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绣球》研究综述

2014-04-10 06:33吴书霞李淑兰
关键词:小说史绣球思潮

吴书霞 李淑兰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初版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的《黄绣球》是晚清新小说中反映女性解放问题的一部优秀作品,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由新小说社刊印单行本,共三十回。作者为颐琐,当系笔名,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尚有争议,不详。[1]那么,《黄绣球》这部小说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它的研究价值何在?如果要对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挖掘,这恐怕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一、《黄绣球》的成书背景

晚清是中国小说大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近现代以来几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或小说史中,论及晚清的小说,往往以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四部作品为代表,其他大部分小说约略数语带过,或者根本不曾提及。实际上,据阿英同志估计,当时成册的小说,包括翻译和创作,至少在一千种以上。[2]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1990)所收录的创作小说,据统计,从唐代至1839年中国共有白话通俗小说502部,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11年则出现了662部,其间仅1901年至1911年十年间的小说数量就高达529部。和前代相比,清末十年的小说创作无疑是空前繁荣的。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文学以小说为代表性文体,这当然与其繁富的小说资源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而晚清的小说在数量上对构成这种资源宝库无疑是居功至伟的,并且也绝不是仅凭四部所谓代表作品就能够代表完整的。问题是,在这繁荣的小说创作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力量使其如此蓬勃发展?为什么会有“新小说”这样的名称出现,它的命名意义何在?《黄绣球》又如何被称之为新小说呢?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局动荡,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下日益暴露出封建专制政权的腐朽与黑暗,清政府在动荡之中也不得不被迫睁眼看世界,开始了一系列修补工作,企图以此来挽回自身统治的颓势。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各种救亡图存的爱国护国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西方思想的进入和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当时的社会上,革命思潮、君主立宪思潮、中体西用思潮、女权主义思潮、国粹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地方自治思潮、文学革命思潮,等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充斥着整个中国大地,而在所有的思潮当中,革命和君主立宪思潮又成为时代思潮的主流,其他各种思潮都围绕着这两种主流兴衰起伏。

社会思潮的风云激荡,促使了更多爱国志士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积极探索,他们期望在纷纭复杂的思想界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光明之路。然而,是革命还是改良,不管走那条路,首先要做的都是从改造民众思想开始。而如何改造,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方法,文学界则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我们重点关注“小说界革命”。光绪二十八年十月 (1902年11月),由梁启超主编的《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在创刊号上,梁启超发表其《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成为“小说界革命”的开端。梁氏在文章中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并响亮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这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的纲领。它把原处于文学边缘的小说推到中心位置,把原来只存在于流俗并用来娱目醒心的小说变成知识分子用以觉世新民、疗救社会的武器,从而刷新了中国小说的面貌和格局。在他的呼吁倡导下,社会做出了积极响应,各种小说杂志竞相出现,如《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等小说杂志专刊,很快形成一个小说刊物蓬勃兴起、小说批评和理论研究活跃、翻译小说大量涌入、新小说创作空前繁荣的局面。当然,清末小说创作的繁荣,原因是多方面的。据阿英所讲,主要有三种因素导致了这种繁荣局面:“第一,是由于印刷业和新闻事业的发达,有利于小说的刻印和传播,也在客观上有了多量的需求。第二,是由于当时智识阶级受了西洋文化影响,从社会意义上认识到小说的重要性。第三,是由于清室屡遭外挫,政治腐败,大家知道不足与有为,于是写作小说以抨击时事,并提倡维新与革命。”[2]2不管怎样,在“小说界革命”的浪潮中,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和发出时代声音的新小说蓬勃发展起来。新小说的突出特点是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政治小说、科学小说、社会小说、历史小说,无不与救亡图存、改良群治息息相关。[3]而阿英在其《晚清小说史》中也明确提到晚清小说的几个特征:“第一,充分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情况,广泛的从各个方面刻画出社会每一个角度。第二,当时作家,(有)意识的以小说作了武器,不断对政府和一切社会恶现象 (进行)抨击。……第三,是大家既知清室不可与图治,提倡维新爱国,……利用小说的形式,从事新思想新学识灌输,作启蒙运动。……”。[2]3由此可见,清末的新小说之所以“新”,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对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的启蒙和改造社会的现实功用。新小说深受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再加上它被反复强调社会政治功用性,这种小说很大程度上成为宣扬某种政治或文化思想的工具,小说的内容往往具有某种很明显的思想倾向。尽管这与传统的“诗言志”“文载道”在本质上具有某种共通性,但是由于其宣扬的思想是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理念,这就具有启蒙的性质,与旧小说维护封建统治思想的劝惩教化相比,这类小说因为其思想内容和写法上受西方的影响而逐渐近代化,故时人亦称之为“新小说”。

