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文书研究开栏语

2014-04-08 16:07康香阁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太行山邯郸文书

康香阁

(邯郸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太行山文书研究

太行山文书研究开栏语

康香阁

(邯郸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北 邯郸 056005)

2013年,邯郸学院入藏太行山文书12大箱,约10多万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太行山文书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邯郸学院学报》得天时地利,决定从2014年第4期开始设立“太行山文书”研究专栏,陆续公布整理的最新文书资料和研究成果,本期刊登了乔福锦的《昔阳县长岭村级档案叙录——太行山文书专题资料整理》,邹蓓蓓的《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文书述略》,赵彦、吴志玮的《〈农民识字课本〉范本研究》等3篇文章,均属第一手资料,敬请诸位学界同仁关注,并欢迎参与太行山文书研究。

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开栏语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一百多年以来,随着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徽州文书等文献的陆续发现,渐渐形成了甲骨学、汉简学、敦煌学和徽学等一门门新的学问。2013年入藏邯郸学院的太行山文书,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并逐渐会形成一门新学问——太行学。《邯郸学院学报》得天时地利,决定从2014年第4期开始设立“太行山文书”研究专栏,陆续公布整理的最新文书资料和研究成果,敬请诸位学界同仁关注,参与其中。

太行山文书的发现。收藏家乔福锦先生花费近30年的心血,收集了12大箱,约10万件地方民间文书。2013年,乔福锦先生欲寻求学术合作单位,邯郸学院领导高屋建瓴,获此消息后,雷厉风行,果断决策,从而使这笔大宗文献成功入藏邯郸学院,为学术界成就了一段新材料理想归宿的学术佳话,也使邯郸学院骤然间成为“预流”学术前沿的新材料收藏重镇。[1]1682014年,邯郸学院又陆续入藏了田和旭文书,文书总量已达15万件。

太行山文书的命名。这批民间文书的收集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在入藏邯郸学院之前并没有确切的名称,入藏邯郸学院后,为研究和宣传的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将其命名为“太行山文书”。为何将其命名为“太行山文书”,主要是根据文书内容的来源地因素。这批文书从地域上涵盖晋冀鲁豫四省,也夹杂有少量陕西、福建其他省市县的文书甚至日本的书信,但大部分文书的内容来源地是以太行山区为中心,集中于晋冀豫交接地的涉县、武安、昔阳、平顺、邢台县等数市县,故名之(也简称“太行文书”)。

太行山文书的时间。通过清点发现,太行山文书中记载时间最早的上至明代中叶,最晚的下至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结束,跨越古代、近代与现当代三个时期。

太行山文书的类型。大致分为个体文书、宗族文书、村落档案、民间教育文书、日用类书等五个类别以及部分集体企业等单位文书。个体文书包括传记、年谱、档案、书信、照片、笔记、日记、作文等;家族文书包括契约、账单、族谱、家史、礼仪文书、科仪文书等;村落文书包括账单、文书、文件、档案、村史、乡土志等。民间教育文书包括科举时代的教材、教材辅导、文章范本、学生作业等。日用类书既有综合性的通书,又有礼仪样本与实用读物等。[2]58

太行山文书的研究。2014年是太行山文书整理研究开局之年,研究成果颇为显著,仅在全国核心报刊就发表文章10篇,其中在《光明日报》发表3篇,分别为刘广瑞的《学界研讨太行山文书史料价值》(2014年1月29日)、鲁书月和刘广瑞的《“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学术研讨会”简述》(2014年6月25日)、乔福锦的《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考辨》(2014年9月24日)。在核心期刊发表8篇。其中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1期发表了乔福锦的《民间社会历史文献与现当代史学撰述》,第6期发表3篇,分别为:孙继民的《古文书学视野下太行山文书的定位、特点和价值》、鲁书月和顾海燕的《太行山文书与晋冀鲁豫根据地研究》、宋坤和邹蓓蓓的《太行山文书中民间识字教材“杂字”研究》;在《山西档案》2014年第6期发表3篇,分别为:冯小红的《一纸文书及其背后的事件》、顾海燕的《流水账中的日常生活——以“十里店”文南堂账本为例》、邹蓓蓓的《太行山文书晚清民国尺牍范本及其文献价值》;雷宏谦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发表《太行文书、太行文化与太行学——乔福锦教授访谈录》。

太行山文书研讨会。自2013年太行山文书入藏邯郸学院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举办了二次学术研讨会。第一次为2013年12月21举办“太行山文书入藏邯郸学院学术座谈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光明日报》和太行山文书的收藏者乔福锦先生等十数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第二次为2014年5月23-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和邯郸学院联合举办的“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贵州、山东、云南、山西、河北等地近2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80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会议论文50篇。

太行山文书基地建设。2014年12月,“邯郸学院太行山文书研究中心” 列入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支持计划。

太行山文书课题立项。顾海燕申请的课题《太行山东麓的古村落研究——“十里店”的追访与续读》被列入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顾海燕申请的课题《追访与续读:1960年以来的“十里店”变迁》被列入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邹蓓蓓申请的课题《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民国时期王氏家族契约文书研究》被列入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邹蓓蓓申请的课题《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晚清民国尺牍范本整理与研究》被列入2014年度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太行山文书研究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笔者既主持学报工作,又负责地方文化研究院太行山文书的整理研究工作,近水楼台,预估未来,决定开设“太行山文书研究”专栏。

本期“太行山文书研究”专栏发表文章3篇,第一篇为乔福锦的《昔阳县长岭村级档案叙录——太行山文书专题资料整理》。在太行山文书中有一批县、社、队档案,昔阳县长岭村级档案,即是其中一宗。该宗档案时间起自1944年,止于1984年,总计70册(卷)。这一宗大体完整的村级档案,描绘出包括抗战、减租减息、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革”及新时期初期在内的现代华北乡村历史全程的基本轮廓,是这一特定时代乡村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具体写照,是几乎所有影响20世纪后半期历史之“重大事件”的基层记录。第二篇为邹蓓蓓的《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文书述略》,家族文书在太行山文书中是大类,作者选取民国邢台县王氏家族契约文书为个案进行了系统整理和介绍。王氏家族契约文书共有23件,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其中土地买卖契7件、典当田房契8件、分家析产文书4件、完粮纳税单4件。从时间上来看,始于民国七年(1918年)迄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从文书内容来看,分为买卖契约、典当契约、分单契约、完粮纳税单,其中买卖契约和典当契约占多数,共15件。第三篇为赵彦,吴志玮合写的《〈农民识字课本〉范本研究》。在太行山文书中,有一本编号为HTX01B250023的《农民识字课本》,这是一本由河北省正定县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编著,195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农民识字课本》。一本由基层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编的识字课本,为什么会由高级别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呢?作者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并亲自去该课本编著单位河北省正定县北早现乡实地调研后发现,这是一本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而编写的记工识字课本,并且是1956年1月由教育部选定的,供各地在编写农民识字课本时作参考的范本之一。该课本对于建国初期 50年代的正定县、河北省乃至太行山地区的扫盲运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1]孙继民. 古文书学视野下太行山文书的定位、特点和价值[J]. 河北学刊,2014(6).

[2]雷宏谦. 太行文书、太行文化与太行学——乔福锦教授访谈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4).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苏红霞)

G275

A

1673-2030(2014)04-0065-02

2014-12-10

康香阁(1959—),男,河北成安人,《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审,地方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猜你喜欢
太行山邯郸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太行山写生》
邯郸在哪里?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黑水城出土《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砲”类文书再讨论
太行山(外二首)
清代邯郸教育
太行山上忆当年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
关于回鹘文书中几个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