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化论概要

2014-04-10 03:30彭勋楷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宇宙物种文明

彭 钧,彭勋楷

(1.湖南省天骑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怀化418000;2.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引言

地球生命起源问题一直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热点,自达尔文发表生物进化论150多年来这个问题依然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虽然实验室模拟自然条件合成了简单的生命所需要有机物甚至蛋白质,但是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条古细菌基因链比较还只是“土壤”和“种子”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究竟真正意义的生命(第一条古细菌基因链)从何而来?

古细菌中的代表詹氏甲烷球菌共有1 738个基因,其基因所具备的功能与现存物种基因功能并无二样,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37亿年前就来到地球,现在还生活在大洋底部热溢口处的、习性古怪的微生物,在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竟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基因。还有面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人类大脑“火箭般速度”形成、生物拟态、物种的社会属性等等自然界现实存在的无法解释的生命现象,目前用“生物进化论”指导我们的研究好像都走进了死胡同。我们是不是应该离开“达尔文主义”思想,换换思路来重新考虑这些问题呢?

“宇宙胚种论”是由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列纽斯于1907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物种的孢子,在太阳光压力的推动下,被送到遥远的宇宙彼方,如果遇到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把生命传播到那里[1]。遗憾的是这个理论提出100多年这个理论却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的新思路是:假设“宇宙胚种”论是正确的,虽然找不到这个“种子”实物证据,但我们可以从千千万万物种存在的客观现象反过来证明这个“种子”确实存在,并且,我们可以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在基因水平上反过来找到“种子”存在的确切可靠证据,也就是抛弃“生物进化论”的思想禁锢,以“宇宙胚种论”为基础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地球生命是“宇宙文明”的一部分,“宇宙文明”通过“宇宙胚种”一级一级分化产生了千千万万个物种,这就是我们提出“生物分化论”最核心的思想。

肯定马上有人要提出质疑:所谓“生物分化论”还是没有解决物种起源问题,只是换了一个场所(其它星球)。我们的回答是:假设“宇宙胚种论”成立,我们在地球上寻找生命起源还有意义吗?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严重影响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物种起源、古生物学等相关学科被严重边缘化,最近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出现“一个人的毕业照”的报道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物种分化论的基本思想

人类出现在地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地球环境自己偶然产生的,而是来自宇宙深空更高层次的文明星球所制造的“生命种子”,“生命种子”在37亿年前随着彗星来到了地球,这些“种子”包含了过去和今天地球所有生命的信息。37亿年前的地球大气因为极其活跃的火山活动和频繁的闪电已经充满了含有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氨基酸以及简单蛋白质的“原生汤”[2]。“种子”在“原生汤”“发芽”分化出包含古细菌、蓝藻等在内的第一批单细胞地球生命,他们都在远古海洋中繁殖,到今天这些最早来到地球的生物依然活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古细菌吞噬有毒的硫化物,蓝藻开始接受阳光制造氧气,因为古地球大气和地表都呈现出显著的还原性,持续大量消耗氧气,蓝藻等原始生物产生的氧气无法积累和稳定。这是一个历经30几亿年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地球表面留下了厚厚的化石地层见证了它们的功劳,时光来到了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还原性地层终于趋向平衡,地球大气中的氧气终于得到积累并稳定在较高浓度上,远古地球已经从充满毒气和高温的荒凉之地变成了一颗富含氧气的美丽的蓝色星球。

完成了使命的第一批地球生命在较高浓度的氧气环境的诱导下打开了保存在DNA 信息库中的第二层“程序包”,在距今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各种多细胞生物从单细胞生物物种中分化出来,在距今约5.42亿年的划武纪,众多门类的赖以氧气生存动物和水生植物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出现在海洋里,它们必须同时间出现,他们是地球第一个原始生态的整体,它们组成了地球第一个生物圈,这个著名的事件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从此地球成了生命的乐园,各种生命按照生死法则、生存技能平衡法则、种群纯洁法则、物种可分化法则有序运作,生机勃勃。生命DNA 程序不断打开并激活,这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分化的过程。

2亿多年前哺乳动物出现了,因为与地球霸主恐龙时代重叠,哺乳动物处在四处躲避狭缝求生的境地,环境有效地制约了这个物种更高层次的分化。

6500万年前,一颗撞地行星毁灭了恐龙,哺乳动物开始空前繁盛,由于环境的诱导哺乳动物分化出灵长类,其中最成功的一支就是古猿,250 万年前,热带非洲的气候开始恶化,冰期从北半球袭来。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稀树大草原开始逐渐变为灌木大草原,大多数南方古猿消失。一些古猿不得不改变树栖习惯,开始两足行走,这样可以更早发现危险也可以获得更多食物,大约50万年前,古猿的这种直立行走的行为直接诱导打开并激活了地球生命最高级也是最伟大的基因组,一组改变大脑容量的蛋白质产生了,直立古猿大脑容量成倍增加,极其复杂的大脑有了思维和意识,这就是早期的现代人类。

人类是地球生命逐级分化出的最高级层次的物种,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科学的发展,人类正在快速破解生命的秘密,笔者大胆预测100年内,人类一定会彻底认识生命的秘密,200年内科学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制作出鲜活的物种,500年内会将完整的生命体系即地球生命的种子播向其它星球,而且比最早来到地球的宇宙生命种子更加完美,当然人类绝对不会忘记把自己以最高层次生命形式放进种子里,因为“宇宙文明”的继承者、发扬者、传播者一定只是人类。

任何物种的基因库里都只有一部分基因表现出活性,更多基因是处在等待和休眠状态的“无用基因”(在人类基因中占98.5%),其实这些看似无用的基因里存在精密的控制系统,它们可以把压缩储存于“无用基因”组里的信息编译成新的基因组,并且激活,同时控制系统关闭一部分原物种的特征基因,关闭的基因继续保留,原物种的其它基因继续运行,由此在原物种的基础上一个新的物种就产生了。每一个种群分化出来后,有多种环境适应方案,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形成不同的特征群类,新的种群一旦稳定下来就不会出现显著地改变,“突变”只会改变个体的性质,被改变的性质不被遗传或在遗传过程中被逐步稀释,不会波及整个种群。物种按照各自的分化途径由低一级向高一级分化组成类似于“进化树”一样的“分化树”,能否分化出新的物种要看物种的基因库里有没有“预案”。