《黄绣球》作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小说,因为其反映的是与时局紧密相关的妇女解放问题,是反映女权主义思潮和社会改良及革命思潮的一部作品,所以被归为新小说中的政治小说或社会小说。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把它称为“当时妇女问题小说的最好作品”,因为“这部书保留了当时新女性艰苦活动的真实姿态,当时社会中新旧斗争经过,反映了一代的变革”。[2]4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黄绣球冲破封建礼教走向社会,并在罗兰夫人等人的影响下觉悟起来,自觉投身妇女改造运动,为女界光明而奋斗的经过,故事内容与当时社会上的女界革命和女权运动遥相呼应。

二、《黄绣球》的研究现状

《黄绣球》刊行以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并不热心,从数量上来说是屈指可数的。在笔者目前所见之文献中,相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种形式上。

(一)文学史对《黄绣球》的介绍和论述

在提及这部小说的较有代表性的几部文学史或小说史当中,对《黄绣球》的论述深浅不一。最早在文学史或小说史中论及《黄绣球》的当数阿英先生。阿英在其《晚清小说史》中称它为“当时妇女问题小说的最好作品”,这无疑是目前该小说所收获的最高评价,后来的文学史大多接受了阿英先生的这个看法。在这部小说史中,阿英先生主要是立足于辩证唯物史观,着眼于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通过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细致把握来得出他的肯定性评价的。而欧阳健先生在他的《晚清小说史》中也秉承了阿英先生的看法,对《黄绣球》也是从其思想内容上的长处出发给予了肯定,他在文中指出《黄绣球》等作品反映的是对“中国女豪杰”的“呼唤与想望”。另外,郭延礼先生在其《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专辟一节来论述《六月霜》和《黄绣球》,对《黄绣球》着墨甚多,从人物形象到思想内容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也涉及小说的艺术表现,最后指出,《黄绣球》作为反映妇女解放问题的小说,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则把《黄绣球》看作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的姊妹篇,认为小说寄寓了维新派从一村、一地改造中国的政治理想,但是对这部小说只了了数语带过。除此之外,李剑国主编的《中国小说通史》、20世纪70年代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等著作也提到《黄绣球》这部小说,要么从女权运动,要么从改良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角度来定位小说的社会性质。这些文学史作品大都是从《黄绣球》的思想内涵方面来考量的,虽然对小说产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意义都有比较一致的重视,但是对于小说的内部价值,比如女性形象的历史演变所呈现的现实意义,小说艺术构成的成败得失等方面,或限于整部文学史或小说史的编写布局,都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讨论。

(二)单篇论文的探讨

在目前所查到的各类期刊论文中,提到《黄绣球》的文章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笔者据中国知网统计,从1991年到2012年,以《黄绣球》为研究主题的论文共有11篇。其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黄绣球》作者研究。对于《黄绣球》的作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梁启超”说。林薇在《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3期发表《〈黄绣球〉的作者是谁?》一文,把《黄绣球》与梁启超的其他论著相互比较,得出《黄绣球》作者即是梁启超,颐琐就是梁启超之化名的结论。二是“汤宝荣”说。郭长海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的文章《〈黄绣球〉的作者颐琐考》则对林薇的“梁启超”说持否定意见,他通过各种材料的考证,认为颐琐原名汤宝荣,字伯迟,号颐琐,并对其生平事迹做了推证。另,徐新韵发表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的文章《对〈黄绣球〉的作者颐琐就是汤宝荣的补证》明确支持郭长海的观点,并列举了一些新鲜的材料作为补证,指出颐琐就是江苏吴县的汤宝荣。除此之外,2009年第2期的《中国文学研究 (辑刊)》上范紫江发表文章《清末优秀长篇〈黄绣球〉及其作者颐琐考》,总结了林薇、郭长海等人对《黄绣球》的作者研究的成果,并考查颐琐的诗集等作品,为“颐琐即汤宝荣”之说提供了更充分的论据和更详尽的论述。目前学术界多采取“《黄绣球》的作者颐琐就是汤宝荣”的看法。

