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发展的阶段性及其风格特征

2014-04-10 17:29刘湘林
关键词:演唱风格民乐唱法

刘湘林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818)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发展的阶段性及其风格特征

刘湘林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818)

民族声乐在现代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萌芽期(20世纪20年代至共和国成立);完善期(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定型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演唱风格特征为:独特的音色表现;内容形式多样;独特的演唱方法;演唱风格多元化。这种特有的演唱风格的形成即是由于我国历史、地理、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多样性所决定,同时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长期融合的趋势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因素。

民族声乐;阶段性;风格特征;原因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特殊分支,是指不借助于任何乐器而仅靠人体的发音器官遵从一定的规律相配合,发出悦耳且有节奏并蕴含丰富思想感情的音乐形式。现代声乐主要有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演唱形式。中国的民族声乐立足于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上,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艺术、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真实情感的表达。民族声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世界民乐艺术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在承继前人艺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身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发展和完善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体系和理论基础。本文将分析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演唱的风格特征。

一、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民族声乐在我国的发展,自肇始到现在已历经八十余年,成就斐然。由于中国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各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的差异,民族声乐也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从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等都自成体系。经过不断的借鉴吸收和融合,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艺术形式。在其演变历程中,根据新民族声乐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重心的不同,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完善期和定型期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在20世纪初,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西方的大量思想和各种艺术形式涌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西洋唱法”成为继民歌、戏曲等传统声乐之外的新型演唱方式。这种“舶来品”迅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逼迫音乐人开始了对民族传统声乐演唱艺术的反思、探索和改良。在保留传统民乐成熟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民乐艺术家以“西洋唱法”为参照物,开始了对传统民乐的改造。经过两者不断的协调融合,“西洋唱法”实现了“民族化”,提升了传统民乐的艺术境界,丰富了表现手法,扩大了内涵和受众。一种崭新的民族音乐诞生,传统民乐迈向了现代化的第一步,这是艺术家智慧的结晶,也是中西结合的直接结果。

“五·四”时期是传统民乐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阶段,这一时期各种思潮涌动,社会思想更加活跃。一大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作了一大批反帝反封等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如萧友梅的《问》《“五·四”纪念国歌》等。抗战时期,为配合抗战和敌后战争的需要,民族声乐的创作从主题到艺术风格等方面都为之一变。1942年,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更是指明:民乐要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

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民族音乐新形象[1]。铿锵有力、风格鲜明、昂扬慨慷是这一时期民乐创作的主要特征。如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些作品都是抒情歌曲中的佳作。新歌剧《白毛女》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新歌剧和统一的中国民族唱法的形成。王昆、郭兰英、何纪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萌芽期民乐演唱对气息的运用相对还不够成熟,完全用真嗓音,缺少腹腔的支持,喉咙容易疲劳,音色生硬,缺少柔和流畅。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的主题,而抒情方面则表现不足。

(二)完善期(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建国后短短的不到20年时间里,民乐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井喷之势,涌现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出现了专业化的音乐研究机构,这既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创造了平台,也为期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确定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和风格,提升民族声乐的艺术层次和理论境界,是这一时期民乐发展的主调。既要实现对传统的承继,又要吸收西洋唱法的精华,发展并展现民乐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魅力。

文革的爆发,使民族声乐的发展近乎中断,实践和理论层面均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的迹象。虽然,因时代的需要在文革后期也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我为祖国守桥》《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但文革十年民乐的发展基本乏善可陈,是失去的十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具有高超演唱技巧和深厚艺术修养的实力派歌唱家,如:女高音王秀芬、女中音关牧村、男高音刘唯唯、男中音廖昌永等等。他们的演唱技法很成熟,并培养了大量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新人,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

这一时期的唱法相对成熟,对气息的运用更加纯熟。在民族唱法的发声基础上柔和运用了西方美声发声唱法,将假声的发声方法与真声结合起来应用于民族唱法之中,探索出了一种独特的“最炫民族风”。

(三)定型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为民族声乐的发展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这一时期民乐的发展不仅全面而且深入,在主题、风格、内容、创意、作曲技法以及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稳定模式和创作规律。定型期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声”展开——发声以及与发声有关的训练、方式和运用,出现了大批演唱理论研究作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声乐理论的研究摆脱了分析、总结、归纳传统研究方法的束缚,借助于现代的科研模式和旁支学科调研丰富了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空间和外延。其理论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嗓音医学、生理学等与发声有关的基本学科,从生理上探究发声的规律。这些理论成果和研究范围,拓展了音乐人的视野,带给他们的是全新的认识和灵感。

声乐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声乐教学的全面繁荣。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外声乐教学的成功经验,使得我国音乐家在声乐发展史、声乐攀础理论、声乐教学、歌唱心理学、语言学、声乐美学歌唱的二度创作、作品研究及流派、风格等多种层次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2]。声乐艺术已经跳出了感觉和经验教学的初级阶段,逐渐走向完善成熟的高级阶段,对于我国声乐人才的培养功不可没。比如,中国音乐学院的金铁霖成功地将西洋唱法中具有的一部分原则非常融洽地应用在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训练过程中,成功地摸索出了如何利用民族特色和民族的语言来表达民族情感的道路,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他培养的李谷一、彭丽媛、宋祖英等民族歌唱家,至今在民族声乐界依然有着崇高的声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祝酒歌》《我爱你中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定型期的唱法较之完善期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中西合璧”的特色更加鲜明,对美声唱法的吸收和运用更加明显:声音柔亮且连续性强,音强宏达且共鸣度高,音乐的表现力和穿透力更强。在民族声乐艺术境界提升的同时,随着其对美声唱法的吸收借鉴越来越多,民乐作品的演唱难度也越来越接近美声,如男高音歌曲《说句心里话》,女高音歌曲《父老乡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无论是从作品的音域和音乐的大幅度跳跃,还是从旋律的抒情性与歌唱性来讲,都具备了气势恢宏颂歌般的赞美性这一特点。定型期的民族唱法,是一种研究性和普适性都很强的唱法,是中国先进民族唱法发展方向的代表。

