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服务民生领域战略研究

2014-04-06 05:04何善国叶静霖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民生领域

何善国 叶静霖

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阐述涉及到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共鸣,具体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彰显了民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方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阶段,“调整转型创新、做大做强做优”不仅是工行也是所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必然发展趋势,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现实问题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潜力巨大的广阔市场前景。工商银行将“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作为愿景进行全面发展,作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关心和支持民生的改善不仅把握了国家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战略机遇,也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生活履行了重要的职责,既刻不容缓又义不容辞。

一、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是顺应工行经营转型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进行经济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受资本监管力度加大、利率政策不断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深入推进经营战略转型成为工行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必须具备主动适应市场变化需要的能力,尤其是在适应的过程中对管理机制、经营机制、发展模式甚至是核心价值观的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市场种类多、潜力大、前景好、动力足,可以成为调整模式和经营转型的重要契机,挖掘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先机对于抢占市场竞争力,取得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是寻求市场多样化盈利的重要渠道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经济政策也相应地在不断进行调整以引导企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现如今,在国家一系列取自民生领域来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以后,民生的保障和完善日渐凸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都是紧紧围绕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将民生领域放在国家的经济政策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在多年发展道路上积累的经验和不断调整的结果。民生问题涉及到的经济领域覆盖面广,工行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大局出发,顺势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积极开发和创新适合民生领域金融发展的重点产品,争取广阔市场前景,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发展优质的客户群体,为工行业务的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工行市场多样化的盈利提供重要的渠道。

(三)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是实现工行自身价值和回馈社会的需要

民生涉及到衣、食、住、行,老百姓生活利益的方方面面。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可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因此,民生的改善务必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线,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行不仅应该在市场上寻求自身利益的最高点,更是要上升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立足点上,为百姓谋福利。民生领域的改善和保障,可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缓解教育和就业的压力,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促进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是实现工行自身价值和回馈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为工行树立良好形象带来无形资产和核心价值。

二、工行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现状

为积极响应国家向民生领域倾斜的政策,做好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工行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专注于提升当前和长远的民生金融的发展。搭建专用系统平台,研发金融产品,大力支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制定专项信贷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为保证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财政社保存款、小微企业贷款、代理财政收付、代理养老保险资金归集与发放、社保卡、企业年金等业务均居市场领先地位。尽管如此,工行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

1.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尽管工行已经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引起了相当的重视,进行了总体上的具体规划,但整合力度不够,管理较为分散,部分分支机构概念仍很模糊;目的性不强,并未把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纳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反应不快,对政策变化不够敏感,不能及时掌握金融市场实时信息,作出相应措施,错过市场机会,使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市场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村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的渠道有限。随着农村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途径的多样化,村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凸显,但由于工行在城市传统优势比较明显,农村、城镇覆盖面窄,有效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对工行发展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加强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重要性的认识

民生领域将成为未来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也必然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提升的突破口,高度重视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工作势在必行,理应做好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机制,为民生领域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与时俱进,找准方向,明确动机,实时掌握最新市场政策,紧紧抓住国家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机遇,扩大市场优势,加快转型和调整,深入分析市场,响应市场需求,挖掘客户资源,注重客户的长期维护和深入拓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的金融服务,统筹规划,巩固民生领域金融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工行民生领域整体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民生领域服务渠道,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

民生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涵盖范围广,需求多样,涉及到存贷款、银行卡、理财等多重产品。针对此特点,工行应强化沟通,协调部门联动,主动共享信息,整合和畅通渠道,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的合力,优化网点布局,优选经济状况好,金融资源丰富、民生金融需求迫切的村镇进行设点,满足村镇客户的需求,扩大民生领域服务的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不同的营销方案,既要统一又要具有特色,从群体到空间,从单一化到多样性,有点到面,步步为营。

(三)加大创新力度,构建工行民生领域同业领先优势

产品创新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应加大创新力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探索市场模式,分析客户对民生领域的产品、系统以及服务需求,多角度、多渠道,多样化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根据地方特色研发创新产品,构建工行民生领域同业领先优势。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民生领域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领域·对峙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