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的精神

2014-04-09 07:15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礼记孔子力量

王 龙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100029)

论中国人的精神

王 龙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100029)

道是天地万物自有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表现为人民追求生存与发展,追求美好生活,为社会做贡献的本能,道就是人心。中国人的精神培养人民内心的道德,用自己的心衡量所有人的心,以人心为准绳,建立文明秩序,让人民凭借对社会的贡献得到应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回报,进而认同人民对社会的贡献,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发动人民向上向善的本能,提供更高平台,让人民能够做出更大贡献,生产更多财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道德;心;文明秩序;根本利益

中国人的精神指导先辈治国理政、发展经济、强盛国家、进步文明,历千年不朽,传承至今,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灵魂所在。梳理出中国人精神的理论来源、规则及运用很有必要。

一、道:中国人精神的理论来源

(一)道的含义

有一种力量,“强名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道“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1],“生天生地,成鬼成帝”[1],“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德经》四章),是天地万物兴衰成败、进退得失的根本力量。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表明道是天地万物生存的根本力量;与之对应,《周易》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系辞上》)“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1]370表明道是人建功立业的根本力量。

道的力量并非直接可见的力量,也不是可以用完的力量。老子说谷神“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六章),“谷神者,道之别名也”。[1]18“绵绵若存”,表明道好像存在,也好像不存在;“用之不勤”,表明道的力量永不止息。

《周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周易·乾》)表明“以万象之物,皆资取乾元”[3]21,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力量。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表明“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5]71,表明圣人之道贯通一切人事物,“而万物各得其所也。”[5]71孔子讲过什么是天道:“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贵其不已”,指天道永不止息,就像日月的运行不息;“不闭其久”,指天地万物一代代生生不已,永不闭塞消亡;“无为而物成”,是因为万物有自然的生长力量,植物自然会向往光明,动物自然会寻找食物,所以天道没有直接做什么,就能让万物春生夏长,欣欣向荣;“已成而明”,指天道发育万物,功劳卓著。与之类似,《周易》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日月自然运行,永不止息,人类“自然明生”[3]387,自然就有了普照的光明;“自然岁成”[3]387,自然有了时间。孔子看到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还说河水“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孔子家语·三恕》)道是这样一种力量:河水自然川流不息。

对于天道,《诗经》说:“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天道不已”[5]36这句话“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礼记·中庸》),天道的奥秘,在于运行不已。《中庸》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礼记·中庸》)“不贰”,指道贯通一切;“不测”,指天地万物的生生不已。对于天道,朱熹援引程子,这样总结:“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5]108日月自然会运行不息,时节自然会交替不已,万物自然生存繁衍,永不止息,道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力量。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天道是人的自强不息。什么是自强?“自强,非有使之者也。”[1]5天地没有直接做什么,万物欣欣向荣;政府没有强迫什么,人民都会工作。《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礼记·中庸》),“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5]35道是人自然去做的事。司马迁说:“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1]3254每个人,没有受谁驱使,只要有生命,就要吃饭,喝水,就会为了生存与发展而努力。为了生存与发展,人民自然都会工作,自然都愿意竭尽所能,追求更多的利益,这就是道在人上的表现。

综上所述,道是天地万物自有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老子说:“自胜者强。”(《道德经》三十三章)天地万物自然拥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的人,“无为而成”(《礼记·中庸》),能够充分发动这种自然的力量。

(二)用内心的道德发动道的力量

孔子说:“道不远人”(《礼记·中庸》),道并非遥不可及;《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礼记·中庸》)。人离不开道,道是人自有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如何发动这种力量?邵雍说:“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1]503邵雍还说:“太极,道之极也。”[8]503也就是说,道的根本是太极,太极是心,道就是人心。杨万里说:“于何求道曰中,于何求中曰正,于何求正曰易,于何求易曰心。”[6]1表明可以用心来求道。

《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周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是说“天地以生物为心”[1]250,是讲天地的根本在于万物的生生不息,统治者应当发动这种力量,“同天地之德,广生万物”[3]377,让人民富足安康,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何以守位曰仁”,是说发动这种力量,要用仁爱之心,因为仁爱之心与天地之心相符,可以发动道的力量。《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道在人上的表现,就是天命与性情,就是修道,就是培养人心的道德,就是用内心的道德发动道的力量。

二、仁义礼智:中国人精神的规则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经过孔子的整理总结,中国人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一)仁,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义,用他人的期许要求自己

人们都有爱自己的本能,往往“以仁自裕”(《春秋繁露·仁义法》),也都有要求他人的天性,也就是“以义设人”(《春秋繁露·仁义法》)。但人们不能只爱自己,不能只要求别人,应该“上下相亲”(《礼记·经解》),爱所有人。