以上的学说也许会受到严重质疑,因为彻底违背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里暂且把与“生物进化论”完全矛盾的学说称作“生物分化论”,根据这个理论地球生命不是进化来的而是来自宇宙深空更高层次的文明星球所制造的“生命种子”,这些种子在环境诱导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级打开形成千千万万个物种,每一个物种都是“宇宙文明”完美的作品,物种的形成不是通过进化而来,每一个新诞生的物种只有适应环境时会做出适应性改变,如个体大小、皮毛颜色、猎食方式等等,一旦形成稳定的个体其本质特征就不会再改变,只要其生存的环境基础还在就会永远存在下去并保持其基本特性,例如:今天仍然存在的鲎虫、立方水母、鹦鹉螺等等与5亿年前它们祖先的化石几乎一模一样。

在特定的环境下物种是可以分化的,例如:古猿可以分化出人类,鲫鱼可以分化出金鱼,分化过程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因为只是新物种的基因组合完全被激活和稳定的过程,当然也包括同时发生的原物种特征基因被抑制的过程。

地球生命因为来自同一种“宇宙文明”,千千万万个物种必须遵守统一的法则才可能在地球上共同生存各展风采,这个法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死法则、生存技能平衡法则、种群纯正法则、物种可分化法则。

生死法则:任何物种必须遵循由生到死的法则,假如某一个物种违背了这个法则只生不死,整个地球所有生命系统将不复存在,因为这种不死的物种

(那怕是一种个体微小的细菌)会占领地球全部空间,其它物种将无法生存,最后这个物种因为耗尽所需的生存资源而灭亡。从纯基因角度分析,要做到生物个体不死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宇宙文明”将地球生命无一例外的设计了死亡程序。如果自然界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依靠无序的自然选择进化,也就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那么进化出不死的生物是竞争的最佳方式,然而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发生,因为每一种生物都不是无序进化来的,必须遵循“宇宙文明”制定的法则,生与死都是必然的。

生存技能平衡法则:“宇宙文明”在设计每一个物种时,必须赋予这个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技能,同时还要通过某种机制进行限制,以免造成这个物种的过度存在而打破生态平衡,就像百兽之王老虎具有在森林强大的捕食能力,但是老虎只能捕杀地面的种类有限的猎物,并且通过对老虎苛刻繁殖难度控制其在自然界的数量。自然界的昆虫往往是脆弱的被捕食者,于是通过拟态躲避或恐吓捕食者获得生存机会,还可以通过大量繁殖以数量确保物种的存在。自然界物种几乎都有天敌,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是实现地球村有序发展的最基本法则,一种虫子只能够消化几种植物,各种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保持距离,以免这些虫子在小范围内过度繁殖而最终吃光这种植物,只有在这种植物在大范围过度茂盛时,虫子就可以爆发繁殖吃光他们,这种自然界物种之间的制约贯穿于每一个门类,包括细菌病毒,噬菌体之间也是一样。

那么人类在自然界又扮演怎样的角色呢?人类相对于很多其他物种从身体结构上赋予的技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没有尖牙利爪,也没用飞翔的翅膀和猎豹的速度,却赋予了唯一的智慧大脑,为什么只给人类这一特权呢?道理很简单,这种特权对于这个世界的平衡足够构成严重威胁,到今天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个平衡,好在人类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正在努力找回这个平衡。这些都是生存技能平衡法则的体现,目的就是确保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是确保生态及物种的平衡。

种群纯正法则:“宇宙文明”通过严格、精确而科学的设计实现了千千万万种生物在统一的自然环境里自由生存,这些物种通过基因组合原则限制确保其血统的纯正,因此远亲物种之间不能实现繁衍,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形成隔离机制,也称为生殖隔离。同一物种之间繁衍同一物种才是有益的方式,同一物种通过基因重组获得健康而且优化的后代。为了确保物种的纯正而又避免单一化基因的危害,“宇宙文明”设计了拒绝嫡亲繁殖的机制,这种机制在基因结构上已经没有办法,于是通过行为方式进行拒绝,动物界普遍存在的雄性幼崽性成熟前必须被逐出家门的行为就是最好的例证。“宇宙文明”的伟大不仅是设计出完美的形形色色的物种,还要让这些物种适应不同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于是把北极熊的皮毛设计成为可以防寒和伪装的纯白色,把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熊赋予不同的皮毛特征和生活习性,因此各种环境下就都有了熊的存在。但是一个物种一旦稳定就会亿年不变,存在的环境没有了也就灭绝了。

“宇宙文明”在生物的种类特别是亚种设计方案一定多种多样的,只有环境适应的部分种群信息被激活,还有更多美丽的生物作品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物种可分化法则:地球生命不是进化来的而是来自宇宙深空更高层次的文明星球所制造的“生命种子”,这些种子已经包含了所有地球生命的全部信息,就像是一组组压缩的程序包,在环境诱导下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级打开形成千千万万个物种,每一个物种都是宇宙文明完美的作品,每一个物种只是为了适应环境可以做出适当的改变。一个物种在一定条件的诱导下可以打开相近的更高层次的物种基因程序包(这个基因程序包必须存在),在较短的时间内(几代或几十代)更高层次的物种基因组完全展开后原物种特征基因失去活性而关闭,共同的非特征基因继续发挥作用,新物种由此产生。

研究表明基因是可以关闭和激活的,就像生物通报道那样:甲基化实际上能强制关闭基因表达,而最新发现的一种新型非编码RNA 能特异性抑制DNA 甲基化,从而控制某些肿瘤抑制因子的表达[3]。人体的30亿个碱基对所有的DNA 中,只有1%至1.5%的DNA 能编码蛋白,约有98.5%的序列都是所谓的“无用DNA”,也称“垃圾基因”。比利时鲁汶大学(K.U.Leuven)和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之前被认为是无用的DNA(junk DNA)在我们的基因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发现无用DNA 的不稳定片段可以帮助打开基因活性和让生物体快速地适应环境的变化[4]。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以上的四个法则贯穿在每一个物种的基因之中,亿万年来地球生命才如此丰富与精彩,但是掌握现代科技的人类出现将打破这些法则的约束,如果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些研究所导致的后果,还没有严格的法律机制对研究后果进行清晰判断和限制时就大刀阔斧地拼接出新的物种,这些新的物种还能够遵循“宇宙文明”四大基本法则吗?如果不能其后果不堪设想,转基因作物就存在巨大隐患。

