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淡化海砂应用前景

2014-04-07 16:55张艺莹罗作球袁启涛
商品混凝土 2014年2期
关键词:海砂河砂淡化

张艺莹,罗作球,袁启涛

(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浅谈淡化海砂应用前景

张艺莹,罗作球,袁启涛

(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450)

中国河砂资源日益枯竭,致使建筑市场砂源短缺,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海砂储量丰富,但由于含有有害成分,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海砂使用情况、河砂现状、淡化海砂的应用前景几方面剖析了海砂作为河砂替代砂源的可行性,并指出淡化海砂由于资源丰富、淡化成本低等优势,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海砂应用;河砂;海砂淡化工艺;应用前景

0 引言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混凝土,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砂子是混凝土主要组成材料,其用量也在逐年攀升,根据 2007 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研究报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000 美元时,人均建筑砂的需求为每年 2t,如此推算,我国年需求建筑用砂将达到 26亿t[1],这对国内砂源储量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如今中国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河砂的开采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找到替代砂源变得极为迫切,因此人们将关注度转移到了储量丰富的海砂资源上。海砂相比于河砂有其特有的优势,它成本低、粒形好、含泥量低,在未来大量合理的利用海砂,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海砂中含有较多有害的杂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合理、科学的使用海砂。

1 海砂利用现状

由于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引发的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同时陆地矿产和建筑用料资源不断减少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极大地刺激了对海砂矿产的需求膨胀。据统计,2003~2008 年,各国建筑用砂用量惊人,以人均消费砂用量计,韩国为 8.5t、日本为 7.8t,美国、德国和法国都达到 7t左右,英国为 3.6t,其中海砂占了相当的比例 (>30%)[2]。

海砂在混凝土中应用存在以下问题:(1)海砂中含有的氯盐主要有 KCl、MgCl2、CaCl2与 NaCl 等,氯离子会促使水泥中的硅酸盐类分解,加速水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较为致密的 C-S-H 胶体,造成钙钒石的含量较少,氯化铝酸盐水化物的含量较多,因此可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然而也会破坏钢筋的钝态保护膜,从而导致钢筋腐蚀[3];(2)海砂中含有的硫酸盐类主要为 Na2SO4,由于SO4

2-会与水泥水化产物 Ca(OH)2反应生成 CaSO4·2HO2水化物,再与水泥中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硫酸铝酸钙又称钙钒石,导致体积膨胀,使混凝土产生龟裂,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极大[4];(3)贝壳主要成分为 CaCO3,属于惰性材料,一般不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但这些轻物质往往呈薄片状,表面光滑,本身强度很低,且较易沿节理错裂,而且与水泥浆的黏结能力很差。一般来说,当贝壳类等轻物质含量较多时,会明显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使混凝土的抗拉、抗压、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及抗冻性、抗磨性、抗渗性等耐久性能均有所降低[5],因此必须对海砂中贝壳类物质的含量加以限制。

1.1 国外海砂使用情况

日本是最早使用海砂的国家之一,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使用海砂。日本是岛国,河砂资源匮乏,根据 1994 年的统计,仅长崎、香川、福冈三地区的海砂年用量,就达 248711万吨[6]。日本沿海地区 90% 以上的建筑用砂都是海砂,但未出现过滥用海砂和“ 海砂屋 ”等问题[7]。日本严格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限定值,日本土木学会编制的规范中规定,对于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其氯离子总量不超过 0.3kg/m3,一般钢筋混凝土的氯离子总量不超过 0.6kg/m3,日本规范(JASS5)规定“海砂含盐量超过0.04% 又不得不使用时,必须采取减小水灰比、增加保护层厚度和使用阻锈剂等措施”[5]。美国混凝土学会(ACI201、ACI318、ACI222)相关规定,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分别不超过0.06% 、0.06%、0.08%;潮湿环境下或者有氯盐的情况下,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0.1%、0.15%、0.2%[8]。

