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社会“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
——以湖北省荆门市为分析样本

2014-04-06 04:25陈玉锋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荆门四化工业化

陈玉锋

(湖北省荆门市行政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促进经济社会“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
——以湖北省荆门市为分析样本

陈玉锋

(湖北省荆门市行政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荆门市“四化”之间的有机协同发展,需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厘清“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不足,研究提出具有指导作用的思路对策。

“四化”;同步发展;思路对策;荆门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4.05.018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荆门市“四化”之间的有机协同发展,需要深入分析该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厘清“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不足,研究提出具有指导作用的思路对策。

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分析

荆门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进步伐,总体成效明显,现已形成以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建材为支柱的跨越36个行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1.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荆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工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快速提升,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

首先,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十二五”以来,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十条措施,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工业经济逆势而进。以2013年为例,新增亿元企业86家、规模企业96家,分别达到354家、878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168.7亿元,同比增长25.1%;完成增加值560.1亿元,同比增长16.9%[1];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紧随湖北“一主两副”城市(武汉、宜昌、襄阳)稳居全省第4位,在全省同类城市中领跑。通过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培育了一批名优产品。

其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以来,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已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达到1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部分企业设有自主研发中心,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校市、校企合作关系。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格林美“城市矿产”资源循环产业园被纳入国家示范基地。“一核六片十五园”完成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15%,荆门高新区和东宝工业园分别居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竞进提质竞赛第一名,京山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高新区,201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荣获第七届“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再次,社会贡献日益突出。“十二五”以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坚持生产效益指标与生态社会目标并增,着力壮产业、抓项目、建园区、惠民生,扶持创业,带动就业,2012年被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以2012年为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4.40亿元。

2.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首先,企业信息化推进力度加大。从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抽样调查的情况看,企业领导层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增强,66.7%的企业设立了信息化工作管理部门;44.4%的企业制定了信息化

建设规划;55.6%的规模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信息技术累计投入占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约为1.5%,石化、机械制造业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投入比重相对较大;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为1%,部分大型企业专业人员的比重超过3%。全市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管理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应用率逐步提高。

其次,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荆门信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2012年底,荆门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0075路端,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8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0.24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308万门,用户达到186.69万户;全市城镇人口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83%,互联网用户达到26.97万户[2]。二是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荆门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高性能电池、专用照明以及嵌入式软件产品等为主的产业体系,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上市企业1家。

再次,“两化”融合成效明显。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逐步普及和深入,信息化正在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荆门工业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一是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新了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理念和手段,新产品设计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以上。以“十一五”为例,全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280项,获专利授权近500项,新产品产值贡献率30%以上。二是企业市场响应速度明显加快[3]。企业产品交货期平均缩短35%左右,准时交货率平均达到95%以上。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造提升了全市传统工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加快。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了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城镇化建设多点突破

荆门加快鄂中城市群建设,按照“1+3+4+x”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着力构建荆门l个中心城市,钟祥、京山、沙洋3个中等城市,胡集、后港、宋河、易家岭4个小城市和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截止2013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2%。

一是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形成协调布局。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加大建园区、建新城力度。荆门中心城区“一心四城”的空间布局初步形成,44平方公里的“零工业”生态新城——漳河新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北城新区、荆门高新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鄂中区域性大城市建设序幕全面拉开。着力完善钟祥、京山、沙洋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东宝、钟祥、京山3个县市区已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板块[4]。

二是镇域城市建设试点取得突破。为切实发挥重点镇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作用,走出一条具有荆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荆门市在京山县宋河镇、沙洋县后港镇、钟祥市胡集镇、屈家岭管理区易家岭办事处4个镇(办事处)开展镇域城市建设试点。各地根据本地区独特优势,从当地条件出发,发展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大力推行产业兴镇,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城镇类型。

4.农业现代化彰显新绩效

荆门把“中国农谷”作为发展旗帜,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强市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其一,主导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市水稻、棉花、油菜、蔬菜、生猪和水产业六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截止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突破50亿斤,实现“九年增”;油料、棉花、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产量多年来稳居全省前5;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0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到349个;引进了中粮、雨润、汇源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了国宝桥米、宝源木业、洪森天利等一批本土骨干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每个主导产业都有大型龙头企业支撑的局面。

其二,农业基础设施和规模经营得到新提升。注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截止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77.1万千瓦,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75%,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共完成塘堰整治22311口,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7万人,完成5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主体工程,维修小型泵站35座;杨树港河、京山河、卷桥河、汉北河上段等4条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平方公里;全市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新改善渍涝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各乡镇依托经管站,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33.32万亩,占承包总面积的10.36%。

二、“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荆门推进“四化”同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如下主要不足和制约因素。

1.工业结构不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从荆门工业结构自身矛盾看,一是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与发达省份地市的差距仍然很大,与省内武汉、宜昌、襄阳等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历史原因形成的工业重型化明显,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严重,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七大主导产业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不强的问题。例如,石化产业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始终是一枝独秀,其下游炼油副产品没有得到深加工,配套的企业也较少;磷化、食品、建材、轻纺、机电等产业,缺少具有足够规模和带动能力的大型企业,许多小企业与大企业生产同类竞争性产品,属松散型、扎堆式企业产业集群,未形成上下衔接的产业链,制约了循环型工业体系的形成。三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荆门工业产品以中间产品居多,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较少,大多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对外提供半成品或中间产品,大多数产品仍处于价值链低端,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缺少具有较大利润空间的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

