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养鸭场必须经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再准许养殖,不经审批直接从事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由相关部门严格处罚。

4.2 依法治污,加大污染执法监管力度 当地政府要监管好辖区内养殖场养殖情况,不进行环保养殖的限期整改,规定所有养殖场必须建有合格的粪污沉淀池,不整改的限期拆除。严格贯彻执行《临沂市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关闭、迁移、改建沉淀池等措施,合理控制养殖的规模和结构布局,不能简单一拆了之。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养殖污染的监管与查处力度,通过执法促进环保。环保和畜牧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能,相互协调,引导畜牧养殖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4.3 加强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利用电台、电视、报纸、明白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危害的宣传,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对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畜禽饲养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各种培训,实现饲养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与农村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建议政府利用全市大力发展环保养殖的有利时机,召开全区环保养殖现场会,宣传典型,推广典型。

4.4 继续加大环保养殖技术推广力度 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农业新技术推广遵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环保生态养鸭技术起步较晚,一些关键技术需在具体生产中不断摸索,建议由畜牧部门负责指导环保养殖技术推广,并提出防治养殖污染的技术操作流程,总结养殖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养殖企业,积极组织养殖户进行观摩和学习,探索各种生态养殖的模式,同时辅以相应的生态还田技术,这样便可以使大量的畜禽粪便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回归农田,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料,同时还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保护环境,实现互利双赢,协调共进。

4.5 建立检查监管的长效机制 畜牧部门没有环境污染治理执法权,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建立群众举报热线,接受群众监督。检查组定期对畜禽养殖污染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彻底杜绝畜禽养殖污染无外排,以保证污染治理的效果。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同时要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摸索,特别是对畜禽粪便生态还田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业联合体等新思维进行反复探索试验,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生态还田,从根本上杜绝养殖污染。

(2014–05–21)

S8

A

1007-1733(2014)08-0085-03

猜你喜欢
养鸭半程外排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发达国家货币的2019年“下半程”
胶东国际机场1、4号外排渠开挖支护方案研究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蕲春烟坡寨
外排体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菌养鸭的基本模式及其技术优点
介导鸭疫里默氏杆菌耐药的外排泵系统
泉力跑!跑出PB!法国碧欧泉助力上海半程马拉松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