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地勘档案编研工作

2014-04-06 11:59蔡桂霞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编研选题勘查

蔡桂霞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湖南 长沙 410011)

档案编研工作作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汇编档案文献史料和编制综合参考资料的一项工作。回顾多年来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持续开展的核地勘档案编研工作,其编研工作成果使核档案资源得到了最大价值的利用,为核科技档案资源体系扩大覆盖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核地勘档案的特点入手,探索和总结了核地勘档案的编研工作方法和成果。

1 核地勘档案编研的原则

1.1 核地勘档案的特点

核地勘档案作为地质科技档案的一个分支,具有普通地质档案的共性:即种类的多样性、强大的继承性(创新仅占百分之几,大部分是继承前人的积累)、可开发利用性等。其不同特征是专业性强、来源庞杂而零星、内容分散且表面化、检索查找率低。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保存了近60年来大量的地质档案资料及实物标本,这些馆藏档案有如下特征:

(1)馆藏源自中南四省、区内各核地质队的汇交资料,建立了全国三级核地勘单位档案体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分库保管,使档案资料再开发有了一定的难度。

(2)原始状态的纸质地质报告、图件和图表居多。

(3)核燃料属于国家战略资源,核地勘资料中涉密的档案较多。

目前国家有计划地放开铀矿地质勘查市场,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和开展所辖区域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逐步形成开放有序的铀矿地质勘查开发新格局。

1.2 核地勘档案编研的原则

根据核地勘队伍的性质和核地勘档案的特点,核地勘档案编研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存真求实原则。力戒产生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

(2)编研适用原则。根据地勘市场需求立题,研究和编写切实可行、适用性强的编研成果。

(3)立足馆藏原则。强调本馆藏,并不否定利用本单位暂时尚未归档和外单位的有关资料,扩大搜集还可起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馆藏档案的作用。

(4)保密维权原则。核档案编研有其特定的规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外提供成果。

2 核地勘档案的编研方法

核档案编研成果的完成通常都要经历选题论证、档案资料选择与核实、编研信息加工、编研成品后期制作等程序。过去,档案馆编研工作存在闭门造车的编研多、对档案信息资源深度的挖掘少、编研成果多以文字形式存在等问题。近几年,核档案编研工作从保守低效的关门编研正逐步转向充分利用社会各项资源的高效开放式编研,努力营造以编研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参与协作的现代编研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化组合,力增核档案编研工作及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重视最大的编研经济效益[1]。

2.1 选 题

选题、搜集与选材是编研的3个环节,是全部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与普通档案的编研相似,核档案编研的选题必须体现时代性,符合核地勘科研生产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有可行性及一定的预见性,选题上不贪大求全,掌握短、平、快的准则,保持核地勘科技材料真实原始的面貌,才能编研出核地勘特色的成果。

2.2 组 队

核地勘档案编研通常以专业技术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核地勘项目的档案资料编研工作,并施行以核地勘技术人员为主的准则。甚至可由专业科技人员领头,并要求档案人员多掌握核地勘专业知识。

2.3 方 案

题目选定之后,经过反复论证,认为确有把握完成任务,应争取上级同意,列入馆内的工作计划之内或力争立项,争取经费,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编研工作,使其在短期内走入实施阶段。

2.4 占有资料

这是核地勘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精选的材料要立足于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的收藏,同时应注意选取材料要切题、准确、典型、完整,对所获得的各种核地质档案资料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根据选题,编写出实用性强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资料。小题目采取独立的编研形式,展开简洁明了的编研方法;大题目可采用馆际联合、甚至跨行业联合的方式进行编研。这种选择有利于编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3 核地勘档案编研面临的新挑战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作为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档案编研工作在网络环境中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档案编研方式,努力探索网络时代档案编研的新特点、新思路与新方法。

3.1 网络信息环境下档案编研选题的特点

网络信息环境下档案编研选题的特点如下:

(1)网络信息下的核地勘编研工作可满足选题的创新性、时效性、前瞻性和选题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2)资源共享扩大了编研选材的内涵,利用群体及信息价值的可塑性拓宽了选题的空间,使编研选题及题材得到了拓展。

(3)有利于核地勘档案资源开发中“两个体系”的建立,改变以往以编研者思路为主的选题取向。

(4)编研者与利用者的关系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转变,使选题更加人性化。完成的 《资源矿田专题目录汇编》档案编研项目,充分应用内网广泛吸纳建议的功能,编研选题适时、切题,受到普遍好评。

3.2 多媒体编辑技术丰富了编研的手段

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多领域、多方位、多形式开展核地勘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可能。首先,借助计算机提供的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运用电脑进行文字编辑处理,可一次录入,随意复制,灵活编排版面,大大提高了编研工作效率。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可对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统一进行处理、存储,实现了同一对象多种形式的同步表现。通过对声、像、字、图、表等各种信息全方位编研,把更加丰富多彩的编研形式呈现给读者,大大优化了编研成效。

借助网络多媒体的丰富表现力,核地勘档案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望达到高度的统一,同时也有利于激发编研人员的创作热情,使编研者突破传统的思维空间,让编研材料更具吸引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例如:开发的 《湘南南北带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条件分析》(2006)的编研素材中包含了多处视频影像,生动地展现了勘查的现场景象。成果还运用大量的照片、解说和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来体现编写材料的立体效果。

3.3 网络为核地勘档案编研成果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媒介

网络媒介的自身特性为档案编研成果提供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传播条件,为编研成果的转化建立了平台,改变了以往人工传递的媒介传播方式;编研成果的网上出版发行,还解决了传统档案编研出版物由于受纸张载体的限制从而导致出版内容信息量与篇幅有限之间的矛盾。网络发行,能超越时空并即时传播,这大大提高了编研成果应用的时效性,满足了人们要求档案信息准确、快捷的个性化服务。前几年所做的《编图资料专题目录汇编》(2005),就是通过网上发布,吸引了数十个横向单位来信来电咨询。

4 核地勘档案的编研应加倍注意的问题—保密工作

铀矿产历来是国家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但眼前国家已有计划地放开铀资源勘查市场;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和开展所辖区域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允许社会资本投入铀矿勘查、开发新领域,享受勘查、开采权益,逐步形成了开放有序的铀矿地质勘查开发新格局。这一举措一方面促使了核地勘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使核地勘档案资源保密面临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在核地勘档案编研过程中,特别是在编研成果应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国家安全和企业秘密,因此在核地勘档案的编研工作中应加倍注意这些问题。

为了有效保护核地勘涉密档案的信息安全,自行开发研制了一套“地质档案管理系统”检索软件,相继建成了中南XXX个铀矿床、矿点数据库、核工业中南铀矿储量数据库和核工业中南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安全使用铀资源信息起到了先导作用[2],档案部门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和方便人民群众利用的两个体系”活动中把信息保密技术和网络安全防范两方面置于档案管理的立足之本,对于核地勘涉密档案信息的保密防范,采取传统保密手段与现代保密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计算机安全保护技术,切实保障涉密档案的馆内使用以及网上汇交、传输、加工、处理、存储等操作的安全运转。多年来,档案科技人员加强探索与研究,正在努力创建适应核地勘档案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把握编研选题,利用先进的编研手段和信息传播工具,才能把档案承载的信息从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高效的编研成果,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充分体现档案的价值,发挥其对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服务作用。

[1]方 鸣.档案编研开发工作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档案,2004,(8):44-45.

[2]孔 晖.核地质档案的开放利用与安全问题研究[J].兰台世界,2009,(3):38-39.

猜你喜欢
编研选题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