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基于近代史的视野

2014-04-08 16:07梁瑞英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近代史中华民族力量

梁瑞英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基于近代史的视野

梁瑞英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从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得出清醒认识,人民群众不管是在实现民族独立,还是在实现中国梦想的征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中国梦;近代史;群众路线

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隆隆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迈入了屈辱、沧桑、奋争、图强的近代史。众所周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处于亡国灭种的灾难中,百姓生灵涂炭、民族饱受屈辱、国家尊严尽失……,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将殖民者赶出去,为了反对封建统治,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真正成为主宰自身命运的主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抗争着、奋斗着……经过 174年的艰辛奋斗和不懈探索,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伟大的中国梦想又一次呈现在国人面前。从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梦”的那一刻起,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振奋、为之呐喊,总书记的句句话语无不反映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必将凝聚起改革开放无比强大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劳苦大众生生不息、不断求索和奋斗的历史。的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来看,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奋斗历程,同时,也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光明愿景![1]187历史和现实一再向我们昭示着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众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104列宁也说过,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3]491历史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不能把社会发展史归结为某个英雄人物的历史,而应当首先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1031

然而,与唯物史观相反,唯心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则是群氓,是乌合之众。然而列宁却说:“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5]281他还谈到:“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5]57毛泽东同志也对英雄史观进行了驳斥,他谈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4]790因此,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就要明确肯定唯物史观而非唯心史观。中国共产党以前的革命志士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作用,从声势浩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领导者都未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关键没有认识到群众所蕴含的伟力,结果他们的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以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并带领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从此,人民才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二、从近代史视野看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进入了百年的屈辱史,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相继失败,与列强分别签定了《南京条约》、《中法条约》、《马关条约》等,中国逐渐地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泥沼。虽然在封建统治者的软弱退让之下历次战争惨遭失败,但我们必须肯定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战争中的历史贡献。面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社会的满目疮痍,他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曾经为维护民族尊严,反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努力抗争过。反观来看,更能证明侵略者的贪婪无度和本国统治阶级的可耻投降。因为当时不管是侵略者还是封建统治阶级都比较强大,而人民群众的力量相当弱小。但是,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力量,却在历次战争中打击着帝国主义的进攻,限制着封建统治者的卖国求荣。[8]12因此说,没有广大人民的英勇反抗,帝国主义就会越发猖獗,中国就会日益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华民族就有可能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灾难,一部中国近代史就可能被改写,中华民族可能会遭受更深的苦难。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虽然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其毕竟是一个自发的阶级,如果没有精英人物将其组织起来,没有先进理论为指导,也会是散沙一片,形不成合力,革命也会归于失败。因为精英分子既开明又掌握着先进的理论,能够很好的组织民众,与反动派进行抗争。但是中国近代的精英分子却有其固有的劣根性,他们看不起民众,忽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鸦片战争后,面对国家的沦丧,中国人民开始抗争、开始革命、开始图强……但不管是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还是黄花岗起义72位烈士的英勇就义,都说明仅靠小部分政治精英,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要想解决中华民族的苦难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当时中国精英分子根本看不到民众中蕴藏的无穷力量。所以,当他们变法或是起义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去做民众的启蒙工作,而是自信的认为,只要他们振臂一呼,就能使苦难深重的中国获得新生。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美梦在实践中化为乌有。精英分子与民众间的隔阂使二者间的矛盾日益加重。这些都使民族独立的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使本来可以团结对敌的力量受到削弱。所以说,他们虽然也进行了探索,但都是昙花一现。因为缺乏民众作为根基,导致所有的革命和改良都归于失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去世之前总结经验时坦言:革命成功关键在于唤起民众。

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近代史进行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代史的本来面目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笔者认为,近代以来的革命要想取得成功,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必须具备两大条件,首先要有群众基础,其次要有先进的革命理论。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历史雄辩的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党的群众路线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功绩,彻底否定了英雄史观。中国共产党人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不断将其有效的组织起来,从而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终于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并且当家做了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拨乱反正、建设民主法制国家进程中,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华民族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人民开始了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新生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中,继往开来,不懈进取,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世贸组织的加入、上海五国OPEC会议的召开等都是很好的证明。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幸福安康。2002年,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上继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2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而且怀揣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以民为本、以民为师、以民为宗、以民为用、以民为尺、以民为镜,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些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三、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鸦片战争,外国列强用尖船利炮击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了历代中国人的最大梦想。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其实就是民族危机逐渐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人不断觉醒、挽救民族危亡,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过程。[7]114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胸怀天下、浴血奋斗,我们不仅实现民族独立,而且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8]他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回首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深知,假如不走群众路线,假如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因此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8]在讲话中他还指出:“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团结即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想的实现是亿万人民群众梦想的汇聚。国家之梦,实质上反映了亿万国民之梦;亿万国民的梦想的汇聚,就融为了民族、国家之梦。富国强民的梦想就体现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只有国富才能民强,只有每个国民都生活富足,国家才更加强大。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是相通的,水乳交融的。所以,国家的发展最终要靠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要通过国力的增强,尽量保障每个人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满意的收入和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因为这是每个中国人朴素的民生诉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每个人为了实现梦想奋力打拼,把努力汇聚成实干的海洋,才能成就中国梦想。只有整个国家之梦得以实现,每个中国人才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是多么激情豪迈的、催人奋进的话语啊!

中国梦想的实现要靠每个人的真抓实干。美丽的中国梦想让每个国人都感到无比振奋,也使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憧憬和向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想实现国家梦,就需要亿万国民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真抓实干,这样我们迈向梦想之门的脚步才更加坚实。只有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美丽的中国梦想才能美梦成真。中国梦就是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通过实干实现梦想的同时而成就的。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你是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公务员、商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为理想而努力,为梦想而打拼,才能离梦想越来越近。因为坐着谈不如起来行。李克强总理也提到: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空谈不仅误国,而且还误了自己,只有把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联系在一起,与做好每一件小事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那么,实现梦想的路就在脚下。憧憬梦想,让我们信心满怀,实现梦想,让我们不懈奋斗。唯有实干,才能兴邦,才能达到梦想的彼岸。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如今,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陈秀梅. 让梦想照进现实——解读中国梦[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列宁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刘大年. 论中国近代史上的人民群众[J]. 历史研究,1964(1).

[7]正风. 中华民族觉醒与复兴的伟大历程——访近代史研究专家李喜所教授[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1).

[8]习近平.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 B/OL]. 中国广播网. http://china.cnr.cn/gdgg/201211/t20121129_511447348.s html. 2012-11-30.

(责任编辑:朱艳红 校对:贾建钢)

K251

A

1673-2030(2014)04-0117-03

2014-11-15

基金课题: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4030615;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HB14MK002

梁瑞英(1976—),女,河北唐山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法学博士。

猜你喜欢
近代史中华民族力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麦唛力量 (一)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孤独的力量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