我们必须抛弃陈旧而且难圆其说的“生物进化论”,这个理论已经严重阻碍了生命科学的探讨,科学家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所谓物种“进化”的证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物种通过完整的化石链来证明是逐步进化而来的,即使找到的所谓证据也都十分牵强。一个物种保留了上一层次物种的某些特征,并不能说明是进化的残留,恰恰相反只能证明分化后的新物种还保留了部分原物种没用完全失去活性的基因表达。

以上阐述的是“生物分化论”的基本观点,下面通过例证和已经获得的科学成果佐证我们的观点。

1.“宇宙文明”的种子来自彗星

45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整个地球表面是岩浆的海洋,经过数亿年的冷却,地球的表面有了岩石。在太阳系外围有一个特大彗星区,那里约有1000亿颗彗星,叫奥尔特云,由于受到其它恒星引力的影响,一部分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彗星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远古时期地球遭受彗星频繁的撞击,给地球带了水,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没日没夜的火山活动使海洋和大气中充满了可以支持生命的有机分子。宇宙的历史已经有了150亿年,银河系的年龄也有约136亿岁,2013年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刊文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此前研究了4.2万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这一过程中,发现了603颗可能宜居的行星,包括10颗半径和星际辐射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在对可能尚未发现的行星进行校正之后,研究者计算认为,总体上,22%的类太阳恒星可能拥有大小或获得星际能量都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处于所谓的宜居带中[5]。

研究人员说,银河系中类太阳恒星至少400亿颗,因此“地球兄弟”可能超过88亿个。按照地球70亿人口算,每个人可以分配一个以上的“地球兄弟”。

有些科学家质疑这种观点,认为宇宙文明的种子在漫长而充满射线的太空能够存活吗?彗星撞向地球时产生的高温又如何让“种子”存活?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很简单,如果真有“宇宙文明”的存在他们可以制造出征服地球的生命体系,运输“文明种子“的工具应该并不困难,以中学生的知识,把这些种子装在金属盒子里不就行了吗,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至于彗星撞向地球时产生的高温让种子失去活性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美天文学家惠普尔(Fred Whipple)认为彗核就是脏雪球,是由冰及冰冻的固态气体分子(H2O、HCN、CH3、CO2、CN等)夹杂细尘粒组成。彗核是不良导热体,当彗星进入地球大气时,仅仅彗核表层受热被蒸发,而内部则受热很慢,仍保持冰冻状态[6]。还有水的气化温度只有100℃,高速运动彗核表面冰层瞬间气化立即又被大气冷却了,何况最早来到地球的古细菌可以承受到高达150℃的高温,其中的嗜热细菌在105℃繁殖率最高,甚至在高达113℃也能增殖。

科学家们对生命通过太空来到地球的课题很感兴趣,2009年11月30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对火星陨石“艾伦—希尔斯84001”做出的最新分析显示,这块陨石晶体结构中的大约25%确实是由细菌形成的。这一最新结论提供了迄今为止火星曾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事实上我们这个星球生命自然发生始于源生汤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生命才能产生生命,只有胚种论对地球生命的起源解释是最科学的[7]。

美国太空总署的天体生物学家胡佛对外宣称,他从陨石中找到外星细菌化石,不但足以证明外星有生命,更显示陨石带来的外星生命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胡佛在过去10年跑遍南极洲、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搜集极罕见的“CI1碳质球粒陨石”,并从其中的9颗陨石中找到细菌化石。胡佛以显微镜检视,发现陨石内残留各种细菌化石,有些和地球细菌类似,但有的和地球生命完全不同,估计是来自外星的生命。胡佛认为,流星撞击时将生命体散布于宇宙,而地球上的生命体也可能是陨石带来[7]。

根据上面的事实,有一点可以肯定,外星存在生命,他们会以彗星、陨石或其它方式来到地球。也就是说“宇宙文明”的种子来到地球的道路是畅通的,并且早已经来了。

2.物种是分化而来而不是进化而来

一个物种是由另一个物种演化而来,这一点“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生物分化论”的观点从表面上看基本一致,但其本质上看两者的观点就天壤之别了。

如果达尔文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么,化石记录中应该富含能证明从一个物种逐渐变化到另一个物种的化石。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化石的记录揭示出大多数生物系统,甚至在“种”这个层次上的生物都是突然出现的。这是一个在国际古生物学家中被广泛认同的事实[8]。进化论所提到的两个车轮“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这个理论从来就没有具体求证过任何一种生物演变的详细过程是怎样自然选择和多少次变异后的结果。

进化的关键是“变异”和“选择”,而遗传学认为突变是极为稀有的,基因以极低的突变率(生物界总体平均为0.0001%)发生突变。并且突变绝大多数是有害的,只有不到1%的突变有益于物种。这个1%的有益突变表达出来的性状还要经过是否符合自然选择淘汰。这样看来一个物种演化成为另一个物种必须是系统的、相互关联的、有益的基因变化,这些变化仅仅依靠自然地随机“变异”和“选择”是不可想象的。

1)“鲫鱼变金鱼”的故事

我们通过一个“鲫鱼变金鱼”的故事例证来说明问题更加直观。鲫鱼是金鱼的祖先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我国宋代的文人雅士们喜欢把百姓鱼塘中漂亮的红色鲫鱼带回府上喂养,红色鲫鱼产卵繁殖了,既有红色鲫鱼也有普通鲫鱼,于是把普通鲫鱼去掉,留下红色鲫鱼继续喂养繁殖,几代以后,红色鲫鱼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长出了长长的尾巴,有的出现红、白、黑等不同花色(金鲫),于是再把相同特性的金鲫分别组合在一起继续繁殖,奇怪的事发生了,一些色彩美丽,体态优雅的鱼儿出现了,它们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惹人喜爱,这就是早期的金鱼,从此人们争相喂养,专业的金鱼繁殖开始了,人们设法培养出各色各样的金鱼,到今天,金鱼的品质已经达到300多种。

金鱼的外部特征与鲫鱼已经发生极大的不同,几乎没有一个单一性状没有发生变化。体色的变异、体形的变异、鳞片形态的变异、背鳍的变异、头形的变异、眼睛的变异、鼻隔膜的变异、尾鳍的变异、胸征的变异、腹鳍的变异、鳃盖的变异等等,金鱼的外部形态有如此显著的丰富多彩的变异,这在动植物的变异中恐怕是罕见的[9]。