2.《黄绣球》的思想内容研究。关于这个方面涉及的论文较多,研究者们从它思想内容中所反映的各种观点和品格出发进行了深耕浅挖。主要有王引萍发表于《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的《从女性视角看〈黄绣球〉的人文价值》,文章指出《黄绣球》虽是男性文本,但已摆脱男权主义性别歧视,体现了作家可贵的人文关怀和进步的女性意识。论文从文本入手,以女性视角对小说进行分析,指出小说对晚清妇女生活的各种反映,以及对女性价值的重新思考与认同,对两性关系新境界的探索和描写,最后认为小说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先进男性渴望女性自强自立、走向社会,与他们一起挽救民族危亡、改变社会面貌的心理企盼和审美理想,表现了晚清妇女生活与观念的变革。而在2010年第15期的《名作欣赏》上王引萍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名为《论〈黄绣球〉崭新进步的妇女观》的文章,认为小说中黄绣球等女性已不单单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同男性一样干事业的女中豪杰,展现了近代新女性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女权意识和崭新进步的妇女观,并分析了其成因。除此之外,乐正华在《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发表文章《叛逆中的现代曙光——论〈黄绣球〉的现代性品格》,从小说中反映出的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形象和新型的两性关系等方面内容,探讨了小说所具有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性品格。而李成杭在《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3期上发表的文章《晚清妇女问题小说的最好作品—— 〈黄绣球〉》,则立足于阿英《晚清小说史》中对《黄绣球》的评语,从小说的思想倾向、艺术特色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部小说。范紫江的《清末优秀长篇〈黄绣球〉及其作者颐琐考》一文也从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等方面对《黄绣球》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

3.《黄绣球》的人物形象研究。在1993第1期的《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王引萍教授发表名为《女性形象的又一次突破——试论黄绣球形象及其意义》的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艺术形象如刘兰芝、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以及文章所论述的黄绣球等具有一定反抗精神的人物的比较,指出这些女性形象的反抗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他们的继承性。但由于各人所处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不同,她们的理想和追求不同,她们反抗的出发点、反抗的深度和强度,反抗的结局也有差异,这种不同或差异显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而在2010年3月份《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期,王明丽《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黄绣球〉》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指出“女人和男人一样是血—水—土地—家所构成的生命圈里,自然的人,文化的人和社会的人。女性知识论立场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确立,预示着晚清女性对于家国同构的天人合一的社会型构,合乎女性生存利益的生态主义意味的深沉审视。黄绣球亦成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蜕旧变新的新女性的形象原型。”

4.《黄绣球》的艺术特点研究。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不多,除上述李成杭在文章中的相关论述外,主要有张富翠、唐光兰发表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的《清末小说〈黄绣球〉教育类词语札记》,举例讨论了小说中较早记录的“德育”等十条词语的情况,从语言层面上进行了探讨。

除了以上直接以《黄绣球》为主题而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之外,还有一些关于晚清妇女问题小说相关主题的研究,如妇女解放主题,女性形象主题,女子救国与英雌话语主题等论文,其中或涉及《黄绣球》。这类的文章主要有河南大学于善彬的硕士论文《晚清妇女解放小说研究》、安徽大学张娟娟的硕士论文《晚清民初妇女解放思想的演变》、李奇志的《戎装铁血自由花——试论20世纪初中国的“英雌”话语构建》和《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刘慧英《20世纪初中国女权启蒙中的救国女子形象》,等等。这些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晚清妇女问题小说进行了或精辟或系统的研究,作为晚清妇女问题小说的代表性著作,《黄绣球》成为这些研究领域里无法回避的一员。然而,由于学术界对晚清数量繁多的小说还很少有全面而系统的梳理,研究的范围也局限在某几部比较著名的小说上,所以目前为止,还缺少对《黄绣球》这部小说全面而深入的观照。学术界对《黄绣球》本身的研究远远不足,这也说明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尚有充分的发掘空间。