如何做到爱所有人?“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春秋繁露·仁义法》)仁的含义不在于只爱自己,而在于“以仁安人”(《春秋繁露·仁义法》),爱别人;义的含义不在于只要求别人,而在于“以义正我”(《春秋繁露·仁义法》),要求自己。但人们也不能只爱别人,不爱自己,也不能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

仁的含义,不在于只爱自己,也不是一味地爱别人;义的含义,不在于只要求别人,也不是一味地要求自己。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的学问,关键在于“忠”和“恕”。什么是“忠”?“尽己之谓忠”[5]71,首先要爱自己。什么是“恕”?“推己之谓恕”[5]71,要推己及人,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比如,前文提到《诗经·大雅·泂酌》赞美周成王用爱自己子女的心爱人民。“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5]71这样就可以接近“道”,就符合中国人精神的理论来源。

孔子曾教育子贡,“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反过来讲,“恕”就是要推己及人,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恕”可以“终身行之”(《论语·卫灵公》)。所以,仁与义的关键,是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以人心为准绳,形成做人做事的条理和章法。

(二)礼,推行仁义的条理与章法

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礼不仅是玉帛礼器,不仅是表面的礼貌,不应流于外在形式。“礼”到底是什么?首先,“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礼”非常广大,可与天地并生;其次,“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天下无一物无礼乐”[5]166,礼贯通一切或大或小的人事物,“小大由之”(《论语·学而》)。

“礼也者,理也。”(《礼记·仲尼燕居》)“礼”就是天地万物的道理。比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爱父母,爱师长,就会体谅父母的付出,就会理解师长的贡献,人们用父母和师长的期许要求自己,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种心表现在言谈举止上,表现在实际做出的事情上,就是“礼”。这种他人应得的待遇,就是所谓的“理”。

《礼记·中庸》说:“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人们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用他人的期许要求自己,就会亲爱别人,就会尊重有道德、有贡献的人,就会给拥有道德和能力的人以相应的地位和待遇,这种心表现出的个人举止、行为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就是“礼”。所以,礼是推行仁义的条理与章法,体现在每个人应得的地位和待遇上。

(三)智,做出正确的谋划

“知者不惑”(《论语·乡党》),把事情看明白,“先言而后当”(《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做出的谋划被实践验证,这是智的表现。智慧和道德可以统一。孔子弟子樊迟曾请教孔子仁和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仁是爱人,智是知道、了解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是指统治者用爱心提拔正直的人,人们受到激励,都愿意变得正直。这就是正确的谋划,也是一种政治道德。所以,智是正确的谋划,发端于人心。

人们用爱自己的心爱别人,用他人的期许要求自己,做出的谋划就是智,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就是礼,落实出实践活动就是义,贯穿始终的爱心就是仁。《尚书·洪范》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与之对应,一曰智,二曰礼,三曰仁,四曰义,五曰信。“水内明”[10]455,水本身透明,象征把事情看得明白,想得清楚,代表正确的谋划;“火外光”[10]455,照亮天地万物,象征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地位和待遇;“金体固”[10]453,有坚硬的形体,代表落实出的正确实践;木向上生发,代表贯穿始终的爱心。

仁义礼智,是孔子对尧舜以来“允执其中”民族精神的总结与升华。

三、开物成务:中国人精神的运用

孔子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周易·系辞上》)“开物”,指“开通万物之志”[3]368,打开所有人的心,“通天下之志” (《周易·系辞上》);“成务”,“成就世务”[6]256,指用“以百姓心为心”的办法建功立业,“定天下之业”(《周易·系辞上》)。这样,道可以贯通天下。

下面来分析中国人的精神如何发动每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发动永不止息的自然力量。

(一)政治

1.发动人的力量的必要性

大禹说:“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尚书·大禹谟》)治国安邦的办法,是充分发挥所有人的能力。伊尹对商帝太甲说:“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尚书·咸有一德》)任命的官员一定要有相应的能力和道德 。傅说对殷高宗武丁说,“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尚书·说命下》)明君与贤臣,谁也离不开谁 。周成王对臣下说,“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尚书·周官》)周成王认为,治国理政的关键不在于官职制度,而在于官员本人的质量。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有了贤能的人,政治就昌明;反之,就容易出现问题。政治的关键,在于发动每一个人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有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基本意愿。从理论上讲,只要人民的能力都能充分而正确地发挥,政治就能昌明,国家就能富强。这就是道的表现,就是永不止息的自然力量。