从遗传学角度看鲫鱼和金鱼还属于同一个种的范围,但是300多个形态色彩各异的金鱼就成了不同的亚种。它们仿佛集体出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观感。如果鲫鱼变金鱼也算进化的话,偶然发生的如此多的“基因突变”竟然表达出300多种完美绝伦突变结果,这与达尔文进化论逻辑及基因突变常识(极低的突变率,生物界总体平均为0.0001%,99%有害性)背道而驰。如果是鲫鱼基因发生“突变”得到的应该是更多有缺陷的畸形鲫鱼。

类似于金鱼演化的事例还有锦鲤,同样美丽的故事告诉我们,通过人工干预,中国人早在1000年前就成功诱导并激活了储存在普通鲤鱼体内的锦鲤基因。

2)人类大脑“火箭般的速度”形成

人类大脑的形成是区别于古猿最重要标志,古猿大脑演化成人类大脑的过程究竟符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还是更符合我们提出的“生物分化论”呢?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说:“倘使能证明有任何复杂器官不是经过无数的、连续的、轻微的变异而被形成的,那么我的学说就要完全破产了”[10]。人类大脑的发育已经证实短时间实现的,按照达尔文自己的说法他的学说也该破产了。

美国芝加哥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结果。“到了人类这一阶段,脑部进化的速度就不再像蜗牛般爬行了,取而代之的是火箭般的速度”,该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布鲁斯·赖恩博士激动地向外界这样描述他的新发现,“我们的微观实验表明,大量的基因突变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在科学上简直不可思议!”赖恩说:“包括进化生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在讨论人类大脑的进化是否是一个特殊事件。我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事实的确如此。”赖恩及其同事在《细胞》杂志的一篇论文上公开了他们的数据。

研究员们把他们的研究集中在与大脑相关的214个基因,也就是控制大脑发展和功能的基因。研究最令人吃惊的发现之一是,大量基因在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些基因的数量也只是相对而言。赖恩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支持问题。几个基因是否会发生一些突变?几个基因是否会发生大量突变?或者众多基因是否会发生大量突变?答案看来是众多基因都会发生大量突变。我们做过粗略估计,人类大脑进化可能涉及数百或数千个基因发生数百次甚至数千次突变,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11]。

在人脑形成问题上的结论是:在短时间内众多基因发生大量突变,并且上千次突变毫无例外地支持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最不可思议的人类大脑,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大脑的形成也太荒唐了。

3)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千千万万个物种同时现身地球

我们再用一个古老的事实来说明“生物进化论”是荒唐的,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Explosion)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在距今约5.3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现。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来了个“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中国云南澄江生物群、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群和贵州凯里生物群构成世界三大页岩型生物群,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大爆发提供证据。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事实,并大感迷惑。他认为这一事实会被用做反对其进化论的有力证据。但他同时解释到,寒武纪的动物的祖先一定是来自前寒武纪动物,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产生的;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现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纪动物化石的缺乏,是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或是由于老地层淹没在海洋中的缘故[10]。

很遗憾的是,从达尔文时代开始15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时时刻刻惦记着寻找过度期化石的事情,他们兢兢业业运用各种先进手段继续寻找,到今天想象中的化石还是毫无所获。这就是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依照传统和经典的生物学理论,找不到化石证据,这一学说存在的基础就丧失殆尽,150多年前说“记录不全”或“淹没在海洋中”还可以情有可原。今天仍然找不到完整地化石证据却还抱着这个观点就有悖科学精神了,因为经过150多年寻找这些想象中的化石根本就不存在。

在早期地球的大气中含有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自由氧,氧是前寒武纪藻类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并逐渐积累形成的。后生动物需要大量的氧,一方面用于呼吸作用,另一方面氧还以臭氧的形式在大气中吸收大量有害的紫外线,使后生动物免于有害辐射的损伤。大量的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层的物质是还原性的,后出现的地层则逐渐地被氧化。因此,原始生成的氧必然消耗于氧化反应而形成氧化物上。例如,在原始状态的岩石中Fe、Mn等变价元素常以低价态存在,由于游离氧的形成使得低价氧化物氧化到高价氧化物,FeO→Fe2O3、MnO→Mn2O3、S、H2S→SO2→SO3、CH4→CO2→CaCO3等。这些产物使得大量形成的游离氧被埋藏沉积在地壳中[12]。所以尽管像蓝藻一类的原始植物不断合成氧气,由于原始地层还原性的原因,所生产的氧气是不稳定的也是相对缺乏的,直到前寒武纪末期,原始地层的还原性才减弱或消失,氧气得以在大气中显著提高,当然溶解在海洋中的氧气也就显著提高了。自此,储存在单细胞中的“宇宙文明”的基因信息在氧气的刺激下像压缩程序包一样一层层被打开并激活,从低一级的物种分化出相近的高一级物种,这些复杂的、完美的、多种多样的植物和动物在这一时期几乎同时(相对地质年代而言)出现在海洋中,它们不能够一个一个分别通过达尔文式的进化慢慢出现,因为从化石的资料观察物种之间存在显著地相互依赖特征,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开始就是一个完美的海洋生物圈,当然也就存在完美的食物链。

3.亘古不变的物种何来进化?