三、《黄绣球》的研究价值

《黄绣球》取材于清末社会现实,而同当时抨击时弊的谴责小说不同的是,它主要以塑造正面人物,宣扬改良主义的进步活动为主。小说选取了当时最尖锐也最敏感的妇女解放问题为核心,讲述了一个旧时代的普通妇女化身为新女性来倡导妇女解放、创办学堂的故事。小说内容的进步意义是相当明显的。首先,通过描写黄绣球在改革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腐朽现象,不仅为黄绣球的改革活动提供了社会背景,也深刻揭露了晚清社会的种种弊端,具有反映现实、抨击时弊的效果。其次,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主张,宣扬了民主思想。比如,力主社会改革,宣传妇女解放,女性应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教育要“撷取旧学精华,阐发新理新识”,等等,尤其是关于妇女解放的几个中心问题,本书都一一涉及了。这些都无不反映出该小说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在艺术表现方面,尽管《黄绣球》也是偏重于抨击时弊、宣传政见等社会政治作用而忽略艺术上的追求——这是晚清小说的普遍倾向——但它在艺术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它不像晚清一般小说那样忽视故事情节而显得散漫而枯燥,却是围绕黄绣球倡导妇女解放、开创学校的中心事件,从酝酿到兴办,由顺利到挫折,直至斗争胜利,一气呵成,虽然中间穿插一些事件或轶闻,也并不显得枝蔓,且有利于深化主题。这样一来,故事的情节结构就显得紧凑、浑融、有致,富有趣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要人物的个性也还是较为鲜明的。另外,小说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一些政治见解,这使小说更富于文学性而非一副政论的面孔。

当时社会上其他几部描写妇女问题的小说,如《女娲石》《女狱花》《女子权》等,也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妇女解放的要求,同属于女权主义运动思潮的产物。但是同《黄绣球》相比,无论从思想内容的合理性上,还是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上等方面,前者都不及后者。因此,除阿英认为它是当时反映妇女问题的最好小说之外,其他几部较有代表性的文学史或小说史中也给予这部小说以肯定的评价,如郭延礼先生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说:“在描写新女性的小说中,《黄绣球》也是有代表性的一种。……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小说艺术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黄绣球》作为反映妇女解放问题的小说,仍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作品。”[4]

尽管如此,由于人们对晚清小说的研究,历来都限于对四大谴责小说的挖掘上,对于数量繁多的其他小说则难有一顾。《黄绣球》作为清末反映妇女问题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虽然有人关注到,也有人对它的某个侧面进行过相关的论述,但是对其进行系统深入挖掘的也还不曾有过。尤其是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来系统深入地研究这部被称为“当时妇女解放问题小说的最好作品”,目前还少有相关作品。笔者以为,由追求“民主”“自由”而引发的妇女解放问题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负载了极其复杂的历史意义,而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呈现出明显的性别意识,女性视角的出现为文学的多维观照提供了一个可贵的途径,它同时也通过文学批评这样的手段为两性解放的宏伟事业做出贡献。因此,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这部反映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探讨研究,并通过其与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厘清文学文本中女性文学形象及女性思想的发展演变轨迹,对于古代女性文学研究视域的拓展和深度的开掘,以及更全面地了解晚清小说的创作面貌和时代特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是女性主体在男权世界中自我觉醒和身份重构的重大历史活动,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出发来研究这部反映妇女解放历史浪潮的代表作,能够从另一维度来解读女性解放的历史真实,这对晚清小说的研究全局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颐琐.黄绣球[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2]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小说史绣球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绣球抛上天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邯郸淳《笑林》与“笑林体”文体独立的示范意义
浅议《中国小说史略》之“略”
Ireland and Joyce’s Novelette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