周武王灭商之后,曾向殷商旧臣箕子请教天道,请教治国之道。箕子的回答有这样一段内容:“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尚书·洪范》)箕子按照五行,将处理政务的过程为为五个阶段,“视曰明”,“视远惟明”(《尚书·太甲中》),统治者应该获取正确信息,把下面的情况看清楚;“听曰聪”,“听德惟聪”(《尚书·太甲中》),统治者应该把事情想明白,做出正确谋划;“言曰从”,“言可从,则政必治也”[10]454-455,政令应当有效执行,应当执行出政绩。“恭作肃”,代表“心敬”[10]454,代表贯穿始终的敬意。也就是说,首先要获取正确信息,其次要做出正确谋划,最后臣下要正确执行政令。在这三个阶段中,人的质量起了关键作用。

再英明的政治家,也不可能亲力亲为去观察判断、正确谋划及落实每一事项和政令。当统治者能够任贤使能,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就会如实向上反映社会情况,提供有价值的计策,并把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政绩,造福国家,惠及百姓。

孔子说:“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孔子家语·六本》)

孔子认为,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虚心纳谏而兴起,夏桀和商纣因刚愎自用而灭亡。每个人都有缺点,都要靠可信赖的人的匡正,这样就不会走出弯路。

孔子说:“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礼记·孔子闲居》)“志”,“谓恩义也”[11]1941,指统治者体谅人民的心;“诗,谓好恶之情也”[11]1941,指统治者以人心为准绳,与人民同好恶;礼,指人民应得的地位和待遇。

“志”、“诗”、“礼”,指以人心为准绳,用道德建立统治秩序。这种文明秩序“不可得而见也”,是统治者明亮的眼睛,能让统治者获取正确信息,不用亲自调研,就能看明白基层的具体情况;这种文明秩序“不可得而闻也”,是统治者敏锐的耳朵,能让统治者听到属下的正确汇报,作出正确谋划;这种文明秩序是统治者强大的执政能力,能正确执行每一项政令,落实出政绩,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志气塞乎天地”,充分发动了人民的能力。

所以,只要充分发挥人民的能力,政治就能昌明,国家就能富强。

2. 以仁义道德发动人的力量

商汤在灭夏之后曾昭告天下:“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尚书·汤诰》)“使有仁义礼智信,是天降善于下民也”[10]296,每个人都有道表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动力,都有向上向善的自然力量,都有提升能力的潜能,具体来讲,这种善就是“仁义礼智信”。要想发动这种永不止息的力量,就要培养内心的道德,用仁义道德“顺人有常之性”。[10]296

孔子说:“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仁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所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蒲卢, 蜾蠃, 谓土蜂也。”[11]2012古人认为,土蜂把螟蛉的幼虫当成自己的幼虫,喻意政府应当“化养他民以为己民”[11]2014,把人民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喻意政府应当讲仁,用爱自己子女的心来爱百姓,“亲亲为大”,就会摒弃个人好恶,亲爱贤能之人;喻意政府应当讲义,用人民的期许要求自己,“尊贤为大”,就会摒弃个人好恶,赋予有能力和道德的人以相应的官职。当一个政府选贤与能,人民就都愿意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就都愿意提升自己的道德和能力,人的质量就得到提升,就容易出现人存政举的景象。

商汤灭夏之后,左相仲虺总结商汤胜利的原因:“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佑贤辅德,显忠遂良。……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者裕,自由者小。”(《尚书·仲虺之诰》)商汤“建中于民”(《尚书·仲虺之诰》),允执其中,用自己的心衡量人民的心,就能“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按照道德和政绩提拔任用官员,朝廷上下就“显忠遂良”,充满忠良之人;商汤用爱自己的心爱人民,用人民的期许要求自己,就能摒弃个人好恶,“用人惟己”,“用人之言,若自己出”[10]296,把臣属提出的建议当成自己想出的建议,采纳正确的意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成汤不可能每件事都判断正确。如果盲目自大、刚愎自用,决策就很难符合实际情况,统治就很难成功。商汤虚心吸收合理的建议,把相应官职授予有智谋的人,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平台,也激励大家都为国家贡献智慧。

综上所述,政治价值观用仁义道德发动人的力量,进而提升执政能力。

3.增强人的认同

大禹说:“后克难厥后,臣克难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尚书·大禹谟》)不论统治者或是臣民,都应将心比心,相互体谅,这有利于政治昌明,也有利于人民对政权的认同。周公曾告诫周成王,要理解人民生活的艰难:“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尚书·无逸》)周公认为,周成王虽然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却必须体谅人民生活的不易。体谅人民生活的不易,就能知道人民生存与发展的依靠,就能想出办法,让人民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大禹曾这样训诫子孙:“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应当亲爱人民,不能强迫人民,治国安邦,要争取人民的认同。