二、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特征

(一)音色效果别具特色

民族声乐的成长和受众都在中国,因此其整体的音色效果和艺术形式还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即音色恬静、清亮、明脆、水柔、灵和。同时,传统戏曲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戏曲艺术中唱腔圆润饱满、声音宏琅、穿透力强等成熟元素也被借鉴到民族声乐中来,增加了民族声乐的表现力和内涵,尤其是一些传统元素浓重的声乐作品对这种唱法的运用更是非常明显和必要。另一方面,民族声乐为了增加抒情效果也吸收了西方美声中假声的发声方法,使作品更加绵柔温润。民族声乐中很少有纯真声或纯假声的作品,更多的是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声乐作品即婉润优美又气象恢宏,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增加了作品的可唱性和感染力。

(二)形式内涵植根民间

民族声乐的创作植根于民间,离不开民间音乐的

土壤,事实上民间音乐为民族声乐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借鉴,很多优秀的民族声乐都是取材于民间更甚或是对民间音乐的改编加工和整理。如脍炙人口的经典民乐《茉莉花》《梁祝》《孟姜女》《小河淌水》《走西口》等等,都是在已有民间音乐基础上的二度创作。这些民族声乐的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和传统意味,符合传统的审美口味。同时对这些民间音乐的改创,也让这些体现我们民族性的优秀音乐脱尽凡胎,洗尽铅华,以另一种优雅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在国内受尽殊荣,也享誉海外,为世界乐坛增添了一抹亮色。

(三)演唱方法与众不同

演唱方法是区分不同声乐种类的主要因素,即便同一种风格中演唱方法也有很大不同。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很多还是对传统戏曲唱法的沿承,讲究行腔按字、一字一吐、字正腔圆,其对口腔和咽喉的开阔度要求不高,也很少需要胸腔与腹腔的配合,因此,歌唱难度不大。不仅仅是歌唱方法,民族声乐对歌唱情景的要求也很高,这个情景包括歌唱家的内外气质的统一、音乐灵魂与艺术形象的统一、情感体悟与唱腔的统一、歌唱内容与歌唱情景的统一等,这些对民族声乐演绎的要求独具民族特色。

(四)演唱风格流派纷呈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民族声乐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创造中都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因为生活方式、思想情感、风土民情、地理环境的差异,其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就不同,再加上各地区语言与方言的差异,就形成了大量个性独特、风格殊异的民族歌曲。民族声乐正是诞生在这样坚实肥沃的基础之上,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演唱风格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如内蒙古地区的民歌,高亢辽远,节奏自由,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直爽豪放的个性。山东的民歌情感真挚,风格质朴,将山东人热情大方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安徽民歌,清丽温婉,本地区群众的性格特征与民歌风格一脉相承[3]。

三、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形成原因

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成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我国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东西穿越4个时区。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各种地貌一应俱全,地理环境复杂。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且各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都不尽相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83页)各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其对生活的观察就不同,对生活的认识就存在差异,进而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歌唱生活。这种特殊的地域和民族情况是民族声乐多元化形成的基础。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具个性的乐曲、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民族声乐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大致上分为江淮地区、关东地区、闽粤地区、西北地区等多个民族声乐区。按照唱法区分的话,我国民族声乐则大致可分为民间歌曲唱法、民间曲艺唱法、民族新唱法等类别[4]。

(二)民族融合,洋为中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字,这是民族音乐能够交流融合借鉴的基础。民族声乐虽有各自的风格,呈多元化发展,但这些发展都是在中华民族整体文化圈之内进行的,因此还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即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共同特征。如崇尚高昂、明脆、清亮的音色;在发音吐字上借鉴传统戏曲的唱法,追求以字行腔、声随腔行,讲究吐字归音的圆润;在情景表现上,注重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强调音、形、曲、词的协调合一,把声乐表演作为整个表演的艺术的主题,但用大量的其他艺术形式来烘衬,最终达到和谐统一。在内容方面,民族声乐都是劳动人民真实情感和生活的体现,接地气,生活气息浓厚。民族声乐还借鉴吸收了大量西方美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并相互转换,增强了民乐的表现力和穿透力,丰富了内涵。这也是传统民乐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从萌芽到定型,走过了很多艰辛,凝聚了一代代音乐人的血汗,最终我们的民族声乐在世界乐坛上赢得了尊重。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定的扎根民族文化,继续挖掘民族音乐中的优秀元素,弘扬民族传统,这是我们的瑰宝也是我们的特色。同时也要吸收借鉴一切优秀的声乐演唱艺术,为民族声乐的发展输入新鲜的血液,实现中西结合和古今贯通,如此,民族声乐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王建设.试论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特点[J].艺术教育,2005(3):58-59.

[2]黄志勇.论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把握[J].社科纵横,2007(10): 108-109.

[3]杨韵.浅谈民族演唱风格的把握[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6):43.

[4]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12-25.

【责任编辑 曹 萌】

H83

A

1674-5450(2014)05-0180-03

2014-06-12

刘湘林,女(满族),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民乐唱法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