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风水实践

2014-04-06 12:04
山西建筑 2014年28期
关键词:风水学乔家大院风水

颜 朝 昱

(中国建筑设计院,北京 100044)

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风水实践

颜 朝 昱

(中国建筑设计院,北京 100044)

简述了传统民居建筑与风水学的发展历程,以乔家大院、丁村民居、平遥古城三个传统民居为例,探讨了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风格,分析了风水学在传统民居建筑中运用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方法,为建筑领域进一步探索与应用风水学提供参考。

风水学,传统民居,建筑

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的实践,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特色体系。风水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广流民间为人民所热爱。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的风水术融汇了古代的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宗教、民俗等等方面的成果,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科学与艺术的历史真知,深深扎根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我国的风水学产生于民间而起始于相宅,而后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在社会发展历史长河的早期,人类基本上是依赖自然而生存。因此风水术的基本要求:缜密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即对自然和社会认识之、把握之、顺应之、有节制改造之,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以达“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是风水论基地选择的基本格式。其次建筑空间封闭,背景烘托,层次轮廊以及借景对景效果,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在我国传统民居的选址中也同样运用这些基本原则。背山,植被茂密,既可屏挡冬日北风寒流,又可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面水,可以迎来夏日的凉爽,用于农田取水灌溉,还可造成便利的水上交通;三面环抱可以获得安静的生活环境;朝阳可让人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提高室温。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及多种经营良性生态循环,也就是造宅的福地了。

山西传统民居的发展,隋唐以前仅能从壁画或出土文物的构件中有所显示。隋唐时期从唐代陶制院落模型和敦煌壁画中了解到,一般民居以直棂窗回廊连楼为四合院,中间对称而狭长。宋、辽、金、元时期的民居多以窑洞为主,木结构次之。如元代民居三向正房,面南背北,大门居中。明清时期山西社会经济繁荣,民居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进入了全面成熟时期,形成了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下面例举几个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简述他们的风水术实践。

1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来又经过了两次扩建而成现在的规模。前后历经近两个世纪,仍然保持了建筑风格的统一,整体建筑浑然一体。大院由6个分院和19个小院组成,占地近9 000 m2。

乔家大院地处晋中平原,虽位于村堡之中,但布局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自成了一座城堡式民居建筑。大院四周高墙壁垒,增添了其雄伟和安全感。

乔家大院南三院,北三院以一条石铺甬道分隔开来。南三院坐南朝北,显然违背了建筑的阴阳秩序。但通过北三院进行调整,错开大门开启位置,改变两个入口的方位,增添影壁,变通厕所及排水口的位置,使不利因素得以转化。反映了乔家主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并没有局限于风水的种种禁忌。

乔家大院的重复院落及空间组合,体现了《周易》“列贵贱者存乎位”的封建思想。讲究前卑后尊,左右关联,内外有别和高低呼应。在一些附属建筑位置上,同样考虑了阴阳秩序。乔家大院在处理大院的整体风水考虑时,还采用了造景及借景的手法,造假山,引外水,还以雕塑与绘画填置所需。

2 丁村民居

丁村民居位于襄汾县城关镇丁村,建于明清期间。目前保存完好的民居,还有40余座。由于受自然地形所限,早期建筑以明代建筑为主,简称“北院”。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向中东扩建,这部分称“中院”,属清代早期民居建筑。清朝晚期再向西南延伸,建成的民居建筑部分称“南院”。整体建筑风格一致,形成了一个“丁”姓的群体民居院落。丁村位于汾河东岸土坡上,全村凝结于下沉“穴”的位置之上。具备“塬势之藏纳”与“地势之高燥”的风水自然环境。有充足的日照,且隐蔽似世外桃园。丁村民居风水思想,视住宅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群体四合院阴阳法则。外实内虚,主屋与两厢,门堂分主次,构成了三层阴阳关系,院落之间纵横交错,又形成了有主有次的阴阳关系。

丁氏家族对于道路的规划上颇有讲究。村内采用“丁”字形道路布局,道口、街头修建庙宇,以此来保证丁姓人丁兴旺“不泄风水”。

丁村民居坎宅巽门,大门开于东南位置,进风以似通行无阻之意。大门对面,设影壁求吉避凶。西南的“鬼方”设茅厕。

丁村的“风水楼”。丁村民居初建没有两进院落,出于风水需求,在宅的一角建望楼以补风水,称“风水楼”。一为挡北煞而建,二位于后楼至高点,喻意高高在上,步步升高之意。

3 平遥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以众多的明清时期传统民居建筑群组成。目前保存较好的宅院还有400余处。严谨的四合院南北宽,东西窄,轴线突出,左右对称,且多以二进以上大宅院落为主。建筑形式:木构架砖瓦房,砖窑木廊外檐,下窑上楼等形式。

平遥古城地处晋中平原地带,四周高大城墙形成围合之势。站在城墙之上,极目远望。高有远山苍天,平有林木掩映,深有迂回幽曲,悠悠不尽之意,方显选址用心。

平遥古城平面方形,形似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构成神龟首尾四段。南为龟头,两眼水井象征双目。北为龟尾。南北大街组合成神龟摇头摆尾。

平遥古城内部布局方正井然有序。建筑朝南,南北正直,东西呼应。全城以市楼为中心,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符合“天圆地方,道在中央”之说。城中有城隍庙、县衙署、文庙武庙、清虚观、集福寺,充分反映了“人神共治,三教合一”“五方四象”的传统封建文化思想。

风水学最大的成就是相地选址。讲究建筑、人、环境高度统一的“天人合一”理念。聚气焦点为“穴”,南北为正,居中为尊,十字交叉为中“天心十道” 。平遥所建至高塔楼——市楼位于古城中心,属于一绝。平遥民居建筑屋面多为单坡形式,所谓房子半边盖。单坡是房屋后墙最高,四周向里坡下,这种形式喻意聚气生财,肥水不外流。另外也防盗安全。

4 结语

综观山西传统民居,由于地理、自然、人文和特殊环境,从南到北形成了各地特有的民居建筑艺术风格。应用风水术方面各有千秋。本文选择了三个大院:一个独立的院落;一个由四合院组成的群体院落村;一个由民居建筑辟组成的古城。不管怎么讲,风水学运用的基本原理,历经千年曲折发展,到目前仍为广大人们所喜爱和运用。至于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反映的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我们不去理它也罢。风水学依然是我国优秀历史传统准科学的建筑文化。

[1]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 颜继臣.山西传统居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The fengshui practice in traditional house building

YAN Zhao-yu

(ChineseArchitecturalandDesignInstitute,Beijing100044,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d brief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raditional house building and fengshui theory, taking the Joe Grand Courtyard, Dingcun residence, Pingyao County three traditional houses as an example, discussed the architecture art style of traditional houses, analyz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actice method of fengshui theory used in traditional house buildings,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rea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engshui theory.

fengshui theory, traditional house, building

1009-6825(2014)28-0012-02

2014-07-22

颜朝昱(1973- ),女,高级建筑师

TU-092.9

A

猜你喜欢
风水学乔家大院风水
乔家大院“被摘牌”警示了什么
风水学
苦等两年乔家大院终究还是得不到商标使用权
一个家庭的好风水来自哪里?
风水——环境感应心理学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篇)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现代家居风水学研究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中对于风水学的应用
养好你喜欢的女人,就是养好你自己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