《大学》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德就有了人民的拥戴。政治的关键在于“有德”,在于人的认同。关于人民的认同,《礼记·礼运》说:“君者所事也,非事人也。故君……事人则失位。故百姓……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运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非事人也”,是说统治者不能因为自己所处的地位欺负人民,否则“事人则失位”,就容易出现问题。人民“事君以自显也”,人民本来就有对统治者忠诚的自然动力,认同优秀统治者的统治,本身也是在认同自己。争取人民认同的关键不在于强迫人民去做什么,而在于发动这种自然动力,让所有人发自内心地为统治者尽心尽力。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统治者用爱自己的心爱人民,用人民的期许要求自己,就会“接下思恭”(《尚书·太甲中》),“而色而康”(《尚书·洪范》),“使臣以礼”,当人民感受到领导人对他的尊重与爱护,就愿意“事君以忠”,竭尽心力报答国家;统治者用爱自己的心爱人民,用人们的期许要求自己,就会认真考虑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合理诉求,制定政策。当“礼运而分定”,当政府体谅人民,治理国家,人民就愿意“爱其死而患其生”,为国家前赴后继。

“周公躬吐捉之劳,……,齐桓设庭燎之礼。”[12]994历史上,对于国家的股肱重臣,贤明皇帝往往会给予很高礼遇。魏征“以礼而约太宗”[6]42,曾进《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努,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将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以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直职役哉!”[13]魏征认为,安定国家的根本在于“积其德义”,在于广大人民的认同。要想善始善终,不能只靠“严刑”和“威怒”,不能只靠严刑峻法,不能强迫人民,否则人民“貌恭而不心服”,即便亲人也走向陌路;要想争取人心,关键在于“竭诚以待下”,在于仁义道德,这样即便不同民族,也会高度团结。魏征继而提出以德义治国的十项具体化措施,比如爱惜民力、虚心纳谏、勤政和公正赏罚等等,以增强人民的认同,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形成强大的执政力量,得到唐太宗高度认可。

4.做出正确决策

《礼记·礼运》说:“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也。……故君明人则有过。”政治的关键在于决策的质量。统治者的英明不在于统治者比所有人都聪明,而是在于让有智慧的人都愿意并能够为国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否则“明人则有过”,凭一人之力,很容易出现决策偏差。统治者用爱自己的心爱人民,用人民的期许要求自己,就会“用人惟己”,把臣属提出的意见当成自己想出的意见,虚心吸纳合理成分,让大家都有机会和意愿继续为国家着想,以不断提高决策水平。

在谈到战胜项羽,得到天下的原因时,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12]390但刘邦的顶层设计能让韩信、张良和萧何做出有质量的决策,辅佐刘邦平定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曾这样评价隋文帝:“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寘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12]8036

隋文帝刚愎自用,不愿听取正确意见,导致一人勤政而群臣应付,导致决策水平降低,执政出现问题。低水平的决策违背执政规律,执政难以持久。而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同心同德,为唐太宗的决策提供正确的高质量信息,为唐太宗的决策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支撑和智力支持,“何忧天下之不治乎!”

综上所述,政治的关键在于人民力量的充分发挥,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中国古代政治价值观以人心为准绳,建立政治秩序,充分发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向上向善的基本意愿,充分认同人民对社会的贡献,让有德有才的人有更高平台为国家建功立业,让人民都愿意贡献出自己的才干,共同建设国家。

(二)经济

尧曾听见一位老人击壤而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有何力?”[14]政府不必直接为人民耕地、打水。人民只要勤奋劳动,就应该能够丰衣足食。尧曾听到小孩吟唱古诗:“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列子·仲尼》)尧听后深受触动。政府只要建立合理的统治秩序,人民“不识不知”,不用直接从政府得到财富,就能勤奋工作,安居乐业。对于尧,孔子有类似的说法:“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因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天地“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礼记·中庸》),天地没有直接做什么,万物可以欣欣向荣;“尧之德不可名”[5]103,是因为尧不必亲自为人民耕地、织布,人民只要凿井、耕田,只要勤奋工作,国家就能安康,人民就能富足。

《礼记·礼运》说:“君者所养也,非养人也。……故君……养人则不足。……故百姓养君以自安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也”,是说政府不必亲自供养人民;“故君养人则不足”,是说亲自为人民生产财富的政府不会富裕,因为“百姓养君以自安”,政府自己生产的财富,远不如全体人民生产的财富多。