进化论所描述的进化是渐近的线性过程,这个观点初看起来蛮有道理,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假象,进化一定是随机的、普遍的现象,生物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诱导变异的因素而导致物种不断进化,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的一只3.2亿年前的蟑螂化石标本其特征与现代蟑螂比较就几乎没有变化,蟑螂一年能够繁殖2-3代,也就是经过6-10亿代的进化,蟑螂特性不管怎样也应该有些变化了,面对化石与现在的蟑螂相比,在身体形态特征方面却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进化论无法解释。

最近四川一带的水田里发现鲎虫的新闻在网上频频出现,我们比较一下现在的鲎虫和至少4亿年前的鲎虫化石它们的进化却毫无痕迹。另外,新华网报道,南非金山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在南非发现了一块有3.6亿年历史的七鳃鳗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化石。根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的研究报告,这块化石是在南非东开普省格雷厄姆斯敦附近的沃特山岩石群发现的,它证实了现代七鳃鳗是意义不同寻常的活化石。这块新发现的化石保存完好,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七鳃鳗化石。化石鱼鳍和最重要的嘴部形态特征都清晰可见。这块化石证实了七鳃鳗是存活了3.6 亿多年,其外表几乎看不出多大变化[13]。

在海洋里还大量存在5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往往是较原始较低级的,数亿年来,他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生物灭绝事件,保持着它们刚刚分化出来的形态和生活特性,海星、海百合、鹦鹉螺、水螅等等就是代表,至于单细胞生物古细菌、藻类、原虫等有的在海洋里生存了几十亿年,它们根本就不像达尔文描述的那样在不断进化和改变。我们再去看看寒武纪海星的化石与现存海星,进化的痕迹在哪里?数亿年亘古不变的物种太多太多,特别是至今仍然存活的较为原始的物种,很多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化石。

综上所述:我们从鲫鱼变金鱼的故事得知300多个美丽多姿的金鱼亚种在人工介入的情况下短时间形成,并且每一个品种都可以形成稳定的遗传;人类大脑可以在短时间内以“火箭般的速度”完成所谓的“进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形成的千千万万个物种竟然完全没有留下进化的痕迹突然来到这个世界;亿万年前所形成的动物化石竟然与存活至今的后代一模一样。那些苍白的教条如何解释以上的现实存在?

二、生物浪漫主义是进化论的死胡同

自然界的物种不仅是奇特的,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这些浪漫色彩有些与生物的生存技巧有关,有些好像只是一种为丰富这个世界而存在,有些更像是游戏。我们在地球生物圈里看到太多不可思议的艺术化现象,有句经典名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当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美丽生物感叹其中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时,不禁联想这是谁的作品?地球生命处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花朵美丽的色彩却不只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因为传粉昆虫大多分辨不出各种颜色,化学气息才是昆虫追踪花朵的主要因素;在地球生物还没有眼睛时,海葵和珊瑚早已经把“海底花园”装扮得五彩缤纷;雄性极乐鸟用艳丽的羽毛和舞蹈吸引雌鸟表现出来的场景,就像是一部爱情的舞台剧;无法在自然界生存的金鱼和锦鲤每一个品种都像精美的艺术作品,好像专为人类欣赏而生;拟态花朵的兰花螳螂连花朵细致的纹理和色彩浓淡都完全一样;小鸟繁殖期只在春天,为何一年四季都在歌唱;自然界有太多完美艺术作品可以欣赏,色彩、造型、声音是如此和谐。

这一切可能自然进化形成吗?因为按照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进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可战胜是生存的最佳策略,随机的变异只会导致残酷的竞争。弱肉强食,暴力与杀戮应该是主题,绝对没有和谐与平衡存在。如果真是这样,地球上的生物应该是单调的、自私的、暴力的、晦暗的、不平衡的才对。然而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丰富的、和谐的、理性的、明亮的、平衡的。面对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艺术化现象和物种之间的平衡与和谐,进化论的观点走进了死胡同。

地球生物圈其实就像“宇宙文明”的艺术博物馆,因为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是“宇宙文明”的设计师们按照他们的文明形式设计的,也许他们还不是原创,他们只是在进行不断完善的接力赛,所以我们的审美观是一样的,因为人类就是他们的升级版,他们不一定比我们聪明,人类深入探索生命还不到100年,知识的积累还十分浅薄,也许他们的知识积累是1万年。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们的样子,绝对不会像电影里那样的大脑袋大眼睛奇怪而且丑陋,我们照照镜子就应该看到他们的形象。

以下我们用几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宇宙文明”的作品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是成千上万个基因毫无差错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绝对不是偶然的“突变”无意中产生的。

1.最早来到地球的生命——蓝藻

我们以鱼腥藻为例,它们是“宇宙文明”种子分化出类的第一批物种,厦门大学周赞虎等研究报告描述:鱼腥藻(A nabaena sp.)是一种丝状固氮蓝藻,其基因组含一个长为6 413 771bp染色体和6个质粒,染色体上含有5 368 个蛋白编码区,4 套rRNA 基因,48 个tRNA 基因,以及4 个小结构RNA 基因[14]。鱼腥藻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释放氧气,还可以在固氮酶的催化下,将空气中的N2转变为NH3,NH4+,进而形成氨基酸,也能制造多种毒素,这些毒素会影响水产业[14]。至于为什么要长成美丽的串珠形状?也许是“宇宙文明”的设计者们送给地球的见面礼吧!作为地球生命的第一批居民,鱼腥藻已经包含了地球生命完全一样的生命物质DNA 和RNA,其完美程度和功能与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并无区别。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请问:蓝藻是通过何种生物何种机制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缓慢逐渐实现的?我想这个问题足够让“生物进化论”学说跌进真空,因为在蓝藻出现之前地球还没有生命,“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岂不成了“笑柄”。

2.花朵一样的生物美丽给谁看?

海葵动物5.7亿年前就来到海洋,并延续至今,化石证明其种类比今天还多,它们像花一样的美丽。海葵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绿的、红的、白的、桔黄的、具斑点或具条纹的或多色的,这些色彩来自何处呢?一是本身组织中的色素,另外来自与其共生的共生藻。共生藻不仅使海葵大为增色,而且也为海葵提供了营养。澄江化石库中有海葵动物就有多种[15]。

澄江寒武纪化石群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保存非常完美,距今约5.7亿年的化石群。共180余种,分属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鳃曳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十多个动物门以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奇异类群[15]。

想到5亿多年前这些美丽的生物我们一定会有个问题,它们身体是怎样变得如此美丽的?长得如此好看是给谁看的?海葵是一种构造非常简单的动物,没有中枢信息处理机构,也就是说海葵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子,当然也就更不知道为什么要长成这样子。花一样的美丽那一定是给观众看的,可是寒武纪的海洋里还没有能够看清图像的生物,“原始眼”的形成也是1亿年后奥陶纪的事,海葵种类多达1 000种以上,绝大多数都具备美丽的外表,可以用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来形容,这只是巧合吗?有谁会信呢!

