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化趋势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2014-04-09 02:49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教学职业

夏 菲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0)

0 引言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英语作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其重要性也是越来越显著。随着2009年教育部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本文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的出台,其“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1]的方针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职公共英语职场化是大势所趋。《高职英语教学要求》还强调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素质与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保证”[1]。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以及高职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备受关注,但是,其发展现状并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1 当前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力量有待强化

据调查,当前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于依赖以讲师为主的中青年教师,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比例偏低。以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公共英语教师共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有16人,占84%,中级职称的教师有12人,占63%,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有3人,占16%,30到40岁之间的教师有13人,占68%,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2人,占11%,而博士学位和正高级职称的教师为零。这与国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对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系统、美国的社区学院等,其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其中德国的《高等学校总纲法》规定,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教师原则上要有博士学位;美国社区学院要求教师一般要达到研究生水平,专职教师需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等[2]553。由此可见,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高学历要求就很严格,而我国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团队结构却不够合理,教学力量相对薄弱。

1.2 缺乏行业实践经验

通过近几年对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调查表明,大部分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均具有理论知识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缺乏的特点。同样在河南机专19名公共英语教师中,其专业为英语教育的有11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有5人,英语语言文学有3人,他们均没有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也很少关注行业动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只是教授英语知识,无法从专业角度给学生传授未来行业所需的职业英语应用技能,这与高职英语教学“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方向明显不符。

1.3 教学理念滞后,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3]。当前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工学结合、能力为本”,但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基本都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其教育理念受所接受的教育形式、教学方法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对职业英语培养目标和教学法的研究,依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语言知识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这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1.4 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第一,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时间不足。据了解,公共课英语教师的周平均课时为16至24节,繁重的教学任务已让部分教师不堪重负,而且还会不时出现临时性工作需要完成,这样一来,可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至于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再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实践,而后将经验总结升华,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尤为力不从心。

第二,科研方法掌握不够。据调查,大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师第一学历为本科。求学时期,由于本科教育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对必要的科研方法缺乏关注,更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参加工作后,由于教学任务重,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都是埋头于教学工作,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忽略了科研方法的学习,以至于对科研工作无从下手。

第三,科研环境不佳。一是学校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缺乏,没有研究氛围;二是科研工作没有学术带头人引领。很多高职英语教师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仅仅是出于自身兴趣或者为了评职称而在某一方面有所探索,科研工作缺乏以院系为单位的协调组织,没有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础;三是缺乏前沿科研信息的获取渠道。与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研究者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无法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发展可以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2.1 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中就明确表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1]。由此可见,高职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知识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前沿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再次,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活动的开展才能更顺利。高职英语教师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充分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培养出真正适合当前职业市场需求的人才。

2.2 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高职英语课程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因此对高职英语教师具有独特的职业要求及需要具备特殊的职业条件。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学发展方向是目前许多英语教育专家所倡导的一种模式。ESP教学不同于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新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2]。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教师技能培训基地的方式来实现。即定期抽调一定比例的教师在校内外基地挂职锻炼,通过理论学习、全程参与、实际操作等方式实时了解职业动态,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3 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高职英语教师处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一线,对高职教育改革有最切身的体会,只有提高科研能力,才能将实践经验总结升华成理论,才能在其研究领域有所发展。首先,学校、院系应尽量给教师营造科研环境。如为英语教师创造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包括读博、进修,或邀请相关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等;另外,还应增加英语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如定期派一些老师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听课等;再者,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加强团结协作精神。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科研课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越来越大,研究一个课题常常需要跨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完成。因此,院系可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培养出若干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引领大家在科研上优势互补、合作攻关,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

2.4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高科技化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根据何克抗教授所归纳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如今正处在IITC(Integrating IT into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网络不仅成为师生教与学的重要工具,而且成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4]。对于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已不再是专业知识之外的一项技能,而成为教学、科研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多媒体技术的熟练应用、网络资源的整合能力自然成了高职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虽然当前大部分年轻高职英语教师在计算机的使用方面具有优势,但从整体来看,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仍亟待提高。高职院校首先要对校内英语教学设备进行技术升级、补充和更新,将教、学和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培训、讲座或计算机应用能力模块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会开发制作特定目的服务的CAI课件、视频、录像,建立自己的主页,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包括网上讲课、网上答疑等)。

3 结语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推进与教师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又和其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职业能力、对职业教育理论的认识密不可分。只有打造出一支善于学习,精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才能保证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孙亚玲,傅淳.教学理念辨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133-136.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廖荭,陆静梅,周桂芬.试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9):69-70.

[6]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23-29.

[7]陈新文.国外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及其启示[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1):4-7.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教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职业写作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我爱的职业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