经济的关键在于生产财富,生产财富的关键不在于政府亲自去生产和经营,而在于让人民把生产财富的力量发挥出来。每一个人都有生产财富的基本能力。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从理论上讲,只要人民勤奋劳动,并得到合理回报,就能够生产足够多的财富,“上则富国,下则富家”[7]3254,供养自己,富裕社会。这就是道的表现,这就是永不止息的自然力量。

如何发动人民生产财富的力量?前文提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道德是经济的根本,是发动人民生产财富力量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焉用稼”,是说只要按照道德来治国理政,政府不必亲自为人民种地。“君以使民自尊,民以事君自生”[10]326,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本领。政府的关键不在于亲自为人民“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而在于以人心为准绳,衡量人民,建立合理经济秩序,开辟人民的“资财之道”,回报给人民相应的社会资源,让人民拥有继续生产的条件,拥有消化社会财富的能力,即价格既为消费者接受,又让生产者富有。

汉文帝时,面对农民破产、土地兼并和农业产量不够理想的情况,晁错上《论贵粟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减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蓄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妻子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地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12]546-550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晁错认为,不论尧舜禹汤或是夏桀商纣,不论治世或乱世,“地有遗利,民有余力”,人民都有生产足够多财富的能力。发展经济的关键,不在于政府亲自为人民生产财富,关键“在上所以牧之”,关键在于政府的顶层设计,在于政府为人民开辟生产财富的道路。汉初农民破产,土地兼并,经济不理想的原因是,农民生存条件太差,往往家徒四壁,为了基本的生存,为了紧迫的需求,农民往往愿意贱卖自己的农产品,换取一点点钱财,贵买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甚至买高利贷,直至破产;而富商大贾并不急需农产品,往往趁机贱买农产品,再高价卖给其他农民。不断破产的农民并没有多少生产财富的能力,也没有什么消化社会财富的能力,不景气的农业也不会吸引其他人从事农业生产,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出现了问题。

所以,所谓开辟人民生产财富的道路,在于赋予农民政治上的待遇,在于允许人民用粮食购买爵位,免除罪名。这样,农民有了相应的期许和保障,就不至于低价出卖自己的农产品,不至于高价购买生活必需品,不至于无立锥之地,就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量,人民就有条件购买更多商品,刺激社会上的财富生产,富裕自己和国家;商人也无法低价收购农产品,无法高价销售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就愿意将粮食上交国家,为国家增加财富。

汉武帝时,治粟都尉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谋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12]790桑弘羊相互转运全国各地商品,“贵即卖之,贱则买之”,赋予人民交通上的资源,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同时允许吏员入粟补官,允许罪人用粮食赎罪,赋予农民政治上的资源。桑弘羊给了人民交通上的资源,人民因此不必因交通不便而贱卖贵买,人民生产的财富因此有了销路,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发挥聪明才智,从事财富生产,积累社会财富;人民有了购买财富的便利,也有了更多的钱来社会上的各种商品,刺激财富生产。当时“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12]790桑弘羊并没有直接增加赋税,却大大增加了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避免了通货膨胀,也为当时的对外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周易·说卦》)优秀的民族精神应当“顺性命之理”(《周易·说卦》),顺应人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自然需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7]3256“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15],人的本性向上向善,向往美好生活,自然“归于富厚”[7]3271,自然要追求利益,“不学而俱欲。”[7]3271如果人民对国家的贡献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和回报,人民就没有办法为之奋斗;如果生产的财富换不回应有的价值和资源,就不能让更多人从事财富生产,就不能进一步刺激消费。所以,人的根本利益,在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获得他人相应的尊敬,获得社会的充分认同,继而落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社会贡献光和热。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道者,万物所由之涂也。”[16]3中国人的精神维护人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1]王阳明.稽山书院尊经阁记[M]//王阳明全集.北京:线装书局,2003:348.

[2]王阳明.传习录[M]//王阳明全集.北京:线装书局,2012:184.

[3]王弼,孔颖达.周易注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4]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杨万里.诚斋易传[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邵雍.皇极经世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9]陈梦雷.周易浅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0]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3]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16 - 18.

[14]伏生.尚书大传[M]//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06.

[15]董仲舒.天人三策[M]//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9:628.

[16]司马光.温公易说[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编辑:董 蕾)

2014-03-05

D64

A

2095-7238(2014)08-0084-08

10.3969/J.ISSN.2095-7238.2014.08.017

猜你喜欢
礼记孔子力量
SOUNDS OF THE VILLAGE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文明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