3.物种不可思议的生存技巧

“宇宙文明”在设计每一个物种时,必须赋予这个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技能,同时还要通过某种机制进行限制,以免造成这个物种的过度存在而打破生态平衡。下面举一些例证,看看“宇宙文明”的设计者们是怎样赋予生物生存“特技”的,同时也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思考一下这些“特技”是否也可以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获得。

流星锤蜘蛛捕猎特技:当夜幕降临,流星锤蜘蛛正在精心准备一次致命诱惑。它们使用一颗粘液珠系在蜘蛛丝线末端,这个诱饵具有某种化学物质的香味,可模拟雌性飞蛾的气味,吸引雄性飞蛾的到来。当猎物逐渐逼近时,流星锤蜘蛛将旋转摇摆这个流星锤状的“诱饵”,试着用粘液的末端粘住猎物。一旦雄性飞蛾被粘住,蜘蛛将快速收回流星锤将猎物杀死并吃掉。这种捕猎方式更像是在玩游戏,比扑上去撕咬的方式已经多了很高的技术含量,化学诱惑、粘锤制作、甩锤技巧等等是一套完整的高科技技术方案,小蜘蛛能够自己发明创造吗?

变色龙的生存之道:变色龙它有很长很灵敏的舌,伸出来要超过它的体长,舌尖上有腺体,能分泌大量粘液粘住昆虫。变色龙用长舌捕食是闪电式的,只需1/25秒便完成,而且它们的舌头的长度是自己身体的2倍。它一双眼睛十分奇特,眼帘很厚,呈环形,两只眼球突出,左右转动可达180度,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并且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各自完成任务。变色龙最奇特的还是它的变色大法,变色龙皮肤有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是由载黑素细胞构成,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基于神经学调控机制,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变色龙慢悠悠的步伐,如果没有特技,早就饿死了。

折射打靶的射水鱼:射水鱼的秘密武器藏在嘴里,它用舌头抵住口腔顶部的一个特殊凹槽形成管道,就像水枪的枪管一样,更确切的说是玩具水枪的枪管。当鳃盖突然合上的时候,一道强劲的水柱就会沿着管道被推向前方,射程可达1 米。这时,舌尖起到了活阀的作用,使射水鱼朝着正确的方向喷射水柱。如果第一次没有成功,射水鱼还会一试再试,它们可以连续发射几道水柱。射水鱼的眼睛更偏向前方,双目并用可以帮助它们准确地判断猎物的位置。

不可思议的伪装特技:自然界拟态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是简单的颜色改变还可以想象,昆虫可以变成绿色躲在树叶草丛,变成树枝模样附在上面一动不动躲避灾难。如果搜索一下百度“拟态”一词,许多不可思议的图片会带给你无限遐想,仔细观察和分析这些夸张的、逼真的、充满诱惑和诡辩的伎俩,可以肯定其中必有奥妙。

极其顽强生命力:例:水熊虫它是一个古老的物种,化石可以追溯到5.3亿年前,在寒武纪。在干燥状态或环境恶化时,身体会缩成圆桶形自动脱水静静地忍耐蛰伏,此时会展现惊人的耐力。生命力超强,能在冷冻、水煮、风干的状态下存活,甚至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线下存活[16]。

这一切完全依靠生物个体自己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实现是不可能的。

4.无数的“人工痕迹”佐证物种曾被设计

“物种分化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地球物种都是被“宇宙文明”精心设计出来的,所有一切的秘密都隐藏在每一个物种的细胞里,当在人类科技尚处在萌芽时期,面对种种不可思议的生物界的自然现象,只好想象万物生灵皆是“上帝”所造。我们坚信超自然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是科学意义上的上帝一定存在,也就是设计我们地球生命的“宇宙文明”。今天,地球人类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寻找可能延续生命的星球,尝试人类成为下一个星球生命“上帝”的可能性,按照现代科技发展的速度,不出500年完全可能在下一个星球延续地球上的生命,既然地球人类可以改造下一个星球,我们有什么理由肯定地球生命不是来自“宇宙文明”呢?因为“宇宙文明”给每一个地球物种留下了太多的“人工痕迹”而不是进化痕迹。500V 高压的电鳗;眼镜蛇喷射的毒液;鸽子精确地导航装置等等。我们再看看有袋类动物的口袋,把宝宝放在布兜里应该是只有人类才会想到的事。

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生命的历程有很高的起点,我们不需要从零做起,我们首先必须谦虚地学习,了解已经隐藏在每一个物种细胞里的秘密,这样我们走向真正的“宇宙文明”历程就会简单很多。

三、基因分析展示全新的生物学观念

随着人类基因和更多物种基因的测序完成,许多与人类看似毫无关联物种竟然在基因水平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很多传统的生物学观点被不断刷新。最新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病是潜在基因被激活的结果,这一成果有力证明了生物分化论的基本原理,说明生物体内包含有大量潜在的没有活性基因(包括癌症基因),他们只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被激活,而进化论者认为癌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与研究结论显然不相符合。

德国基尔大学(CAU)的研究人员托马斯·博世(Thomas Bosch)教授在最新研究中这样说:“癌症与地球上的多细胞生命一样古老,很可能永远无法完全根除”;他们在水螅虫里发现的大量人类原始肿瘤基因。巴黎普隆马克斯普朗克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托米斯拉夫·多马泽特-洛索(Tomislav Domazet-Loo)和迪特哈德·陶茨(Diethard Tautz)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和他们建立的数据库一直在调查进化是何时开始产生肿瘤的问题。“在寻找癌症基因的起源时,我们在古代动物群体上有了意外发现。”多马泽特-洛索解释道,他是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我们的数据预测了第一批多细胞动物已经具备了导致人类癌症的大多数基因”[17]。水螅Hydra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元老”,经基因组测序,水螅基因组的基因数目与人类相似,且两者有诸多相同基因。此外令科学家们惊讶的是,水螅存在与人类的两种神经系统疾病,亨廷顿舞蹈症(Huntington s disease)和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 s disease),相关的基因[17]。

据美国媒体报道,《自然》科学杂志本周登载了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们的一个新发现—海绵动物近7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这个国际科研团队经过5年多的研究发现,澳洲世界自然遗产大堡礁地区的海绵动物的基因排列显示,这种远古的海洋生物与人类许多的基因是一样的,其中包括大量和癌症等疾病有关系的基因。昆士兰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贝尔纳称,该科研成果可以为癌症和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海绵动物拥有被认为是干细胞 ‘圣杯’的细胞”,对其干细胞基因功能的探索可以为人类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18]。

