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文“于”字句研究

2014-04-09 10:57陈嘉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期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现行通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据,对所选的36篇古文中241个“于”字句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归纳,并探析了各自的句法特征,旨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为广大师生提供教与学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古文 “于”字句 分析与归纳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共有古文36篇,其中虚词“于”字句使用得非常频繁,共出现了241次;且用法和意义都较为复杂,教师在教时有困难,学生在学习时更难以掌握。故基于此,本文把所有出现的例句进行了归类研究,并从表义、用法、特征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师生提供些便利。

高中古文中的“于”大多为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根据其介引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此种用法共97例。根据“于”介引的动作发生地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

1.“于”介引始点

例1: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例2: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介引始点的“于”可译作“自”或“从”,习惯译成状语。介词“于”组合成的介词结构直接跟在动词后,中间不再有其他成分。

2.“于”介引终点

例3: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例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例5: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勾践灭吴》

介引终点的“于”可译作“到”,介词结构可译成状语,“有事于西畴”即“到西边去耕耘田地”。亦可译成补语,“移其民于河东”即“把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这种介引终点的句子,介词前面可以有宾语,如例3、例4,也可以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如例5。

3.“于”介引定点(不动点)

例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秦王纳谏》

例7: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例8: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例10: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于”介引的不动点,可以是片或面,范围较大,如例6的“市朝”;也可以是点或线,范围较小,如例7的“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道路”。在这类句式中,介词“于”前可以有宾语,如例7、例8,也可以没有宾语。介宾词组多数在句中作补语,有时也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例9。另外,“于”介引的多是名词或代词,偶尔也可能是形容词,如例10。但这里的“险远”已名词化,代表又险又远的地方。

“于”字介引处所,还常常前后两两搭配使用,但前后表义不一样,要根据介引的内容加以区分。

例11:长于楚,游学于秦。《柳毅传》

例12:午战于彼,未还于此。《柳毅传》

例1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例11、例12的前一“于”介引的均为定点,后一“于”介引的都是终点,故前者译作“在”,后者译作“到”。例13的前“于”介引的是始点,后“于”介引的为定点,所以前者译作“从”,后者译作“在”。

二、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该用法共7例。这7例有的表示“未然态”,事情将来才能出现;有的表示“正然态”,事情正在发生;有的表示“已然态”,事情已经发生过。

例1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滕王阁序》

例15: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例16: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例17: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柳毅传》

“于百龄”“于身后”皆表示百年之后或死后,事情还没有出现;“于今日”表示事情正在发生;“于古今”表示事情已经发生。这种介引时间的“于”根据文义可以译为“在”“到”。“于”前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的,带着宾语,如例14、例17;也可以是不及物的,后无宾语,如例15、例16。

三、引进动作行为叙述的对象

该种用法,共有54例。根据介引的对象与动词间的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向性对象,表示“对谁”“向谁”“给谁”;一类是同与性对象,表示主语“和谁”“与谁”“同谁”。

1.表示指向性的对象

例18: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烛之武退秦师》

例19: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秦王纳谏》

例20: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例2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例22: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例2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例25: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

这类用例数量多,且句型结构关系又复杂,是“于”字句中变化最多的一种。①从“于”介引的对象上看:可以是个体,如例18的“于郑伯”、例19的“于臣”等;也可以是泛指,如例21的“于百姓”、例23的“于将相”等。②从“于”字结构所处的位置看:有的在动词后,作补语,如例19的“有求于臣”;有的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例22的“于妻子何如”;有的夹在两动词之间,可视作前动词的补语,也可视作后动词的状语,如例18的“言于郑伯曰”,例20的“言于项羽曰”。③从动词的功能上看:有的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如例19的“有求”;有的是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如例21的“异”;有的在“于”字结构前省略动词,如例23的“况于将相乎”,该句“于”前承上句的“尚羞之”,省略了“羞”;还有的是“于”字结构和前面动词组合在一块,做另一活用动词的宾语,如例24的“耻学于师”,意即“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学于师”一起做“耻”的宾语。④例25又是一种特例,在主语与介词“于”字结构间加一“之”字,一方面起到强调对象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示话未说完,还有下文,同类的还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等。此外,介引对象的“于”翻译亦很有讲究,有的用对应的现代介词译出,文从字顺,例如“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可译成“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有的“于”不译出却更显顺畅,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就可译为“是因为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于”字没有对应译出。endprint

