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之我见

2014-04-10 01:17兰继明LANJiming张仕哲ZHANGShizhe
价值工程 2014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人类信息化

兰继明LAN Ji-ming;张仕哲ZHANG Shi-zhe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 067000)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 067000,China)

0 引言

人类历史的脚步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全面普及,可以说人类社会已经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中,计算机的影响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应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起,经过六十多年的量变积累,计算机科学不仅发展成一门先进的、前沿的、系统的独立学科,而且成为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都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计算机文化。

1 计算机文化概述

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1981 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根据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计算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这个新的概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时代在前进,计算机文化的含义也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除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计算机技术开发与应用意识、计算机网络协作意识,还有在使用计算机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效能,从而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一种社会化工具,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2 计算机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同其它人类使用的工具一样,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产生的。计算机文化的主体就是计算机,它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进行科学计算,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计算机,就是能够进行计算的工具。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视角拉长,站在历史高度来看一看人类在计算工具上的发展。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原始社会人们学会了结绳以计算,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人们又发明了“算盘”这种有相应的计算法则并能保存计算结果的计算工具。从十七世纪开始,欧洲人相继发明了许多用于计算的机械式的计算机,到本世纪40年代,这种用于计算的机器都已发展得相当完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它的主要部件是电子管,也是第一台真正的数字电子计算机,是人类真正走入计算机时代的标志,同时也预示着计算机文化真正开始慢慢融入人类社会。随着ENIAC 的问世,计算机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行道,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体积和功耗越来越小。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的出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诞生,PC 机(个人计算机)的推出,计算机网络的发明等等,使计算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学科。以上这一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显示出人类文化的独有特征。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核心,已经成为联系整个人类社会的纽带。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种发展趋势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3 计算机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

计算机文化是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诞生最晚的,而发展最为迅速,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人类文化。计算机文化带给人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无论是生产、生活方式,还是工作、学习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都因为计算机文化面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计算机文化与其他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文化的区别,也是计算机文化独有的文化特征。

3.1 数字化特征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了计算机的主要构成理论,其中的一条就是计算机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转变为一系列的二进制代码,输入到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计算机是计算机文化的基础,而数字化则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

3.2 信息化特征 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计算机的出现就不会有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能使人们以高速、便捷的方式获得并传递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将提供给人类非常有效的通信手段,促进全球各国人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和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加速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计算机是时代的标志、是信息化的标志,计算机文化使我们能够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共同进行文化的传递和交流。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 产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又称为第四产业,这个产业也是计算机文化中信息化的体现。信息产业是一个朝阳的产业,正在高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生产总值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5%-65%。这是任何其它文化所不能比拟的。

3.3 网络化特征 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因特网)。网络化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通过网络,坐在家里我们可知天下事,可以在网上购物,可以在网上聊天,可以在网上娱乐,可以在网上学习、工作,可以在网上……。总之网络让我们无所不能,它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使我们没有了民族,没有了地域之分,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意交流。

3.4 计算机文化知识更新周期短 这是计算机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又一显著特征。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如今不过短短的六十年左右,可其软硬件及相关的学科理论、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以我们接触最多的PC 机(个人计算机)来说,软件方面,从最初的字符操作系统DOS 到现在的WINDOWS7 不过三十年左右就更新了七、八个版本。硬件方面的更新速度就更快了,在上个世纪,英特尔公司(INTEL)的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了一个摩尔定律,他预测用于制造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 个月就翻一番,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定律,可见计算机更新周期之短。

由此可见,计算机文化是朝气蓬勃的文化,它将改变我们接受教育的观念,对于计算机文化的教育要做到经常更新知识,接受“终身教育”,这也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4 计算机文化展望

人类在长达三百万年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二百万年的采集野物、一百万年狩猎游牧、六千年的农业、三百年的工业以及刚刚开始的信息加工等五个不同的生产对象时期。从这五个时期可以看出,历史的脚步和频率是越来越快了。尤其是在刚刚开始的信息社会,我们所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的总和,而这个速度还会不停的加快。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计算机文化的出现,计算机文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将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1]郭丽霞,曾志峰.计算机文化探讨[J].怀化师专学报,2001,20(2).

[2]贾国荣.从计算抓特征看计算机的文化因素[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5).

[3]孙小礼,冯国瑞.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计算机人类信息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