更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水螅致癌基因后却无法想象水螅如何罹患“癌症”,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实在太简单了,也许它们根本就不会罹患癌症,当然它们罹患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就更加可笑了,但是这些基因的确存在于这些简单的原始动物体内。

四、生物分化论的观点是完全可以求证的

150多年前研究物种之间的关系只能依靠化石和物种的表象进行分析。而今天建立在基因水平的物种比较方法完全是不同的理念了。随着大量物种的基因组被完整的破解,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比对,许许多多无法想象的事实摆在了人们面前,例如:老鼠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来自英、美、德等国的上百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宣布,人类与老鼠共享着80%的遗传物质和99%的基因具有同源性[19]。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植物基因同源性进行比对同样获得成功,佘朝文等对杉木的CAD 基因从基因序列、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做简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属种的杉木和铁杉基因具有99.0%以上的同源性[20]。如果仅通过化石与表象进行判断是不可想象的。

生物分化论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都认为一个物种是由另一个相关的物种演化出来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演化的方式,分化论认为物种演化是:预设的、短期的、可以追溯的;进化论认为物种演化是:自然地、长期的、难以重复的。

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物种都具备分化出新物种的功能,具有分化功能的物种一定是极少数,鲫鱼和鲤鱼就是其中代表,不过我们对物种分化的机理还完全不清楚。假设实验室如果能够重复鲫鱼变金鱼全部过程,并且能够在鲫鱼的基因组里找到未被激活的金鱼的特征基因,同时也能够从金鱼的基因组里找到被抑制的鲫鱼的基因,那么“生物分化论”也就铁证如山了。在实验室去做物种的分化实验一定是安全的,因为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可预见,既然是“宇宙文明”所预设的,那一定符合生命的“四大基本法则”,一定是绝对安全的物种。

五、摆脱达尔文主义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禁锢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出现曾经为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首先把人类对自己的认知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科学家们从此将科学与宗教进行了严格区分,使宗教理论与自然科学理论沿着各自的方向和轨迹运行,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和谐。谁也不能否定达尔文《物种起源》所包含伟大的科学价值及其的历史价值,我们提出“生物分化论”只是对其中“生物进化”的具体科学观点的科学性进行商榷。科学界对进化论基本观点的怀疑不是今天才有的,当年他自己就提出过怀疑,当时进化论崭新的思想和看似合理的论据迅速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因为科学家们渴望摆脱宗教的雾霾以纯科学手段来进行研究,他们包容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坚信达尔文对生命探索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因此质疑与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加上强调唯物主义的政党和国家的产生,生物进化论成了政治上的宣传材料,听过一百遍一千遍以后也就成了真理,根深蒂固。

分子生物学说明,来到地球的第一条DNA 链已经是极其完美的生命种子,不可能在一大堆原料中自然产生,有一个比喻十分形象:一只猴子在键盘上跳舞会打出一部《百科全书》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第一条DNA 只可能来自于“宇宙文明”,起点就很高,我们对其中包含的科学信息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必须摆脱达尔文主义的思想禁锢,这样才能获得对生命起源问题的全新视角,不管新的观点是否正确,有新的尝试总比原地踏步有意义得多。随着近几十年基因工程的迅猛的发展,探索生命的手段日新月异,我们已经可以用技术手段来合成DNA 片段,我们已经可以改造一种生物的基因结构,使后代产生符合目的的性质,如:转基因作物,药物合成等,这些领域看起来并不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其实不然,地球生命因为来自同一种“宇宙文明”,千千万万个物种必须遵守统一的法则才可能在地球上共同生存和谐发展,我们在生物工程领域的手段越多,改造生物的级别越来越高,我们必须考虑这些经过改造的生命如果进入没有预案的大自然是否会打破地球生命的基本法则,造成生态灾难?

我们不能够相信“自然选择”神话,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界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在环境生物学上则称为“基因污染”。对基因工程生物来讲,有一点也非常特别,就是给它们所“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移植”是“强制性”的,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发生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当“基因污染”成为问题的时候,自然根本无法“选择”,等待的只有难以设想的灾难。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种改造时需要特别谨慎。应该对所有的生物物种改造活动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我们研究生命科学不能急功近利,倡导“彻底了解生命,谨慎制造生命”的原则。

我们可以尝试按照生物分化论的观点进行科学探索,如果总是用进化论的观点指导科学研究,我们永远认为只有人类懂的最多。我们可以谦虚一回,假设地球生命是“宇宙文明”完美的作品,那么“宇宙文明”的工程师们绝对不会把他们的最高级作品“人类”的细胞里塞进98.5%的垃圾,恰恰相反,人类细胞中的压缩基因应该已经全部打开,储存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全部过程,因此把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就应该放在人类自己,如果从人类的基因里找到物种层层分化的证据,我们成为“宇宙文明”的接班人就不远了,一切秘密都应该隐藏在98.5%的“垃圾基因”之中。科学家们通过对10年来破译的大约1000种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人类和很多其他物种拥有许多相同基因,脊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编码DNA 大部分非常类似,为什么?人类基因组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某些虫子有关,这些类似于寄生虫的DNA 为什么会留在人类的基因库里呢?还有,37亿年前的第一批生古细菌怎么会包含众多与人类基因一样的基因呢?这一切间接证明了生物分化论的科学性。

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用生物分化论的思想对人类目前认为的98.5%处于无用状态的基因的组成进行猜测,这些基因应该包括:1)储备基因,是一种压缩状态的基因,在原物种需要进行分化的时候编译成新的基因组,参与形成新的物种。2)从单细胞时代经过若干次分化到人类各个阶段已经失去活性的基因,这里记录了地球生命的演化一直到人类形成的全部过程,具有重大的探索价值。3)这些基因虽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表达,一定存在非常精密的控制约束有用基因的机制。4)很多生物的生命现象并不是可以用试验方法来量化的,但这一切却客观存在,一切奥秘的物质基础都存在于我们尚未了解的遗传物质之中,如:动物的社会属性,人类思维和意识这种高层次的生命现象等。

最重要的是,应该用主要精力探索能够代表生命演化全过程的人类基因,应该对98.5%的无用基因展开全面探索,解开地球生命的真正奥秘,人类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新物种的组装和开发,最大程度上避免生态灾难,只有彻底掌握了“宇宙文明”赋予生命的全部规律并有手段控制可能发生的“生态灾难”才能大胆设计新物种、组装新生命。