2.表示同与性的对象

例26: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例27:室西连于中闺。《项脊轩志》

例28: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晋文之事》

这种句子有时“同与”“相与”的双方在句中都出现,如例26的双方是“平原君”和“人”;例27的双方是“室”“中闺”。有时只出现一方,另一方省略不出现,如例28,只出现“诸侯”一方,另一方句中没有出现。此外,“相与”的双方可以指人,如例26,也可以指物,如例27。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范围或原因

该种用法,共计20例。

例2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例30:(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1:(屈原)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例3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例33: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前三例,“于”介引的是范围。例29、例30介引的是泛指范围,表“在……中间”,如“于所遇”即“在能遇到的事物中”,“于诸侯”即“在诸侯中间”。例31介引的特指范围,表示“在……方面”,“于治乱”即“在管理治乱方面”,“于辞令”即“在言语交际方面”。后两例,“于”介引的是范围,但表义却是原因,“于”相当于“由于”“因为”。“积于忽微”,意为“由于一点一滴的错误积聚而成”,“困于所溺”,意为“因为沉溺于爱好而受困”,“皆出于此”,意为“皆由于这而产生”,这类句式另一特点是,“于”字后介引的词,不限于名词或代词,有时是“所”字结构,如例29、32等;有时是形容词或动词,如例31、32的前一“于”(有人认为这时的形容词、动词已名物化)。

五、引进表示比较的对象

该种用法,总共有18例。

例34: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例3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例3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例37: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

例38: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3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该类句式有三大特点。一是介词“于”前的谓语均由形容词充当,且大都是单音形容词,如上例中的“贤、青、寒、多”等。二是比较的对象,双方均出现,但比较的内容有的却是隐含的,如例34“师”与“弟子”是比较的双方,比较的内容“知识才能”未出现;例36“冰”和“水”是比较的双方,比较的内容“温度”未出现;但有的却在句中出现,如例37的“爱燕后”、例38的“民”均出现在形容词前。三是比较的双方习惯上是同大类之物,可也有不是同类之物相比较的,但关键是比较的双方有“相通”的比较点,才能构成这种比较句。如例39中“负栋之柱”和“农夫”本不同类,但从“数量”上找到了比较的“相通”点,它例如同篇中的“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六、引进行为动作的主动者、表被动

共计出现12例。“于”字介引主动者,这是汉语最早有标志的被动表示法,起于先秦。

例40: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例4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愚溪诗序》

例42: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报任安书》

例43: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列传》

例4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引进的主动者,可以是人,如例40的“远近”指“远近之人”,例41的“愚”指“愚人”。也可以是物,如例42、例43。由于是被动句,谓语支配的对象已居主语位置,故谓语后、介词“于”前不再有宾语。另外,“于﹢主动者”可单独在动词后表被动,也可在动词前另加“见”配合使用表被动,如例41、例44均属此类。

除了以上六种用法外,“于”在古汉语中还常常形成固定短语(有的叫凝固结构)来使用。在高中课本中就出现两种固定短语——“于是”“至于”,共出现33例。

古汉语中的“于是”有两类,一类是介词“于”+代词“是”模式,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其中的“是”可根据上下文代指不同的对象。另一类接近于现代的连词“于是”,表示承接关系。

例45:吾惛,不能进于是矣。《齐桓晋文之事》

例46:王日:“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齐桓晋文之事》

例47: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45、例46都是用在动词后作补语,前者“是”代指“保民而王”,后者“是”代指“构怨诸侯”。例47“是”用在主谓之间作状语,“是”代指“秦以城换璧”这种情况。

例48: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例49: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鸿门宴》

这种出现在句首的“于是”和现代汉语的连词没有什么区别,硬是把它说成“介宾”词组倒显得牵强。

“至于”作为固定短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表示不同的意思,情况较为复杂:

例50:至于赵之为赵。《触龙说赵太后》

此处,“至于”表示“一直到”。

例5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这里,“至于”表示“终于落到”。

例5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齐桓晋文之事》

这里,“至于”表示“一直推及到”。

关于高中古文“于”字句的研究争论甚少,并不是“于”的用法明确、简单,而是因为目前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古文“于”字句的用法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M].吉林大学出版社,1984.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许仰民.古汉语语法新版[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师教学用书[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8]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洪成玉.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11]董治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12]杨树达.词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陈嘉吉 江苏徐州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