1.2 我国海砂使用情况

我国最早使用海砂的地区主要是宁波、舟山、深圳等地,沿海地区一直存在着河砂资源不足的情况,就福建而言,由于受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制约,以及大规模发展临海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很大一部份土地是通过围海造地来提供的,这样仅福建本地就使用了大量的海砂[9];据宁波市建筑材料管理处的调查显示,宁波市每年建设用砂中海砂的使用量在 80% 左右,仅以 2003 年为例,宁波市建筑用砂约为1000万t,其中用海砂 800万t。而这 800万t 海砂中,未经淡化的海砂使用量高达 520 万t,占 65%[10]。每年我国都有如此大量的海砂被使用,若没有按相关规定要求控制海砂氯离子含量,使用不规范,将会给建筑埋下危险隐患,也会对社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为了规范建筑市场对海砂的使用,国家及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标准及管理办法。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有关规程,对海砂及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最大含量进行了限定。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规定,对于Ⅱ类海砂,氯化物含量应低于0.02%,在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环境中,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为 0.10%,预应力混凝土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为 0.06%;JGJ52—201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海砂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低于0.03%。台湾经济部标准检验局也明确规定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的标准为 0.3kg/m3[5]。近几年,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新公布的 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也对海砂氯离子含量限定在 ≤0.03%,这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更严格,体现了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对混凝土用砂从严控制的目的[11]。2004 年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关于严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海砂必须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淡化海砂,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 0.06%。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 0.0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 年 5 月 18 日发布《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将第3.0.1 条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海砂应作净化处理”作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工作。

2 淡化海砂的应用

2.1 建筑用河砂现状

河砂是经过河水多年冲刷而形成的表面光滑的砂子种类,河砂形成周期较长,它可以算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河砂的储量随着中国经济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呈现逐渐减少甚至枯竭的趋势。而且,河砂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每年开采的河砂,对河床及水利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降低了防汛能力,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减少河砂的使用并寻找其替代砂源,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海砂是海里的石头在海浪的冲击下形成的颗粒,相比于河砂,海砂具有粒形好、含泥量低、成本低等特点,且我国沿海地区海砂资源相当丰富,资料显示我国浅海砂资源总量为 1.6 万亿t,发掘潜力巨大,分布集中,适合建筑的大规模开采应用[12]。然而,由于海水中存在大量的钠盐、镁盐,造成海砂中也大量存在这些腐蚀性盐类,国家明确规定,未经处理的海砂不能用于建筑上,面对储量如此丰富的海砂,我们怎样才能“变废为宝”呢?我国早在 1997 年就提出了淡化海砂的概念,在借鉴其他国家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先例的基础上,目前,多地区已开始使用淡化海砂拌制混凝土,淡化海砂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

2.2 淡化海砂工艺优化

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美国等很早就开始淡化海砂的生产和利用。其中,日本是世界上淡化海砂最大的生产与使用国。日本对海砂的除盐方法包括喷洒、浸泡、机械等方式。我国宁波地区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采用机械除盐的方法生产淡化海砂,积累了丰富的淡化海砂生产和使用经验[13]。

传统淡化工艺是通过淡水冲洗及筛选去除海砂中有害物质,但淡化技术薄弱,浪费大量淡水资源,海砂淡化后技术指标缺乏系统的研究及评价,很容易造成淡化的不彻底,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根据以上情况,天津等一些淡水缺乏的沿海城市提出使用中水—淡水处理海砂关键技术。中水是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杂用水,搅拌站中水包括海水、搅拌站循环净化中水、收集雨水等。中水的有效利用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沿海城市,显得尤其重要。中水—淡水海砂淡化工艺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在冲洗前应先进行淡化效果试验,确定淡化砂水比及最佳淡化时间,以使海砂达到最佳的淡化效果;其次,利用中水进行初步淡化,去除一部分氯离子等杂质后,再利用淡水对海砂进行二次淡化,通过两次淡化,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淡化海砂;最后,在解决淡化废水排放问题上,可将淡化后用水循环使用,循环过程中对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氯离子等杂质再进行循环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更实现了变废为宝,使淡化废水得到了有效利用。待技术成熟后,努力实现海砂淡化—水质处理—循环使用的自动化工艺流程,并实现淡化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2.3 淡化海砂应用前景