六、人类肩负传播宇宙文明的使命

宇宙存在文明,宇宙文明可以传播来到地球,这一点全世界科学家的主流观点几乎没有异议,但是如果说地球生命包括人类都是“宇宙文明”设计者们的作品肯定会难以接受,我们至高无上的人类,竟然只是一件别人设计出来的“作品”。不要感到沮丧,从科学角度来看待这个事件,再结合上帝制造人类的说法,“宇宙文明”的设计者们就是地球所有生命的上帝,并且这些上帝们已经把他们自己的化身带到了地球,这就是我们的人类。其实很多科学家都抱有与我类似的观点,只是他们不愿意首先提出来,有些是不愿意背叛所谓正宗的达尔文主义思想怕成为众矢之的,有的是有太多学术的“包袱”无法展开思路。世界观的不同也是物种起源问题答案迥然不同的原因,有神论者坚信生命来自超自然的“上帝”之手,他们不会去设想是宇宙的科学文明设计了生命;无神论者笃信生命是地球自然产生,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信徒,尽管这个理论矛盾重重却别无选择。

我们可以大胆预测,人类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揭开生命的全部秘密,等到我们像“宇宙文明”的设计者那样可以按照生命存在的基本法则设计出自己的作品,组合成“地球文明”的种子并且播向宇宙深空时,人类就成了“宇宙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就成了下一个星球生命的真正的上帝,这是何等的荣耀!

地球生命的“上帝”那些亿万年前宇宙文明的传播者也应该经历过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困惑,也许他们是第一代“上帝”,也许他们也是继承更古老的“宇宙文明”,总之,传播宇宙文明的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我们,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承担起责任。

人类出现似乎很久了,可是在宇宙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一瞬间,150亿年前宇宙诞生,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37亿年前地球生命诞生,15万年前真正意义的人类诞生,8000年前人类开始出现文明,200年前现代科技起步,真正的知识爆炸时代是不到30年的网络世界。这个网络世界还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我们要选择正确的指导思想来研究生命,实现人类成为下一个星球生命“上帝”的梦想就会快捷很多。

可以肯定人类总有一天会成为“宇宙文明”继承者、发扬者、传播者。不过今天的人类社会结构及文明程度还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因为这个世界还充满霸权和仇恨。如果今天的实验室就能够制造出各种特殊功能的生命,那么肯定会首先用于军事目的消灭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希望人类的智慧更多用于世界的和平发展,更多思考我们作为“宇宙文明”继承者的责任,“地球文明”是“宇宙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毁了宇宙文明亿万年的成果,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把探索生命的责任与“宇宙文明”的传播者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用科学、用智慧把带有地球特色的“宇宙文明”的种子播向宇宙,因为宇宙深空拥有亿万颗适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星球在等待。

彻底了解生命,谨慎制造生命!

[1]Rhawn Joseph,Ph.D.Life on Earth Came From Other Planets[J].Journal of Cosmology,2009(1):1-56.

[2]Shapiro,Robert(1987).Origins:A Skeptic s Guide to the Creation of Life on Earth[M].Bantam Books.p.110.ISBN 0-671-45939-2.

[3]Annalisa Di Ruscio, Alexander K.Ebralidze, Touati Benoukraf,et al.DNMT1-interacting RNAs block genespecific DNA methylation[J].Nature.2013,503,371-376doi:10.1038/nature12598.

[4]Marcelo D.Vinces, Matthieu Legendre, Marina Caldara,Masaki Hagihara,and Kevin J.Verstrepen.Unstable Tandem Repeats in Promoters Confer Transcriptional Evolvability[J].Science,2009;324(5931):1213 DOI:10.1126/science.1170097.

[5]Erik A.Petiguraa,b,1, Andrew W.Howardb,and Geoffrey W.Marcya.Prevalence of Earth-size planets orbiting Sun-like stars.PNAS,19273-19278,doi:10.1073/pnas.1319909110.

[6]Whipple,Fred L.(1950).“A Comet Model.I.The acceleration of Comet Encke”[J].Astrophysical Journal 111:375- 394.Bibcode:1950ApJ...111..375W.doi:10.1086/145272.

[7]Rhawn Joseph,Ph.D.Life on Earth Came From Other Planets[J].Journal of Cosmology,2009(1):1-56.

[8]裴雪重.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7(3):5-7.

[9]王春元.金鱼外部形态的变异[J]生物学通报,2008,3(9):1-6.

[10]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物种起源·第六章·学说的难点[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Gerald J.Wyckoff,Christine M.Malcom,et al,A highly unexpected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fixation probability of nonsynonymous mutations and mutation rate[J].Cell,2005,21(7):381-385.

[12]武觐文.以生命过程的理念认识地质年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1-26.

[13]Philippe Janvier.Modern look for ancient lamprey[J].2006 Nature 443,921-924doi:10.1038/443921a.

[14]周赞虎,刘仁海,楼士林.蓝藻基因组研究进展[J].台湾海峡,2004,23(3).2

[15]王妍.澄江化石库中的海葵动物[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6 ]Piper, Ross(2007 ), Extraordinary Animals: An Encyclopedia of Curious and Unusual Animals[M].Greenwood Press.

[17]Tomislav Domazet- Loo,Alexander Klimovich,Boris Anokhin,Friederike Anton-Erxleben,Mailin J.Hamm,Christina Lange & Thomas C.G.Bosch.Naturally occurring tumours in the basal metazoanHydra[J].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4222 doi: 10.1038/ncomms5222.

[18]Mansi Srivastava,Oleg Simakov,Jarrod Chapman,Bryony Fahey.et al.The Amphimedon queenslandica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complexity[J].Nature,2010,466:720-726doi:10.1038/nature09201.

[19]Asif T.Chinwalla,Lisa L.Cook,Kimberly D.Delehaunty,etc.Initial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ouse genome[J].Nature 420,520- 562 doi:10.1038/nature01262.

[20]佘朝文,许栋,张青桦,蒋向辉.杉木CAD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1):17-21.

猜你喜欢
宇宙物种文明
请文明演绎
宇宙第一群
漫说文明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对不文明说“不”
这宇宙
世界上的15个最不可思议的新物种
文明歌
疯狂的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