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痛经饮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

2014-04-07 12:52常宗敏陈建宾国秀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乌药延胡索白芍

常宗敏 陈建宾 国秀峰

(1.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中医院,072550 2.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医院)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西医学将痛经划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属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1]。本文讨论的病例以原发性痛经为主。2010年9月~2012年9月,笔者运用自拟痛经饮加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并与常规中药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一般资料

全部12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25岁,平均(17.34±5.7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平均(4.60±0.50)年。对照组6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24岁,平均(18.11±5.7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4.40±0.9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及《中医妇科学》[1]确定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诊断标准:有痛经病史,腹痛多发生在经潮前1~2d,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痛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冷等晕厥之象。也有少数于经血将净1~2d开始觉腹痛或腰腹痛者。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通过西医检查手段如B超、腹腔镜等确诊的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发生在经期的内、外、妇诸学科疾病引起的腹痛症状,如急性阑尾炎、结肠炎、膀胱炎、卵巢蒂扭转等[3]。

临床分型:①寒凝血瘀型:证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恶心呕吐,舌黯,苔白腻,脉沉紧或弦紧。②气血亏虚型:证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不华,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1.治疗组:①寒凝血瘀型:痛经饮Ⅰ号方。方药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30g,延胡索10g,小茴香10g,乌药10g,胡芦巴6g,艾叶10g,桂枝10g,益母草30g,生蒲黄(包)10g,五灵脂12g。水煎,日1剂,分2次服,经前3~7d或经期服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②气血亏虚型:痛经饮Ⅱ号方。方药组成:党参15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延胡索12g,乌药10g,焦艾叶10g。若畏寒喜暖者,加附子6g,仙灵脾12g。水煎,日1剂,分2次服,经前3~7d或经期服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

所有治疗组病例无论哪种证型,同时穴位贴敷自制五味痛经膏:五灵脂150g,肉桂30g,白芍200g,细辛30g,冰片1g。共研细末,于经前3~5d,选关元、中髎两穴,每穴取15g粉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贴敷于穴位,外用橡皮膏固定。月经来潮后2~3d无腹痛去掉膏药。

2.对照组:①寒凝血瘀型:给予艾附暖宫丸合益母草膏治疗。②气血亏虚型:给予八珍益母丸合元胡止痛片。以上两证型均于经前3~7d或经期服药,连服3个月经周期。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指导原则》[2]中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为治愈;经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用治疗或服用止痛片可以坚持工作为显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治疗或服用止痛片后可以坚持工作为有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变为无效。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为经脉“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笔者认为,只要准确把握辨证关键,或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或益气养血、温经止痛,口服中药治本,穴位贴敷治标,使药力直达病所,内外合力,治疗效果良好。

痛经饮Ⅰ号方中当归、川芎、白芍养气和血;小茴香、胡芦巴、乌药、艾叶、桂枝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益母草、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诸药合用,达到寒祛瘀化痛止的目的。痛经饮Ⅱ号方中:党参、当归、川芎、白芍补气养血,使经脉得养,乌药、焦艾叶、延胡索暖宫散寒止痛;附子、仙灵脾温补肾阴。诸药合用,达到补养气血、和营止痛的目的。五味痛经膏中五灵脂活血止痛;细辛、肉桂祛风散寒、芳香走窜;白芍缓急止痛;冰片止痛,引药入经。五味合用,香窜而温通经络,驱风寒,振奋经脉,鼓舞气血,收到通经活血镇痛的功效。在临床工作中,无论何种证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辨证准确,就能使患者的痛经之苦得到缓解。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31.

[2]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6.

猜你喜欢
乌药延胡索白芍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延胡索总碱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