2.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不够

信息化是荆门的“短板”,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从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看,信息化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市级层面只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执行层面缺乏具体机构,企业层面仅30%的企业设置了信息化工作机构或委托其他部门暂代信息化职能;全市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用于信息化建设投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仅有1.5%,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利于企业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信息化骨干人才匮乏。二是从企业信息化进程来看,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高速数字传输网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升级支撑不强。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目前尚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的阶段,无法实现资源战略重组,呈现出“信息孤岛”严重、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困境。三是从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状况看,作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工业结构升级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信息化建设缺乏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信息技术在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运用不够广泛,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全面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尚未形成。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及各主导产业的融合不够,缺乏对荆门“智慧农谷”建设的支撑力。

3.城镇化水平不高,协同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全市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但是由于基数较小、基础薄弱,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一是城市综合实力不强。中心城区的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和聚集力不够强;县城和重点镇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资金问题仍是困扰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不少乡镇的财政还属“吃饭财政”,拿不出较多资金来进行小城镇建设,以致小城镇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大部分小城镇依然是农务管理和贸易集市职能,优势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缺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不足。工业化质量不高,产业支撑力不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协调,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带动力仍然不强。无产业则无就业,尤其是中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服务功能薄弱,人口承载能力不强,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充分融入城镇生活,城镇的聚集和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释放,也难以为工业化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区域内产业同构化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三是“城市病”逐步显现。由于思想上缺乏主动性,规划上缺乏前瞻性,行动上缺乏一致性,一些地方对已经出台的规划、措施没有很好地加以落实,造成城市功能不协调、不完善。中心城区过早出现交通拥堵,一些城镇出现环境污染、生态空间不足等问题。

4.农业现代化滞后,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互动不力

荆门市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但对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尚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还很滞后,以致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避灾减灾能力不强;生产大棚、特色农机等现代化设施装备不足,对新型工业化的成果应用不够,以致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特色农业、精细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不够,以致农业投入产出水平不高。二是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少、条件差,对信息化新技术应用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未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不大,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耕文化传承开发利用不够,荆门的农业优势发挥欠佳。三是对国家相关的专门配套政策争取不够。国家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专门配套政策还不多,落实规划需要的建设资金缺口还很大。

三、“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四个方面良性互动,才能有力推进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收到“1+1+1+1>4”的效果。荆门应针对本地“四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围绕破解制约因素,进一步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路径。

1.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其他“三化”融合发展

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迅速补长荆门信息化这一“短板”,在全面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快速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突出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高速数字传输网建设,尽快实现“千兆到园、百兆到企”,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的全面升级,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等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各主导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兴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三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动信息技术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项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到业务流程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形成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渗透、全方位推进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2.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荆门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与先进地区差距较明显。要充分利用荆门工业化的相对优势,着力化解制约因素,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相互驱动,协调发展。一是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围绕荆门化工、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值双双过千亿元目标,按照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构建循环产业链的要求,加快完善产业结构,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鼓励支持地方企业与央企对接重组,实现工业企业的相对集中,实现工业产业和相关要素聚集,通过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的合理布局,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驱动作用。二是切实增强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产业,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三是着力打造城镇化为工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城镇化创造需求,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场所和载体。通过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城镇人居环境,吸引企业人才和产业工人安居乐业,实现工业与城镇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3.有序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是改善城镇布局结构。按照新近出台的《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的总布局,坚持荆门“1+3+4+x”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第一个层次,加快荆门中心城区的新区建设,约用五年时间打造成一个大城市。第二个层次,利用钟祥、京山、沙洋滨江滨湖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成三个中等城市。第三个层次,建设钟祥的胡集、京山的宋河、沙洋的后港以及屈家岭的易家岭四个镇域小城市。第四个层次,围绕中心城区和三个中等城市,打造一批新农村社区。逐步形成荆门中心城区为引领、县城为支撑、小城市为纽带、新农村社区为基础单元的全域发展新格局。通过完善新型城镇化结构,拓展县城和中心镇人口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四化”同步发展的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进“四化”同步的重要动力。关键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科技创新与“四化”同步的结合点。一是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当前,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和世界产业体系的重新洗牌。我国资源环境要素的约束趋紧,以扩大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对荆门来讲,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二是增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效果。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促进企业创新主体的形成,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主体。优化创新方式,提高科技创新的综合效益,立足荆门自身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整合现有技术资源,加快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在化工、建材、食品、机械、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开发一批具有广阔市场需求和较高附加值的主打产品[5]。

[1]荆门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荆门市统计局,2013.

[2]荆门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荆门市统计局,2012.

[3]何人民.湖北荆门全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N].中国工业报,2012-09-11.

[4]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荆门市为例[J].荆楚学刊,2013-04-25.

[5]欧阳万坤.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为跨越式发展提供首要支撑[J].政策,2011-07-05.

(责任编辑 叶剑锋)

陈玉锋(1964—),男,湖北枣阳人,湖北省荆门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

F120.4

A

1671-7155(2014)05-0088-04

2014-05-10

猜你喜欢
荆门四化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李白·渡荆门送别》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