2002年 宁波地区混凝土量 600~700 万m³,其中,使用淡化海砂混凝土方量约 250 万m³,占到 35%~40% 。据统计,宁波七大商品混凝土公司,2002 年商品混凝土产量 70 万m³,全部使用淡化海砂。至目前为止,未有因淡化海砂的使用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报道[14]。从 2009 年后宁波地区的商混站已基本都采用淡化海砂,在 2001 年,宁波地区已经建成投产淡化海砂场三十多家,年产淡化海砂 450 万t[15],生产一吨淡化海砂的成本与目前市场上河砂相比低 15~20 元左右,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而且淡化海砂资源丰富,作为建筑材料有很好的使用前景,是解决资源枯乏与经济建设需求之间矛盾的良好途径。但目前淡化海砂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其在建筑上的应用存在疑虑,这就需要我们借鉴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依靠政府及相关学者给予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国家制定淡化海砂在混凝土中应用规范,实现海砂的华丽转型。

3 结论

对于建筑使用海砂,虽然现在处于较尴尬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使用海砂。目前,我国对淡化海砂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为淡化海砂处理工艺的优化及海砂混凝土的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现在海砂淡化缺乏系统的研究,淡化市场比较混乱,充斥着大量的不法商家,这就需要国家及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及规范海砂淡化市场。

随着海砂淡化技术的发展及辅助措施的不断成熟,淡化海砂在建筑上的应用前景将是光明的,是解决建筑市场河砂资源短缺、“海砂屋”泛滥、建筑质量堪忧等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未来,海砂淡化技术及工艺的研究将获得更多的关注,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傅建彬.海砂建筑材料资源化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 白凤龙.中国海砂资源勘查、开采与可持续发展 [J].矿床地质.2010(29):771-772.

[3] Grattan-Bellew P E.Micro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deteriorated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996,10(1):3-16.

[4] Dehwah H A F.Effect of sulfate concentration and associated cation type on concrete deterior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cement hydrat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7,21(1):160-165.

[5] 廖佳庆.海砂在福建地区混凝土中的应用前景[C]. 2009GHMT第 7 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福建:2009:423-424.

[6] 洪乃丰.海砂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与对策 [J].混凝土,2002,(8):12-14.

[7] 张泳.沿海地区海砂利用及所引发问题的研究 [J] .四川建筑,2006(6):129-130.

[8] 薛靖.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作用研究[J].建筑与工程,2009(11):620-621.

[9] 陈坚.我国海砂资源的开发与对策[J].海洋地质动态2005(21):5-6.

[10] 柳志贤.海砂的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建材,2012(3):25-26.

[11] 吴佳健.对混凝土海砂使用中品质控制的几点思考[J].混凝土世界,2013 (48):96-97.

[12] 陈杰林.浅析淡化海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前景[J].福建建材,2011(6):64-65.

[13] 李学文.建筑用淡化海砂的生产和应用[J].广东建材2009(1):17-18.

[14] 史美鹏.淡化海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混凝土,2004(4):65-66.

[通讯地址]天津市临港经济区渤海十六南路 289 号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临港站(300450)

张艺莹,女,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从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海砂河砂淡化
水动力因素对砷在河砂中迁移影响的柱试验与模拟
海砂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用海砂深度净化的技术、生产与产品管理
库布齐风积沙对各分级河砂的填充效应
浅谈对“海砂楼”的认识及检测判定方法
福州采取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盗采海砂
菲律宾建明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签署天然河砂产学研合作协议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河砂耦合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浓度酸性含氟废水的研究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